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集-聖經中的禮拜(二)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倫理神學講座 發佈: 25 四月 2019 點擊數: 400 列印 耶穌拿起餅來,祝福了,擘開,遞給他們說:「你們拿去吃罷!這是我的身體」。又拿起杯來,祝謝了,遞給他們,他們都從杯中喝了。因此「分餅」與「感謝」也用來表示聖體聖事,是新約的禮拜。同時聖體聖事是愛的聖事,基督徒也應該以愛的生活去領受,愛的生活就是耶穌說的,彼此洗腳,彼此服務,彼此相愛,就如同耶穌基督愛了我們,為我們立了彼此相愛的榜樣,因此,聖體聖事和基督徒整個生活是不可以分開的。
第64集-聖經中的禮拜(一)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倫理神學講座 發佈: 25 四月 2019 點擊數: 386 列印 忠於盟約,內心的忠誠,才是真正禮拜的條件,祭祀中的祭品應該表達出對一切恩惠泉源天主的感謝。新約的禮拜看重的是精神上的禮拜,包括人性自然的禮拜,舊約禮拜則比較強調與道德生活的密切關係。耶穌給了這個禮拜新的核心,就是聖體禮儀。此後,耶穌的門徒們遵照祂的命令,在他們的禮拜集會中,除了祈禱和聚餐外,還舉行分餅禮,而分餅禮,就是聖體禮儀。
第59集-熱心告解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倫理神學講座 發佈: 25 四月 2019 點擊數: 387 列印 禮儀聖部特別聲明,不應該把熱心告解看成單純的禮節重覆,或是心理方面的工具,應該在「不斷皈依」的氣氛中進行和好聖事,讓聖事影響我們的生活,幫助我們祈禱,熱忱地事奉天主,為兄弟姐妹們服務,並且要把和好聖事看成讚美、感謝天主,把自己奉獻給祂的好機會。
第63集-現代人的敬天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倫理神學講座 發佈: 25 四月 2019 點擊數: 352 列印 人類由於可以控制大自然,自己當作大自然的主人。因此,在人的心目中,大自然不再是天主啟示的工具,也不再是天人之間相遇的媒介,人不再像以前那樣害怕大自然,而感到自己無能為力。但是反觀現代世界的政治、經濟、自然環境反而比大自然有更多是人無法改變、控制的。因此,新世界和大自然一樣,可以提供人一些找到天主、朝拜天主的新路線,也許新的路線不如過去那麼容易或明顯,可是並不是不可能的。
第58集-不同的牧靈情況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倫理神學講座 發佈: 25 四月 2019 點擊數: 354 列印 一般來說,七歲以後的兒童,逐漸開始注意和瞭解罪的性質,所以,我們應該幫助孩子瞭解,什麼是和好聖事,和領和好聖事的方式。和好聖事是一件不斷悔改的聖事,在人的一生中,應該經常和定期領受的聖事,如果一開始,就培養孩子有正確的態度,又能帶領孩子學習定期的去辦告解,與天主和好,那麼,我們也可以達到恢復兒童個人責任感的目的。
第62集-中國人對神的傳統敬禮(二)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倫理神學講座 發佈: 25 四月 2019 點擊數: 367 列印 「誠」與「潔」是中國古代祭祀的兩個條件,祭祀的內容以報恩為宗旨,在報恩報德之外,也是為了祈福。如果祭祀跟罪有關的話,只有在人民遭遇天災大難的時候,官長才代表人民向神靈認罪,請求免除罪罰,解除民間的困苦。在這種祭祀裡,罪惡的意義比較明顯,犧牲和祭品只是人民獻給神靈的禮物,表示人民的誠心,並沒有贖罪的意義。
第57集-集體舉行懺悔儀式(二)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倫理神學講座 發佈: 25 四月 2019 點擊數: 353 列印 集體赦罪不是一個平常的牧靈措施,也不是解決牧靈艱難的方法。集體赦罪時獲得赦免的信友,如果再接受集體赦罪,必須先去告明上次獲得赦免的重罪。另外針對沒有聖職人員比較偏遠的地區,或是家庭聚會中,傳道員或家長也可舉行非聖事性的懺悔禮儀。
第61集-中國人對神的傳統敬禮(一)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倫理神學講座 發佈: 25 四月 2019 點擊數: 372 列印 天有兩種意思,一是自然的天,就是我們所看見的藍天白雲。另一種是指主宰藍天白雲的神明。世界上各個民族,不論文化水平如何,對這位主宰藍天白雲的神明,都有一個特別的稱呼,以表尊敬。如中國古代,以及後世的文人學士,稱「天」、稱「帝」;或稱「上天」、「上帝」。對天的祭祀早已存在於中國古代傳統之中。而自周朝以來,祭天成為天子、皇帝的事,普通老百姓,雖不許行祭天禮,但是,可以在家庭中設立天地爺牌位祭拜上天。
第56集-集體舉行懺悔儀式(一)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倫理神學講座 發佈: 25 四月 2019 點擊數: 343 列印 集體懺悔儀式可以彌補現代人的不足,使整個教友團體注意到教會應該是有聖德的團體,教會一些大家都應該遵守的,聖德的標準。在集體懺悔儀式中,當我們看到大家都去告明,表示願意接受寬恕,這時候,會幫助我們意識到,我們是罪人的團體;而當我們聽到別人的困難時,也會幫助我們發現,過去沒有好好的幫助他,進而激勵彼此幫助的心懷。
第60集-原始人的敬天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倫理神學講座 發佈: 25 四月 2019 點擊數: 374 列印 在愛中生活的人,常常會忘記利他的愛,而只追求個人的快樂或快感;同樣的,在宗教信仰裡,也發生同樣的情形,就是人有時也會忽略利他,而利用神來滿足自己,而不是以大神為中心。而且小神比較親近人,和人的日常生活的關係比較密切,所以,人慢慢的便忽略了最高的創造者,而更注意其他的小神。
第55集-聽告解的義務、延期赦罪、協助神父舉行和好聖事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倫理神學講座 發佈: 25 四月 2019 點擊數: 343 列印 神父有聽告解的義務,凡是教友願意辦告解,而且在合理的況之下,神父都應盡量配合。一般來說,神父應該像耶穌基督一樣,尊重懺悔者,要假定他具備了領受赦罪的足夠條件,但有些時候神父也許會延期赦罪。堂區的教友也可以從旁協助神父舉行懺悔聖事,例如:有些神父對新的禮儀有排斥感,所以沒有使用新的禮儀。這時候,身為堂區的修女、教友們可以試著幫助神父學習新的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