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集-信友表率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陪你讀經 發佈: 25 四月 2019 點擊數: 1018 列印 瑪利亞是完全遵照天主旨意生活的人。天使報喜時,她全心答應天主的要求;之後,她全力以赴,養育唯一中悅上主的祭品。有時,她不明白耶穌的行動,但她看到天父的旨意,而默存在心中。瑪利亞之所以偉大,就是因為終身照天主旨意而生活。信友成聖的不二法門,就是照天主旨意生活,如此,我們才不再是廢石,不再是黃土。
第12集-古經新讀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陪你讀經 發佈: 25 四月 2019 點擊數: 1027 列印 我們若能起而行,就會更相似天主,也會使人看到天主。看到耶穌的人果然是有福的,因為他們可以向祂學習,真正成為天主的子女。可是,受到時空限制,真正看到、聽到祂的,只有兩千年前生活在巴勒斯坦的居民,這就要靠世世代代的教友,生生不息地做「基督徒」,後代的人才能見到天主在他們身上出現。
第7集-朝聖旅遊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陪你讀經 發佈: 25 四月 2019 點擊數: 971 列印 若翰組織旅遊團,耶穌是領隊,兩位門徒是團員,旅遊工具是他們的雙腿,目的地是無枕首之地的小屋子,觀賞的不是山明水秀的風景,聽到的故事是耶穌的話,他們感受到的是耶穌的愛。那裡沒有什麼紀念品可買,他們可帶回家的是得救的感覺,回到家裡可以與人分享的是「我們找到了救世主」的好消息。在現代還有這種若翰式的旅遊嗎?如果有,你想參加嗎?
第11集-耶穌的禱詞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陪你讀經 發佈: 25 四月 2019 點擊數: 996 列印 切勿把天主經變成一紙清單、一張發票。其實,「祈求」不是請天主行動以滿足我的需要,而是求主加我毅力,賜我勇氣,使我努力完成在禱詞中所表達的需要,絕非誦念後,空空等待天降瑪納,而是與天主合作,一起行動,走向目的。
第6集-隱而不彰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陪你讀經 發佈: 25 四月 2019 點擊數: 1040 列印 假如你有一張美麗的臉孔,你甘心長期遮掩起來嗎?恐怕你會迫不及待地要人知道、欣賞、讚美吧!耶穌在世三十多年,隱藏了天主性,不顯半點廬山真面目,做一個被人瞧不起的納匝肋人,這不是絕大的奇蹟嗎?耶穌保密的程度高明絕頂,滴水不漏,他隱而不彰的生活非常不容易,直到在十字架上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第10集-天人合作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陪你讀經 發佈: 25 四月 2019 點擊數: 1004 列印 「人生好像自助餐,食物準備好了,你必須自己去拿。」做任何事情,天主都尊重我們,我們不是什麼都不懂都不會做的小孩,即使在聖蹟中,天主都要我們做能做的事,然後祂才做我們不能做的事。我們對好朋友或是對自己的子女,不也是如此嗎?
第5集-求恩典範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陪你讀經 發佈: 25 四月 2019 點擊數: 1045 列印 常常有教友在祈求之餘,有所抱怨。他真心祈求,恆心祈求,不斷地 奉獻,結果呢?一聲嘆息,無奈地兩手一攤,希望仍在虛無縹渺中。誰是誰非?是自己還是耶穌?實際上這種人有了預先「設定」,他的祈求是交換,不是恩賜,這叫「買賣式」的祈求。若抱著這種心態祈求,就不是耶穌教導的祈求。耶穌教導的祈求是以「爾旨承行」的鑰匙,開啟自己的心門,不附帶任何條件,而耶穌親自給了我們祈求的榜樣。
第9集-空與有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陪你讀經 發佈: 25 四月 2019 點擊數: 951 列印 基督信徒難道就不能有高位名譽嗎?就應該一貧如洗嗎?不!阻止人類追隨耶穌的,並非世俗財帛本身,而是吸引他們遠離天主的那股力量,也就是日夜孳孳追求名利的心。跟隨耶穌有個先決條件,就是擺脫一切,空乏自己。
第4集-求恩又一招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陪你讀經 發佈: 25 四月 2019 點擊數: 973 列印 她們不指定什麼恩寵,不預作設定,只把現狀呈顯在主面前,她們深信主的愛會給她們一個最好的答案。果然,她們看到了,也得到了。真正認識主的心、瞭解主的愛的人,求恩時,往往如此。這樣的方式包括了「爾旨承行」的內涵,只是沒有說出來罷了。
第8集-我的使命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陪你讀經 發佈: 25 四月 2019 點擊數: 971 列印 保祿曾感嘆地說:「我若不傳福音,我就有禍了。」耶穌興盛了,若翰知道可以衰退了,就在牢獄中,奉獻了自己的生命,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不少教友獨善其身,卻不知兼善天下,忘卻了教友的使命,忘卻了為耶穌作證的使命,如何向天主交代?
第3集-窮寡婦的故事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陪你讀經 發佈: 25 四月 2019 點擊數: 990 列印 一把麵一點油是她的性命,送給了別人,自己就是死。但是她卻送了,做了餅,送給先知厄里亞。況且她同厄里亞素昧平生,竟把一位陌生人排在自己獨子之前,排在自己之前。犧牲性命不是容易實行的命令,但卻有人做到了,這種愛人的德行,正是耶穌所讚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