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集-阮文雄神父:曲折聖召路(完結篇)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大愛行腳 發佈: 24 四月 2019 點擊數: 1582 列印 阮神父說,當上神父是被召叫的,就像主耶穌說的:「不是你們選我,而是我選你們的。」直到今天,常有人問他:「為什麼當神父?」他回答:「我不曉得。」阮神父在日本當難民期間,做了許多臨時工,包括修路、蓋房子、電焊、挖地洞埋遺體等,三十年前海上難民的經歷,令阮神父更加同情今天在台灣的移工、移民,他明白,很多不公平源自於錯誤的政策,他現在的工作不只是幫忙被害者,還和其他研究團體一起工作,要求政府改變政策。 阮文雄神父,越南裔澳洲人,高隆會會士,現任天主教「越南外勞配偶辦公室主任」。
第16集-潘隆義神父:尊重原住民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大愛行腳 發佈: 24 四月 2019 點擊數: 1547 列印 台灣和紐西蘭都有種族偏見,但潘神父認為,台灣比較明顯。白人兩百年前抵達紐西蘭,竊取原住民的土地,原住民後來生活困難,政府十五年前開始賠償原住民,還土地給他們,紐西蘭人比較尊重原住民。紐西蘭的官方語言有兩種,一是英文,一是毛利語。台灣就看不到這樣的政策。 潘隆義神父,紐西蘭人,高隆會會士。
第11集-巴義慈神父(二):鋪好泰雅族母語的地板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大愛行腳 發佈: 24 四月 2019 點擊數: 1486 列印 泥水匠的兒子不打石頭,也不鋪地板,巴神父專為台灣泰雅族的孩子打下母語基礎,但是這工作並非立竿見影,就如同木匠的兒子一般,得先走上一段苦路,中途還會遭遇挫折,一再跌倒。長路漫漫,走過四十五年的泰雅族山徑,巴神父見證了近半世紀的泰雅族歷史。 巴義慈神父,義大利人,方濟會士。
第15集-歐仁義神父:弱勢跟著強勢走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大愛行腳 發佈: 24 四月 2019 點擊數: 1512 列印 有人去世,歐神父馬上去喪家,與家人聊聊,要出殯前,喪家一定會翻月曆,看看那個日子比較好。神父覺得,這是很自然的,原住民是少數民族,辦喪事的通常是平地人,原住民沒有特別的意見,只有一個觀念,那就是按照習俗而為,因此自然會跟著強勢文化走。 歐仁義神父,愛爾蘭人,高隆會會士。
第10集-巴義慈神父(一):直接到天堂去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大愛行腳 發佈: 24 四月 2019 點擊數: 1411 列印 一個族群失去自己的語言,也很容易失去自信,為了幫助泰雅族人重建自信,巴神父於是投入研究泰雅族語言,不但自己講得一口流利的泰雅族話,還在當地中學授課,教導學生說講泰雅族母語。早年,巴神父曾經拿布料去請教泰雅族的老太太,老太太年紀將近百歲,神父照著布料上的圖騰唸出聲音,老太太聽了非常驚訝,望著神父說:「如果你看得懂布料,那不得了呀,你可以直接到天堂去了。」 巴義慈神父,義大利人,方濟會士。
第14集-葛素玲修女(三):是神學也是詩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大愛行腳 發佈: 24 四月 2019 點擊數: 1454 列印 美國籍的耶穌會士戴克神父是神學教授,他對葛修女攻讀神學有最深遠的影響,是他救了修女想當神學家的聖召。修女遇到的第一位教授就是戴克神父,有一次,在課堂上,她上台報告,結束之後,台下有位同學發言回應:「妳剛才講得很好,但那不是神學,而是詩。」戴克神父立刻糾正說,神學如果達不到詩的境界,也就與天主沾不上邊,這句話令葛修女永難忘懷。 葛素玲修女,美國人,瑪利諾會修女。
第9集-羅利絲修女(二):少女老成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大愛行腳 發佈: 24 四月 2019 點擊數: 1480 列印 羅修女回憶說,領養她的神父,真是個好爸爸,可是他很兇,不希望她交男朋友,只希望她多讀書,她年紀還小,神父常拿很多書給她看。有一天,神父要她開始為小孩子講道理,修女說:「我的青少年,過得像個老人似的。」媽媽捨不得唯一的女兒要當修女,在她前去馬尼拉入會前一個禮拜,凌晨三點,媽媽跑到她的房間,求她別走。 羅利絲修女,菲律賓人,奧斯定修會修女。
第13集-葛素玲修女(二):三次大轉身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大愛行腳 發佈: 24 四月 2019 點擊數: 1482 列印 中年以後,葛修女開始讀神學碩士,接著繼續攻讀神學博士,這下愈轉難度愈高,好像體操比賽中後空翻轉體三週半,一連十年,飽受煎熬,她說,讀博士真的很苦,但她的目標早已確定,打算回台灣教授神學,而台灣的五位瑪利諾會修女也盼著她早日回台,於是她咬緊牙根,唸完了神學博士。 葛素玲修女,美國人,瑪利諾會修女。
第8集-羅利絲修女(一):跟部落結婚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大愛行腳 發佈: 24 四月 2019 點擊數: 1487 列印 復興鄉原住民多半務農,過著簡單的生活,很多人靠綠竹筍為生,綠竹筍每年只在復活節前後採收一次,一大早就得出發,綠竹筍的採收不但有季節性而且有時效性,一旦冒了出來,馬上就得採收,要不然就賣不出去。因此原住民上教堂的時間並非全年固定,到了綠竹筍收成的季節,上教堂的人數明顯驟減。羅修女非常明白綠竹筍對原住的重要,但也不忘在講道理時提醒說:「大家也得想想,是誰給你們這些竹筍的呢?」 羅利絲修女,菲律賓人,奧斯定修會修女。
第12集-葛素玲修女(一):心繫亞非二洲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大愛行腳 發佈: 24 四月 2019 點擊數: 1456 列印 離開了東非的坦桑尼亞,葛修女緊接著來到東亞的台灣,對她而言,這是個很大的轉變。葛修女向來一心二用,她的內心總是分成兩個等分,左心房留給了非洲,右心室留給了亞洲,這個想法為她的聖召一直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葛素玲修女,美國人,瑪利諾會修女。
第7集-丁立偉神父(二):痛苦變成好事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大愛行腳 發佈: 24 四月 2019 點擊數: 1525 列印 在小學的宗教課中,教到舊約的重要人物,每個同學都收到一個人物的名字,授課的修女希望同學能認識這個人物的特色,在班上比較壯的帥哥得到了達味王,比較聰明的分到了梅瑟,丁神父很生氣,他怎麼收到一個根本不認識的耶肋米亞。在舊約中,耶肋米亞是個先知,他不想傳教,天主仍鼓勵他。丁神父說,修女看重每一個人,按照他們的性格和特色,給他們一個名字,經過這樣的課程,大家都感覺到被看重。 丁立偉神父,比利時人,耶穌會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