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街玫瑰堂(左圖上)在金神父的腦海中始終沒有改變,教堂的建築外觀始終如一,是個小而美的聖堂,簡單樸素,就像個小木屋。「內部非常亮麗,但不是五光十色的那種,而是非常柔和,那些聖像和祭品永遠是那麼新,可以看得出來神父的用心。」
富錦街法蒂瑪堂(左圖下)是在一棟大廈裡,外在沒有明顯的標誌,金神父描述說,幸好這座教堂「對外有一大片迷彩玻璃,路人經過,會被那片迷彩玻璃吸引,進到教堂裡去。」
華山堂(右下圖)是古老的聖堂,後來重建,有了新的面貌,但外觀沒有明顯的標誌。聖堂所在地的住宅不多,「從捷運站出來,不到半分鐘,就在聖堂邊了,所以許多從遠地來的教友都會到此參加彌撒」。
金毓瑋神父,1992年晉鐸,台北總教區副主教。
進到教堂,不只是自己在一個安靜的地方,李神父說:「那個地方還有天主、還有耶穌,常常傾聽我們,而天主和耶穌是全能的,是全知的,病人到這兒祈禱,可以大為放心地求。我們面對天主,像小孩兒一樣,多舒服。」
★延伸閱讀:「天主教周報」第110期20版(2010.10.17出刊)
李鴻皋神父,台北榮總小聖堂創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