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教會活動 真理新聞 心靈加油 學習課程 主日講道

第260集-教會七件聖事(四十一):聖秩聖事慶典的舉行(一)

列印 列印

由於主教、司鐸或執事的聖秩授予禮,對個別教會的生活是很重要的,因此盡量要求有較多的信友參禮。最好是在主日並在主教座堂舉行,並且以適合於該慶典的隆重禮儀舉行。聖秩聖事的必要儀式,為主教職、司鐸職和執事職,都是主教在領受聖秩者的頭上覆手,並以特定的祝聖禱詞祈禱,呼求天主將聖神傾注於領受聖秩者身上,並賜與相稱其職務的神恩。(天主教教理No. 1572、1573 / 圖: 真理)

第4集-《天主教教理》出版源起

列印 列印

西元1992年《天主教教理》原文版在義大利問世。但由於內容過於豐富且對慕道者或教外人來說較為艱深,因此在西元1993年時,義大利道明研究出版社便將此書每段落後所附的撮要摘錄成《新要理綜合問答》,爾後,由取得羅馬聖經學博士的第一位華人─房志榮神父,將《新要理綜合問答》小冊子翻譯成中文以利慕道者學習。一直到西元1996年7月才正式推出《天主教教理》中文譯本。


《天主教教理》大致分成四卷,每卷又分為兩個部分。
(卷一)的主軸是「信仰宣認」,第一部分主題為「我信!我們信」,第二部分則談論信經。
(卷二)的主軸是「基督奧蹟的慶典」(即「信德的聖事」),第一部分談「聖事性的救恩計畫」,第二部分則說明「教會的七件聖事」。
(卷三)的主軸是「信仰的生活」,第一部分談「在聖神內生活」,第二部分則介紹「十誡」。
(卷四)的主軸是「基督徒的祈禱」,第一部分談「基督徒生活中的祈禱」,第二部分則介紹「主禱文」。

第257集-教會七件聖事(三十八):救恩聖事之聖秩聖事(二)

列印 列印

天主將選民立為「一個司祭的國家,一個聖潔的國民」。(出19:6) 。在以色列子民當中,天主由十二個支派中選出了一支,就是肋未支派,把他們選拔出來,專作禮儀服務,而天主本身就是他們的產業。當時有專用儀式來祝聖舊約最初的司祭,司祭的設立是為人行關於天主的事,為奉獻供物和犧牲,以贖罪過。(天主教教理No. 1539 / 圖:真理)

第259集-教會七件聖事(四十):救恩聖事之聖秩聖事(四)

列印 列印

執事是聖職聖事的等級,在聖統制教會裡,是比司祭(七品)「低」一級的聖職人員,故稱六品執事。梵二決定執事在與主教及司鐸團共融中執行他的聖職功能。梵二推薦在西方教會恢復永久的執事職。執事有些較重要的服務是:施行洗禮,協助婚禮並以教會名義舉行祝福禮,帶領祈禱儀式與聖道禮儀,施行聖儀、教導信徒,以教會名義宣講,主持葬禮…等。然而,堅振、告解、聖體、病人傅油各項聖事則保留給司鐸,聖職聖事仍保留給主教。(圖中為終身執事 / 圖:小寶)

第1集-信經發展的歷程(一):邁向「信德之門」

列印 列印

教宗本篤十六世宣布自2012年10月11日起,至2013年11月24日止為「信德年」,其主要用意是讓基督徒們能對自己的信仰重新省思。究竟我們能為信仰做些什麼?我們又該如何堅定信德呢?
其實在「信德年」內有三本書能幫助我們更清楚地認識信仰並穩固信德,它們分別是《聖經》、《梵二大公會議文獻》以及《天主教教理》。此外,教宗手諭內更提到了「信德之門」應源起於〈宗徒大事錄第十四章27節〉,雖然我們並非天主所特選的,但祂終究揀選了你我這群外邦人做祂的子民,祂還一直為大家敞開著「信德之門」,引領我們進入教會、進入與天主共融的生命中。(圖:陳春光神父 提供)

