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回到加里肋亞,來到了納匝肋,祂曾受教養的地方。

在會堂裏祂展開依撒意亞書卷說:

「上主臨於我身給我傅了油,派遣我向俘虜宣告釋放,

盲者宣告復明,受壓迫者得自由,宣布上主恩慈之年。」

耶穌將默西亞的預言,叫猶太人知道自己就是默西亞已來到。

眾人都驚奇祂說的話,「這不是木匠的兒子嗎?納匝肋能出什麼好事?」

祂又說:「没有一個先知在本鄉受悅納的」。耶穌又告訴他們,在厄里叟先知時代,

在以色列有許多癩病人,他們中没有一個得潔淨的,只有敍利亞的納阿曼。

大饑荒時在以色列原有許多寡婦,厄里亞並没有被派到她們中一個那裏去,

只到漆冬匝爾法特的一個寡婦那裏。

這兩個例證,說明天主施奇恩不看人的種族,而只看人的信心。

納匝肋人之所以憤怒,最聽見耶穌稱讚外教人勝過他們。  

 

*** 讀經一 ***

列下 5:1-15

在那些日子,

阿蘭王的軍長納阿曼在他的主上面前,是個很受尊重愛戴的人,因為上主曾藉他使阿蘭人獲得勝利;

這人雖英勇有為,無奈患了癩病。阿蘭人先前曾結隊出外劫掠,從以色列地擄來一個少女,

這少女做了服侍納阿曼妻子的婢女;她對自己的主母說:「哎!如果我的主人去見撒瑪黎雅的先知,

他一定會治好他的癩病。」納阿曼去告訴他的主上說:「以色列地的少女曾如此如此說。」

阿蘭王說:「你去!我也給以色列王寫一封信。」納阿曼於是帶了十「塔冷通」銀子,六千「協刻耳」金子和十套禮服去了。

 

他給以色列王呈上信,信上說:「你收到這封信,就知道我打發我的臣僕納阿曼來見你,是要你醫好他的癩病。」

以色列王一念了這信,就撕裂自己的衣服說:「難道我是天主,能使人死使人活嗎?這人竟然給我送這個人來,

叫我醫好他的癩病!你們只要想一想,便可看出,他是找機會來與我為難。」天主的人厄里叟聽說以色列王撕裂了自己的衣服,

便打發人去見君王說:「你為什麼撕裂了你的衣服?叫他來見我,他就會知道在以色列有先知。」

 

納阿曼於是乘坐車馬來到厄里叟的屋門口,就停下了。厄里叟派了一個使者對他說:

「你去,在約但河裡洗七次,你的肌肉就會復原,得到潔淨。」納阿曼生了氣,且走且說:「看,我原想他會出來見我,站在我面前,

呼求上主他的天主的名,在患處揮動他的手,治好這癩病。大馬士革的阿巴納河和帕爾帕爾河,不比以色列所有的河水都好嗎?

我不能在那裡洗得潔淨嗎?」他於是轉過車來,氣憤憤地走了。

 

他的僕人們前來對他說:「我父!如果先知吩咐你作一件難事,你豈不是也要做嗎?

何況他只對你說:你去洗洗,就潔淨了呢!」納阿曼便下去,按照天主的人的話,

在約但河裡浸了七次;他的肌肉就復了原,如同嬰兒的肌肉一樣,完全潔淨了。

納阿曼於是同他的全體隨員,再回到天主的人那裡,

站在他面前說:「現在我確實知道:全世界只在以色列有天主。」

 

詠42

天主,我的靈魂渴慕祢,

真好像牝鹿渴慕溪水

 

*** 福  音 ***

路4:24-30

祂又說:「我實在告訴你們,沒有一位先知在自己家鄉是 受歡迎的。真的,我對你們說,在厄里亞的時代,

天旱不雨達 三年六個月,遍地鬧大饑荒,以色列有許多寡婦,厄里亞沒有 被派到她們任何一個那裡去,

只到了漆冬地方匝爾法特的一 個寡婦那裡。在先知厄里的時代,以色列有許多痲瘋病人, 他們無人得到潔淨,

只有敘利亞的納阿曼被治好。」全會堂的 人一聽這番話,個個怒氣填胸,起來把祂趕出城外,

帶到山崖 上,因這城建在山上,他們要把祂推下峭壁。但祂卻從人群中 直走出去,繼續祂的旅程。

     

福音反省 :

耶穌這話之所以讓聽眾怒氣填胸,想把他推下峭壁,是 因為祂將外邦的漆冬寡婦和敘利亞的納阿曼置於猶太人之 上。

按祂這意思,天主居然垂顧了外邦人而不向以色列施 恩,這讓自視為天主選民亞巴郎後代的猶太人情何以堪?

既不努力向上,藉以維護優越感的唯有其血統、身份了 如今連這僅有的優越感也被粉碎,無怪乎他們惱羞成怒!

我們是否也只愛聽那些令我們感覺「愉悅」的講道?一旦 感覺自己被針對、被批評,同樣的憤憤不平?

事實上最該 珍惜的就是這類講道,因為有具體的針對性,更有助於我 們的反省與悔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