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集-蘇崑勇神父(一):身心成長(紓辰主持)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司鐸甘苦談 發佈: 24 四月 2019 點擊數: 1291 列印 真正的成熟是在當上神父之後,但,蘇神父說,那樣的成熟不表示什麼都穩定了,而是另外一個階段開始了,「感覺更有自信來面對更多的挑戰」。當上神父之後,身心各方面都有不少成長,也受到教友及長上不斷肯定。耶穌的態度很清楚,就是愛與服務,蘇神父說,這樣的態度有助於自己開放心胸,面對不太能接受的現象。 蘇崑勇神父,台北烏來法蒂瑪聖母朝聖地烏來天主堂主任司鐸,1993年晉鐸。
第24集-沈鶴璉神父(二):全是天主在工作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司鐸甘苦談 發佈: 24 四月 2019 點擊數: 1168 列印 天主給了很多,沈神父說,自己力量不夠,天主和聖母一直在幫忙,還派遣貴人前來,「錢不夠了,就有人捐,我想,天主你真好。」有時身體不好,就有幾個人出現說:「神父你不要管,這事包給我們。」類似的事不斷發生。 沈鶴璉神父,台北「聖家堂」主任司鐸。
第19集-張神父(二):豪情壯志為教會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司鐸甘苦談 發佈: 24 四月 2019 點擊數: 1020 列印 張神父發現中國教會的神職界正不斷俗化,慢慢地把教會的精神丟掉了,諸如貧窮、服從、貞潔等可能做得差了點。手機和網路給人帶來了方便,對神父卻也是一大衝擊,有時神父聊天聊到很晚。「中國正發展經濟,有的神父也染上了這個風氣,喜歡比一比氣派、比一比風光,但是這不符合神父的身份。」此外,張神父覺得,現在的神父缺乏激情,慢慢的,自甘墮落,得過且過,好像做神父是種職業,像上班一樣。(本集節目由北京古意採訪、撰稿) 張神父,華北小修院院長,1998年晉鐸。
第23集-沈鶴璉神父(一):耶穌親自領導我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司鐸甘苦談 發佈: 24 四月 2019 點擊數: 1337 列印 沈神父出身熱心的老教友家庭,入耶穌會之後,又接受三到四年珍貴的基礎培育。在進了勞改隊之後,沒有彌撒,沒有聖經,每天靠著唸玫瑰經和信德過日子,「當沒有人領導的時候,耶穌親自領導我,所以常常感覺耶穌就在我旁邊,有事情,我會問他,他會答覆我。」這不是心理作用,而是很真實的得到。 沈鶴璉神父,台北「聖家堂」主任司鐸。
第18集-張神父(一):天主和我在一起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司鐸甘苦談 發佈: 24 四月 2019 點擊數: 1012 列印 主教問張神父,要去什麼樣的地方當本堂,他選擇了貧窮的地方,「我到美國讀書,又在大修院教書,走的是一條非常富裕的路,所以我願意體驗一下貧窮的生活。」於是他到了一個非常貧困的地方,那裡的教友非常樸實,生活非常清貧,「每一天,我自己早晨做飯、中午做飯、晚上做飯,有時一天出外做五台彌撒,回到家還要自己做飯。」儘管有點累,他心裡非常喜悅。(本集節目由北京古意採訪、撰稿) 張神父,華北小修院院長,1998年晉鐸。
第22集-劉嘉祥神父(二):給青年人使命感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司鐸甘苦談 發佈: 24 四月 2019 點擊數: 1103 列印 現在的年輕人只要認為是對的,會很拼命地付出,劉神父對這點非常佩服,「很多年輕人,你若是讓他知道這件事的重要性,他可以全力以赴。對於青年人,只要領導有方,告訴他這件事非他莫屬,他會犧牲很多時間和金錢,用不著整天盯著他,給他使命,他自動會去做。」 劉嘉祥神父,主徒會會士,1962年晉鐸,現任台北市長安堂主任司鐸。
第17集-柯士達神父(二):重視教會傳統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司鐸甘苦談 發佈: 24 四月 2019 點擊數: 1083 列印 有些人覺得彌撒沒有什麼意思,想把彌撒變成「另外一回事」,譬如,在彌撒中加入奇怪的歌、其他的動作或舞蹈,才覺得有趣,柯神父認為,這個方向大不對,「先要了解彌撒的內涵,每個部分的意義,只要了解了,便有辦法投入彌撒的過程」。他說,彌撒是最好、最安全、最高級的祈禱方法。 柯士達神父,義大利籍,2003年晉鐸,台北縣新莊聖保祿堂主任司鐸。
第21集-劉嘉祥神父(一):感恩的心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司鐸甘苦談 發佈: 24 四月 2019 點擊數: 1067 列印 劉神父常常心存感謝,天主在不知不覺之中,替他安排好了道路,「當時很多困難,心裡問,為什麼?為什麼?事後才發現,天主安排得好好的。」現在年紀大了,留在台北市長安堂服務,神父是抱著感恩受惠的心,既然天主給了那麼多恩惠,就要「將功贖罪」,過去很多時間耽誤了,沒有好好表現,如今正好死心塌地利用機會,多多服務。 劉嘉祥神父,主徒會會士,1962年晉鐸,現任台北市長安堂主任司鐸。
第16集-柯士達神父(一):帶年輕人愛耶穌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司鐸甘苦談 發佈: 24 四月 2019 點擊數: 1090 列印 柯神父認為,現在的年輕人在一起的時候,喜歡玩遊戲、跳舞、唱歌,比較缺乏信仰培養,基本的道理也不太清楚,需要花時間和他們在一起,加強他們的信仰內涵,「不然他們只憑感覺,等感覺沒有了,就不知道為什麼要當教友了。」 柯士達神父,義大利籍,2003年晉鐸,台北縣新莊聖保祿堂主任司鐸。
第20集-張神父(三):不只是個彌撒匠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司鐸甘苦談 發佈: 24 四月 2019 點擊數: 1044 列印 現在的孩子跟以前的不一樣,過去,院長說一句話,小修生嚇得一天都不敢說話,現在的修生,院長說一句話,他要拼命追問:「為什麼呢?」孩子的思想不一樣了,過去的模式已經不適合這個時代。張神父說,他從國外得到經驗,修生培育是個人格培育,美國二十來歲的修生,看上去非常成熟,中國的修生就差很多,資歷和能力都較差,「特別是九零後的孩子,家裡把什麼都準備好了,就是個皇帝,只會吃喝,別的不思不想,不會自己去創造。」但是,將來要做神父的人,張神父希望他有能力,而不只是個彌撒匠。(本集節目由北京古意採訪、撰稿) 張神父,華北小修院院長,1998年晉鐸。
第15集-鮑立仁神父(二):從早忙到晚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司鐸甘苦談 發佈: 24 四月 2019 點擊數: 1330 列印 鮑神父一個人負責很多事,每天去不同的地方,時間分配很不容易,他開玩笑地說:「我都沒有時間看電視。」他常叮嚀教友不要看太多電視,不要浪費時間,但是他自己一點電視都不能看,「我每天晚上得備課、祈禱、朝拜聖體,從早到晚都很忙。忙是好事,不會無聊,不會難過。」 鮑立仁神父,法國籍,台北市聖維雅納堂本堂神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