Back to Top
教會活動 真理新聞 心靈加油 學習課程 主日講道

四旬期第四週 2025-03-31 星期一

列印 列印

相信主的話勝於看見神蹟;相對的,相信主的話才能看見神蹟。

眾人重視耶穌所行的奇蹟異能,卻少有人傾聽祂的話從而認出其德能。

唯獨接受祂的話,才是真正的信德;唯有懷著信德才能認出奇蹟背後的天主。

耶穌再次回到自己的家鄉加里肋亞,祂曾經變水為酒的地方。

有一個兒子身患重病的父親,聽說過耶穌行奇蹟,就來求耶穌治癒他的兒子。

上主這樣說:我要因耶路撒冷而喜悅,因我的百姓而歡欣,其中再聽不到哭泣和哀號的聲音。

讓我們從救恩歷史中,看到天主的恩寵。我看見了『新天新地』,這就是天主與人同在的帳幕。

新耶路撒冷,天主與義人居住之所,義人的永遠福樂。

祂要拭去他們眼上的一切淚痕;以後再也没有死亡,

再也没有悲傷,没有哀號,没有苦楚,因為先前都已過去了。

 

*** 讀經一 *** 

依 65:17-21

上主這樣說:看,

四旬期第四主日 (喜樂主日) 2025-03-30

列印 列印

 「我曾經是一個瞎子,現在看見了。」

今天是喜樂主日,不由得讓我們想起了教宗本篤十六退隠前最後叮囑我們的話:

「我希望你們每個人都能體驗成為喜樂的基督徒」。

愛給人帶來喜樂,那是因為我們深信,當我們還是罪人的時候,祂就對我們施予慈悲大愛。

福音中的蕩子,是劍指那些親近耶穌,回頭改過的稅吏和罪人,

長子是指那些自充為義的人,並指摘耶穌善待罪人的法利塞人和經師們。

法利塞人和經師們竊竊私議說:「這個人交接罪人,又同他們吃飯。

」。父親的憐憫和寬恕,為悔改的死而復生,失而復得的人,歡宴喜樂。

我們清楚地明白,這說明天主對悔改的罪人,

是怎樣的歡迎和慈愛,是怎樣的急切尋覓罪人,常等待他們回頭悔改。

值此四旬期,讓我們真心悔改,重新進入天主的愛與慈悲中。

 

*** 讀經一 ***     

 

蘇五9a, 10-12

這時雅威告訴若蘇厄:

預報救主降生 (節) 2025-03-25

列印 列印

教會今天慶祝天使報喜,即天主派遣天使加俾額爾,向聖母宣佈天主的救世計劃,

預報聖子降生為人的大喜訊。天主特選瑪利亞,與這偉大的救贖計劃合作。

天主上主對蛇說:「我要把仇恨放在你和女人,你的後裔和她的後裔之間,

她的後裔要踏碎你的頭顱,你要傷害他的腳跟。」

時期一滿,天主就派遣自己的兒子來,生於女人。耶穌從永遠就是天主之子,

在創世之前便生於父,而並非在生於瑪利亞之後才成為天主之子。

瑪利亞奉召孕育那位「在祂內住有整個圓滿的天主性者」。

她疑問,這事怎能成?天使說:「聖神要臨於妳,至高者的能力要庇廕妳,

因此那要誕生的聖者,將稱為天主的兒子。」

瑪利亞實現了信德的服從,謙卑地答覆說:

「我是上主的婢女,願照祢的話,成就於我吧。」

同意了天主的話,瑪利亞成了耶穌的母親,

藉著天主的恩寵,在祂的權下,為救贖的奧跡服務。

 

*** 讀經一 ***

依 7:10-14

那時候,上主對阿哈次說:

四旬期第三週  2025-03-29 星期六

列印 列印

 