第3集-信經發展的歷程(三):信經與信德

列印 列印

信經並非一開始即形成,而是當耶穌基督升天之後,一直到公元325年的尼西亞大公會議以及之後的君士坦丁堡大公會議時,才決定了信經的格式與習慣,同時也保存了洗禮信經的基本結構。談到信經大致可分為兩式,短式信經又名「宗徒信經」,較為正確的稱呼方式應為「羅馬信經」。因為在初期教會的門徒們傳教時,必定從天主開始說起,倘若要跟隨天主就應該明白這些。而後因諸多異端的產生,為加強每個人的信心,故有了「長式信經」,又稱為「尼西亞‧君士坦丁堡信經」,此為兩次大公會議最後的決定。(圖:仁愛)

第256集-教會七件聖事(三十七):救恩聖事之聖秩聖事(一)

列印 列印

聖洗、堅振和感恩(聖體)聖事是基督徒入門聖事。它們是所有基督門徒共同聖召的基礎;他們被召成聖,並實踐向世界傳福音的使命。這三件聖事賦予人必要的聖寵,使人在邁向天鄉的旅途生活中,能依照聖神的指引而生活。而「聖秩」和「婚姻」聖事則是為其他人的得救而設立的,雖然它們同樣地有助於其個人的得救,但也是通過其為他人服務而達成的,這兩件聖事賦予領受人在教會內一項特殊使命,並用來建立天主的子民……。(天主教教理No. 1533、1534 / 圖:真理)

第258集-教會七件聖事(三十九):救恩聖事之聖秩聖事(三)

列印 列印

主教及司鐸的公務或聖統司祭職,與所有信友的普通司祭職,雖然「兩者各按其自己的方式都分享基督唯一的司祭職」卻有實質上的分別,但「彼此有連帶關係」。一般信友們的普通司祭職實行於發展聖洗的恩寵──亦即信、望、愛三德的生活,順應聖神的生活。公務司祭職是為普通司祭職服務的,致力於發展所有基督徒聖洗的恩寵。公務司祭職是基督用來不停地建立並領導教會的方法之一。因此,公務司祭職是透過它專有的聖事──聖秩聖事──而授予的……(圖:「淡水天主堂」)

第255集-教會七件聖事(三十六):病人傅油聖事(四)

列印 列印

基督邀請門徒背負自己的十字架跟隨祂。門徒由於跟隨基督,對疾病和病人有了新的看法。耶穌要門徒參與祂的貧窮、且為人服務的生活。祂讓門徒參與祂憐憫、治癒的職務:「他們就出去宣講,使人悔改,並驅逐了許多魔鬼,且給許多病人傅油,治好了他們」(谷 6:12-13) ……( 天主教教理No. 1506 / 圖:Pixabay )

第2集-信經發展的歷程(二):何謂「信德」?

列印 列印

所謂的「信德」就是人的意志,在天主聖寵的光照與感動之下推動理智,使之信從天主所啟示的真理。
依照聖經的說法,「信德」是一種心智的作用,但實際上,在整部聖經中只〈希伯來人書第十一章第1節〉才真正對於「信德」有較為明確的詮釋─即「希望之事的擔保、未見之事的確證」。
(圖:陳春光神父 提供)

第254集-教會七件聖事(三十五):病人傅油聖事(三)

列印 列印

耶穌常要求病人要有信德。祂利用標記來醫治人:唾沫和覆手,泥土和水洗,病人設法前來觸摸祂,「因為有一種能力從祂身上出來,治好眾人」(路 6:19)。如此,基督繼續透過聖事「觸摸」我們,為醫治我們……。( 天主教教理No. 1504 / 圖為重陽節為長者傅油禮中的覆手,「淡水天主堂」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