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教會活動 真理新聞 心靈加油 學習課程 主日講道

第265集-知識論分論(24):認識的客觀有效性(一)

列印 列印

從人的知識角度來看,客觀和主觀是兩個不同但有關的概念。客觀知識,就是客體是真的、有效的知識,對每一個認識的主體來說,都是一樣的,不會因為主體不同。就有不同的認識;主觀就是相對的不同,對你來說是這樣,對我來說是那樣,也就不需要去評斷對錯。

第260集-知識論分論(19):未繼主體性如何擴展

列印 列印

在這些種類的客觀意向中,我們都可以找到思想和語言的表達。所有種類的客觀意象都有的特點就是具備未繼主體性,可以在人之間通傳,並且獨立在人之外,而要如何發展出更大的未繼主體性呢?

第264集-知識論分論(23):反映主義

列印 列印

知識不是完全獨立的存在。知識必須要有主體和客體的存在,才有其意義。反映主義把知識看成真實、獨立存在的東西。這種想法的問題是,他們就不再去看客觀世界了,而是著重在反映出來的東西,這些被反映的東西,反而被視為多餘的,而不被反映的那些,甚至不需要存在。這是觀念論的主張,反應論的錯誤 在他們把心裡中的東西(想像圖)拿來取代客體。

第259集-知識論分論(18):各種客觀意象的種類

列印 列印

用工具是理性能力的表現,懂得用工具重複同樣的事情,以達到同樣的結果,是人類可貴的地方。人類因此能夠過著更好的生活。哲學中有「技術哲學」,就是探討人如何透過工具達到這樣的結果。

第263集-知識論分論(22):制度

列印 列印

制度是一種歷史的實在,它建構了歷史和歷史的變動。制度,例如婚姻,在某些方面是不變的。制度變動的強或弱,端看它和人的關係如何。各種科學在初期都很簡單,但在歷經時代變遷後,漸漸變得精深。歷經這樣的演變,有著繼續發展進步的可能,因此稱為「歷史」的實在。

第258集-知識論分論(17):客觀意向

列印 列印

客觀意向可以建立第三實在,但主觀意向就沒有這個可能。人以技術創造的工具,就是我們以客觀意象建構的第三種實在。人懂得用工具做事來達到目的,是古生物人類學家、考古學家所關心的,從古文明的遺物一直到很複雜的工具,如電腦,都是客觀意向的實在表現。

第257集-知識論分論(16):前客觀意向

列印 列印

感覺層次的意向稱為前客觀意向,而理性層次的是客觀意向。所謂「前客觀意向」,指的就是在客觀的意向之前,因此要做個區別。感官層次的意向是主觀的,尚未達到客觀的層次。前客觀的意向包括外在感官:聽覺、觸覺、嗅覺;內在感官:記憶、想像、知覺。透過外感官,我們和客觀的事件有了初步的接觸。

第256集-知識論分論(15):意識的等級(二)

列印 列印

只有人和神有理性認識的可能,但人的完全意識永遠不能達到完美的境界,和完美的清楚。即便是反省也永遠不會是完美的,當然,這樣的情況下,我們的知識和科學也永遠不可能達到完美的客觀。但因為科學來自完全意識,因此它們還是客觀有效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