自以為義的法利塞人,鄙視的「稅吏」

聖經裏我們得知,在加里肋亞地區邊境,設有稅關,

管理由此進出之旅客與貨物。稅吏,在職務上與外邦人往來,

時常利用職務圖自己私利。因此,被猶太人普遍地視為罪人。

比喻中的稅吏,知道自己没有義德正義,只有求助於天主的仁慈恩寵。

文過飾非的,必不會順利;認錯悔改的,將蒙受憐憫。(箴 28:13)

祈禱是與聖德的天主相遇之際,面對天主首先會感到自己的缺失,

當是虔誠樸實虛懷若谷,需要天主的寬恕。

其實我們都很容易就會判斷他人,這是不符合基督徒的精神,不是健康的靈修生活。

「你們若不判斷人,也就不會受判斷」。

 

*** 讀經一 ***

歐6:1-6

上主這樣說:

四旬期第三週 2025-03-24 星期一

列印 列印

耶穌回到加里肋亞,來到了納匝肋,祂曾受教養的地方。

在會堂裏祂展開依撒意亞書卷說:

「上主臨於我身給我傅了油,派遣我向俘虜宣告釋放,

盲者宣告復明,受壓迫者得自由,宣布上主恩慈之年。」

耶穌將默西亞的預言,叫猶太人知道自己就是默西亞已來到。

眾人都驚奇祂說的話,「這不是木匠的兒子嗎?納匝肋能出什麼好事?」

祂又說:「没有一個先知在本鄉受悅納的」。耶穌又告訴他們,在厄里叟先知時代,

在以色列有許多癩病人,他們中没有一個得潔淨的,只有敍利亞的納阿曼。

大饑荒時在以色列原有許多寡婦,厄里亞並没有被派到她們中一個那裏去,

只到漆冬匝爾法特的一個寡婦那裏。

這兩個例證,說明天主施奇恩不看人的種族,而只看人的信心。

納匝肋人之所以憤怒,最聽見耶穌稱讚外教人勝過他們。  

 

*** 讀經一 ***

列下 5:1-15

在那些日子,

四旬期第三週 2025-03-28 星期五

列印 列印

 

愛天主在萬有之上,並且愛人如己,這是一切誡命的總綱。

愛天主,是我們信仰的基礎,為法律之本;

愛人,則是信仰的表達,愛天主,就會愛天主按祂肖像所創造的人。

以色列!你要聽著:上主我們的天主,是唯一的上主。

你當全心、全靈、全力,愛上主你的天主,是猶太人至今每天當念的「信經」。

願智慧的人,明瞭這些話;願聰敏的人聽到這些話。

因為祂甘願為愛而捨棄了自己的性命,我們認識了,且相信了天主對我們所懷的愛,

上主的道路是正直的;義人在上面暢行,罪人反而跌倒。

四旬期的精神意義,要我們切實奉行祈禱和仁愛,歡欣地準備逾越慶典。

 

*** 讀經一 ***

歐 14:2-10

上主這樣說:以色列!

四旬期第三主日 2025-03-23

列印 列印

 在出離埃及的過程中,以色列人不斷地背離天主。

在創世紀裏,亞當和厄娃因為没有相信天主對他們完全的愛。

蛇對女人說:「哪天吃了知善惡樹上的果子,

你們的眼就會開了,將如同天主一樣知道善惡。」

罪惡的結果:上主呼喚亞當「你在那裡?」,

他答說:「我在樂園中聽到祢的聲音,就害怕起來,因為我赤身露體,遂躲藏了。」

只有天主是生命和幸福,離開天主就走向死亡不幸。曠野中流浪四十年的以色列人,

因為背離了天主,除了若蘇厄和加肋布外,没有人能夠進入『福地』。

天主的仁慈既超過了祂的公義,

故此祂在義怒中給人類預許了人終要得勝魔鬼的諾言。

狡猾邪惡的蛇並没有永遠的得勝。

一個女人的後裔將要踏碎牠的頭顱,終結牠邪惡的力量。

 

