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教會活動 真理新聞 心靈加油 學習課程 主日講道

第68集-主日的倫理觀(三)教會歷史

列印 列印

教會具體的就是指參加聚會的信友們,我們現在的主日彌撒是教友的聚會。既然教會意識到主日不要工作,而要專心朝拜天主,身心得到休息,因此,教會為了參加彌撒,以及人道的理由,就運用了很多壓力,來爭取主日停止工作,希望主人和僕人們,每個禮拜能夠有一天空閒下來,過一個人的生活。這樣,主日停工的習慣,就慢慢建立了。

第67集-主日的倫理觀(二)安息日到主日的歷史發展

列印 列印

在初期的教會團體裡,基督徒聚會並沒有一定的地點,聖殿、會堂等都是信友聚會的場所,通常是在一個教友的家裡。所以,「教會」不是一個地方,一座聖堂,而是人。猶太人有慶祝安息日,和安息日停工的習慣,希臘人沒有,但他們共同慶祝主日。當時在聖餐中,教友們深信,復活的基督真實的臨在於他們當中,充滿了末世的氣氛,期待耶穌第二次來臨。

第62集-中國人對神的傳統敬禮(二)

列印 列印

「誠」與「潔」是中國古代祭祀的兩個條件,祭祀的內容以報恩為宗旨,在報恩報德之外,也是為了祈福。如果祭祀跟罪有關的話,只有在人民遭遇天災大難的時候,官長才代表人民向神靈認罪,請求免除罪罰,解除民間的困苦。在這種祭祀裡,罪惡的意義比較明顯,犧牲和祭品只是人民獻給神靈的禮物,表示人民的誠心,並沒有贖罪的意義。

第66集-主日的倫理觀(一)導論

列印 列印

人工作六天之後,休息一天,是很適合人性結構的節奏。因此,主日彌撒和主日休息的教會法,有一個人性需求上的基礎。而不是一條可以隨便取消的法律。主日是一個基本的慶日,教會在這個日子,慶祝逾越奧蹟,所以,教友應該參與主日彌撒。由這條法律可以看出,慶祝主日原來就是教友團體的責任,教友個人不一定每次都應該參與,可是平常他必須參與,因為他是教會的一份子,有責任參與教會的活動。

第61集-中國人對神的傳統敬禮(一)

列印 列印

天有兩種意思,一是自然的天,就是我們所看見的藍天白雲。另一種是指主宰藍天白雲的神明。世界上各個民族,不論文化水平如何,對這位主宰藍天白雲的神明,都有一個特別的稱呼,以表尊敬。如中國古代,以及後世的文人學士,稱「天」、稱「帝」;或稱「上天」、「上帝」。對天的祭祀早已存在於中國古代傳統之中。而自周朝以來,祭天成為天子、皇帝的事,普通老百姓,雖不許行祭天禮,但是,可以在家庭中設立天地爺牌位祭拜上天。

第65集-聖經中的禮拜(二)

列印 列印

耶穌拿起餅來,祝福了,擘開,遞給他們說:「你們拿去吃罷!這是我的身體」。又拿起杯來,祝謝了,遞給他們,他們都從杯中喝了。因此「分餅」與「感謝」也用來表示聖體聖事,是新約的禮拜。同時聖體聖事是愛的聖事,基督徒也應該以愛的生活去領受,愛的生活就是耶穌說的,彼此洗腳,彼此服務,彼此相愛,就如同耶穌基督愛了我們,為我們立了彼此相愛的榜樣,因此,聖體聖事和基督徒整個生活是不可以分開的。

第60集-原始人的敬天

列印 列印

在愛中生活的人,常常會忘記利他的愛,而只追求個人的快樂或快感;同樣的,在宗教信仰裡,也發生同樣的情形,就是人有時也會忽略利他,而利用神來滿足自己,而不是以大神為中心。而且小神比較親近人,和人的日常生活的關係比較密切,所以,人慢慢的便忽略了最高的創造者,而更注意其他的小神。

第64集-聖經中的禮拜(一)

列印 列印

忠於盟約,內心的忠誠,才是真正禮拜的條件,祭祀中的祭品應該表達出對一切恩惠泉源天主的感謝。新約的禮拜看重的是精神上的禮拜,包括人性自然的禮拜,舊約禮拜則比較強調與道德生活的密切關係。耶穌給了這個禮拜新的核心,就是聖體禮儀。此後,耶穌的門徒們遵照祂的命令,在他們的禮拜集會中,除了祈禱和聚餐外,還舉行分餅禮,而分餅禮,就是聖體禮儀。

第59集-熱心告解

列印 列印

禮儀聖部特別聲明,不應該把熱心告解看成單純的禮節重覆,或是心理方面的工具,應該在「不斷皈依」的氣氛中進行和好聖事,讓聖事影響我們的生活,幫助我們祈禱,熱忱地事奉天主,為兄弟姐妹們服務,並且要把和好聖事看成讚美、感謝天主,把自己奉獻給祂的好機會。

第63集-現代人的敬天

列印 列印

人類由於可以控制大自然,自己當作大自然的主人。因此,在人的心目中,大自然不再是天主啟示的工具,也不再是天人之間相遇的媒介,人不再像以前那樣害怕大自然,而感到自己無能為力。但是反觀現代世界的政治、經濟、自然環境反而比大自然有更多是人無法改變、控制的。因此,新世界和大自然一樣,可以提供人一些找到天主、朝拜天主的新路線,也許新的路線不如過去那麼容易或明顯,可是並不是不可能的。

第58集-不同的牧靈情況

列印 列印

一般來說,七歲以後的兒童,逐漸開始注意和瞭解罪的性質,所以,我們應該幫助孩子瞭解,什麼是和好聖事,和領和好聖事的方式。和好聖事是一件不斷悔改的聖事,在人的一生中,應該經常和定期領受的聖事,如果一開始,就培養孩子有正確的態度,又能帶領孩子學習定期的去辦告解,與天主和好,那麼,我們也可以達到恢復兒童個人責任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