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教會活動 真理新聞 心靈加油 學習課程 主日講道

第273集-知識論分論(32):人的知識的結構關係

列印 列印

語言和思想的結構就是在準備知識的結構。曾經談過,所謂的知識、認識、知道,就是做一個真的肯定的能力,並且能給予這個肯定有效的理由。而這樣的肯定一定是在語言與思想的結構內才能做的。做肯定本身就是一種有意識的思想活動。

第274集-知識論分論(33):人的知識的發展結構

列印 列印

科學便是把知識的基本結構往不同的方向發展。人的知識須是一個結構才有效,而知識的最終結構,便是各種科學的建立。有了科學,對於我們的知識有效性並不影響,但可強化之。而這裡所指的知識,是在一個特定的結構或範圍中,並不是零星、散佈的某些常識,而是組合而成、有系統的結構。

第310集-形上學分論(15):類比詞

列印 列印

類比是一種關係,指的是一個詞如何描述概念、思想,以及其描述概念、思想的方式。語言是有指向的符號,指向實際存在的事物,而語言的來源是人的思想。因此,類比的意義,就是「思想如何表述自己」。

第275集-知識論分論(34):人的理性知識的形式結構

列印 列印

不矛盾律也能用在知識結構關係上。當一個命題為真,它只表達在一個特定觀點與範圍下的命題本身,或與現實的關係,不作其他表達。若一個命題為真,又在同一觀點下為假,它便包含了此觀點下的所有可能性,沒有真假可言。除了不矛盾律,思想也遵循著「充足理由律」。

第280集-知識論分論(39):人的知識的動態過程(四)

列印 列印

我的過去與未來都以某種方式連著我的現在。而我具體的過去以某種方式,限定現在的我在時間中知覺事物的方式,並且可以預見未來。這是說像之前提到的,我想要把自己塑造成什麼樣的我,都是我在時間中的所作所為而成──我曾經有的經驗,限定著我將會有的經驗。

第276集-知識論分論(35):人的認識的絕對的真

列印 列印

我們的每一個命題、概念、思想,都是屬於一個限定的知識範圍,一個命題也只有在它的結構範圍之內可為真,在範圍之外則無探討真假的價值。而這之中的真(或說真理)是絕對的或是相對的真,便是這次要談論的問題。

第281集-知識論分論(40):感官知覺的結構關係

列印 列印

我們知覺時,都以某種方式,將我們所知覺到的形成一個連貫的整體,建構為一個有生命的人的整體。這種整體性,保持我作為一個在世的存在的整體性。從抽象的方式來看我們的知覺的話,它還未形成最終的開放,因為感官知覺的經驗都是在主體內。

第277集-知識論分論(36):人的認識的動態過程(一)

列印 列印

知識並非以某種和我們不同的思想的形式存在,反而是我的思想。就「我有某個思想」來說,這個思想是某種真實的存在,又稱為思想的存在。但在此並不能誤認成這個思想便是獨立於我們之外存在的某種東西。思想是某種真實的存在,但同時也是屬於我的,例如說我愛什麼、我恨什麼、我知道什麼等等。

第282集-知識論分論(41):認識依靠及超越感官知覺(一)

列印 列印

人的認識如何從感官知覺開始,而認識為什麼又要超越感官知覺才能達到客觀的認識──要達到客觀的認識,需要感官與理性的合作。例如上次談到的例子:把一根筷子放在水裡,視覺上看起來被折了,但是理性則告訴我們筷子是直的。感覺與理性在人身上形成完整的認識能力。雖然兩者有本質上的不同,但為共同作用的:感覺的能力是具體、個別而主觀,理性的能力則是抽象、客觀、概念化。

第278集-知識論分論(37):人的知識的動態過程(二)

列印 列印

在認識的活動上,人會有所轉變。人不是都在認識同樣的東西,現在有的印象、經驗,與先前和未來都有可能不同;人也不會一直以同樣的方式在進行認識。當然,過去、現在和未來所能讓一個人認識的東西也都有所不同。在時間中,所有透過認識、學習而得的真實經驗、印象,都改變著一個人──不妨想想過去所經驗過、學習過的,現在是否仍影響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