*** 讀經一 ***

出17:3-7

那時候,百姓在曠野裡

四旬期第三週 2025-03-27 星期四

列印 列印

『今天,你們該聽從祂的聲音,不要再那樣心硬了。』

耶穌驅逐「瘖啞的魔鬼」的「貝耳則步」爭論,發生在耶穌前往耶路撒冷的路上。

當耶穌驅逐魔鬼時,天主的國已經隨著祂的來臨而來到了。

耶穌以仇人誣告的話,證明自己既驅逐魔鬼,不但不屬於魔鬼,而且比魔鬼強,能制服魔鬼。

耶穌責斥群眾冥頑不靈,有眼卻看不見;有耳卻聽不到;他們對我轉過背來,卻不對我轉過臉來,

我雖不斷懇切施教,他們仍不願聽從。像在曠野中,雖然見了我的作為,

你們的祖先考驗了我,試探了我,他們不認識我的道路。

我們有份於基督的人,避免因罪惡的誘惑而硬了心,背離生活的天主。

「你們應聽從我的聲音,那麼我必作你們的天主,你們也必作我的人民。」

 

*** 讀經一 ***

耶7:23-28

上主天主這樣吩咐

四旬期第二週 2025-03-22 星期六

列印 列印

我要起身到我父那裏去,對祂說:「父親!我得罪了天,也得罪了祢。」

經師和法利塞人對耶穌又有話要說了,祂怎麼可以和「罪人結交,又和他們一起吃飯。」

此時,耶穌說了一個蕩子的比喻回應。蕩子是指那些親近耶穌,回頭改過的稅吏和罪人;

長子是指那些自充為義,並指摘耶穌善待罪人的法利塞人和經師們。

天主對罪人最後的回應並不是「正義」,而是「慈悲憐憫」。

讀經一告訴我們:祂必定再次憐憫我們,把我們的邪惡用腳踏碎,把我們一切的罪過投入海底。

蕩子的懺悔使他更加愛他的父親,誰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呢?

父親對長子說:孩子!你常同我在一起,凡我所有的,都是你的。

父親的話提示兒子們:最大的幸福是在父親的家中,擁有父親的愛就可以擁抱一切。

 

*** 讀經一 ***

米 7:14-15,18-20

上主,求你拿你的牧杖

四旬期第三週 2025-03-26 星期三

列印 列印

「所有法律的目的,都必須歸結於「最大」的誡命:

『愛天主在萬有之上,及愛人如己』。」

因此,耶穌教導門徒們,當社會和宗教的法律與誡命產生衝突時,

應讓路給「最大的」,因愛就是天主的滿全。

耶穌對群眾說:「你們不要以為要廢除法律和先知。

我不是來廢除,而是使它們達到圓滿。」。

耶穌常常為了他人的急需和益處,做出了在人看來是違反法律的行為,

但全都符合梅瑟法律的精神,舊約的律法在耶穌身上達致滿全。

基督徒的義德,是在於受法律的內外約束,

而不是如法利塞人所說的,只在於法律外在行為。

 

*** 讀經一 ***

申 4:1,5-9

梅瑟對百姓說:

四旬期第二週  2025-03-21 星期五

列印 列印

 耶穌知道司祭長和法利塞人已對耶穌動了殺機,遂對他們說了這個葡萄園的比喻,

比喻的卡司陣容:園戶指的是以色列民族、也劍指包括教會內的人,也許是你、是我。

僕人指的是先知,上主天主憐惜祂的百姓,不斷派遣使者警戒他們。

農戶抓住了一個僕人打傷一個,殺死一個,扔石頭砸死另一個,

最後,天主派遣祂的獨生子(耶穌),也遭園戶殺害。

 

耶穌說:「匠人不用的那塊石頭,是屋角的基石」。

教會是建立在宗徒及先知的基礎上,耶穌基督就是這座大建築物的角石。

耶穌為信仰祂的人是基石,為不信仰祂的人是絆腳石;

相信祂的人不至蒙羞,不相信祂的人必要跌倒。

 

*** 讀經一 ***

創 37:3-4,12-13,17-28

以色列愛若瑟超過其他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