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半島在十九到二十世紀中,由普通教友開始朝鮮教會,一開始就遭受到流血的考驗,這些考驗延長了一個世紀之久。所以,研究朝鮮天主教歷史的人都這麼說:朝鮮天主教會的歷史是由神父和教友們的鮮血所寫成的。
若望二十三世教宗身體健壯,雖然當選教宗時已經高齡七十七歲,仍然精力充沛。不過,樞機們選了高齡七十七歲的他當教宗,自然說明了他在位不會太長久。當時曾傳出這樣的話,碧岳十二世長期在位之後,由若望二十三世接替,只不過是一個過渡時期的教宗罷了,強人之後,也需要一位小人物、小角色來緩衝一,而若望二十三世謙遜樸實,很容易給人這樣的印象和看法,他要以他那令人愉快的微笑和眾人共知的幽默感,使教會放得比較有彈生,以便能大事發揮。很少有人料到,正是這樣的一位教宗,要發動這一世紀教會歷史上最重要的事情。他要在他的任內,召開梵蒂崗第二屆大公會議。
這些冗長的文獻,主要的重點是,一切都向著教會的中心思想集中,大會基本的文獻是在一九六四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公佈的教會憲章「萬民之光」。它給教會本身的性質下了定義,就如一個人,雖然不曉得生物學的規律,但是也能夠生活得很健康,同樣的,聖教會對自身的性質沒有思考之前,也已經生活了好久而且逐漸壯大起來。神學家們,尤其是在基督教分裂改教以後,對這方面的思考和分析,深深地下了一番功夫,基督教推翻了教會的聖統組織,否認教宗的首腦地位,不承認教會是一個有形的組織。天主教的神學家以聖伯拉明為首,曾經努力反駁那些錯誤,並且提出証明,証明耶穌基督在世界上建立了一個有形的教會,它在世上的領袖就是繼承伯多祿宗徒之長職位的羅馬主教,這是一種必要的回應,但是,因為強調了這一項真理,以致於把教會無形的卻同樣基本而重要的另一面過份忽視了。
本集介紹進入二十世紀以後,教會在近東的教務狀況,以及印度、錫蘭、巴基斯坦、中南半島上,天主教傳教的情況。
二十世紀初,第一次世界大戰方興未艾,這場大戰激起了回教徒反對基督信徒的情緒,這種情緒瘋狂地發洩了十年之久,也屠殺了不少天主教徒。小亞細亞和亞美尼亞等地的古代教團,都已經完全被殲滅得無影無蹤,傳教事業也遭到摧毀;教廷派駐在伊朗的代表慘遭屠殺;與德意志同盟的土耳其戰敗以後被分割,它的勢力已經只限於小亞細亞。
印度在一八八六年建立了教會的正式聖統制度。印度的傳教工作,雖然困難重重,但仍然尋求進展的可能性,步伐雖然緩慢,卻能保持穩定的進展。
本集介紹十九、二十世紀,教會在新幾內亞、太平洋其他各島以及亞洲的傳教情形。
前往新幾內亞的神父都表現了英豪的精神,去與惡劣的水土、沼澤中的蚊蚋、要人命的瘧疾、飢餓、高山峻嶺、熱帶濃密的雨林,甚至與嗜吃人肉的土著搏鬥爭扎,這樣的傳教生活,真是在痛苦中播種,但是,他們卻嚐不到含笑收成的快樂。
在大洋洲的托納島,彼德‧查尼爾神父被殺殉道時 只有三十八歲,他原本預先知道有這場危險而且也可以逃掉,但是,他卻不肯逃走,他還說:「我是否被殺都沒有關係,反正教會已扎下根基,教會決不會因著我的死亡而消滅!」他的預言後來也應驗了。他在島上經過三年的努力,也只歸化了幾個人,當他死後的六個月,島上的居民便自動要求再派傳教士來,兩年以後,全島的居民都領洗奉教了,如今這個代牧區全為天主教徒,而且從他們中間產生了好多位神父。
加拿大北部廣袤無垠、終年積雪、人煙稀少,只有一些印地安人和白種人,還有一些兩者的混血種獵人居住在那裡,開始時是由加拿大的神職人員開的教。有兩位傳教士被殺殉道,不過當地最大的危險還是嚴酷的寒冷。在獵狗所拖拉的雪橇上,無盡無休的東奔西跑,傳教士們最大的痛苦,就是長期的孤獨。
十九世紀初葉,拉丁美洲除了幾個印地安人的部落,仍然信仰他們祖先所信奉的,還有一些尚未開化的部落退居到深山野林之外,拉丁美洲很少沒有不信仰基督的人了,印地安人、黑人都領受了洗禮,而且許多國家都以天主教為國教。不過,實際上這些基督徒的信仰,摻雜了好多的迷信,神父的人數又少,許多教友連最起碼的宗教培育都沒有接受過,也無法參加宗教敬禮或領受其他的聖事,雖然如此,傳教的工作卻從來沒有中斷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