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集-耶穌開始責備經師及法利塞人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每週一故事 發佈: 25 四月 2019 點擊數: 374 列印 所謂經匣放寬、衣邊加長、喜坐上位,或稱老師等等,都是虛榮的表現,耶穌最討厭這虛情假意的人。他曾教導宗徒們,說是就是,說非就非,心地必須正直無偽。經師及法利塞人雖已成明日黃花,但他們那種虛偽的作風現在仍比比皆是。
第122集-最大的誡命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每週一故事 發佈: 25 四月 2019 點擊數: 380 列印 愛天主是基礎、是原則,愛人如己才是愛天主的具體表現,兩者是分不開的,難怪雅各伯宗徒當年一再強調,沒有行為的信德是死的。用現代話來講,一切屬於抽象性的、理論性的信德,若缺乏具體行為來表現,都是空虛不實的,這樣的信德當然救不了靈魂。
第117集-信德真能移山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每週一故事 發佈: 25 四月 2019 點擊數: 399 列印 不錯,信德能移山,但這不是說任何信德就能移山,更不是說祈求後就可坐著不動,讓天主自己替我們把山移走!祈禱要主動,天助人助,老天爺只幫助那些自己肯努力掙扎的人。因此祈禱即是接受,求天主給我們力量去接受眼前的種種厄運,然後賴主之力再設法去改變它、糾正它。
第121集-納稅及復活的問題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每週一故事 發佈: 25 四月 2019 點擊數: 383 列印 耶穌從沒有規定任何行為細則,他給人的只是行為總則,讓人在總則之下學習做人。耶穌明確告訴我們,所有信徒都懷有雙重身份,他既是國民亦是教民,既是國民就當遵守國家的法令;既是教民,教會的法則也當服從。凱撒的歸凱撒,天主的歸天主。
第116集-耶穌詛咒無花果樹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每週一故事 發佈: 25 四月 2019 點擊數: 520 列印 被人稱為「廢物」,本是一種最嚴厲的譏諷與咒詛,而廢物之所以稱為廢物,因為這個人已失去了所以為人的目的,無論對天或對人,他已毫無用處可言。我們若不好好做人,善盡己職愛主愛人,當心在天主眼中,我們也可以將成為一種廢,那時天主也只好讓我們去枯乾了。
第120集-婚宴的故事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每週一故事 發佈: 25 四月 2019 點擊數: 386 列印 我們千萬不可認為自己既已領了洗,進入了主的羊棧,靈魂的獲救已有了保障。事實沒有那麼簡單。不錯,我們是被召了,也認識了真主,但最後是否被選,還要看我們如何努力做一個信徒而定。我們必須時時準備,當國王一旦入場巡邏時,見我們已穿上婚宴的禮服,我們有福了,我們將與聖人聖女們同赴天國享盛宴。
第115集-耶穌哭耶路撒冷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每週一故事 發佈: 25 四月 2019 點擊數: 380 列印 那時猶太教中有一群激烈份子想把羅馬人逐出城外,於是各地發起暴動及叛變,羅馬人忍無可忍,公元七十年,在羅馬皇帝提圖斯一聲令下,把整座城毀滅於一炬,整個耶路撒冷除了聖殿的西牆外,幾乎完全夷為平地。這的確是猶太人的悲劇。早在這場悲劇發生之前,耶穌帶著門徒登上橄欖山,準備從那裡進入聖城時,整座美麗榮華的耶路撒冷映入眼際,但耶穌已無心欣賞,他一想到聖城將遭遇的厄運,忽然悲從中來…
第119集-二子的比喻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每週一故事 發佈: 25 四月 2019 點擊數: 452 列印 耶穌當然不反對我們盡力去追求知識和學問,或甚至努力訓練口才;這一切都很好,但在天國之路上,這些都不足為道,最重要的還是知行合一,言其所行,行其所言。若知道了不去實行,再多的知識和學問又有何用?
第114集-耶穌榮進耶路撒冷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每週一故事 發佈: 25 四月 2019 點擊數: 403 列印 耶穌這次受群眾如此歡迎,其熱情、其激昂,其人數之多,都是破天荒而前所未有的。據說有位羅馬總督曾調查在逾越節的那段日子,耶路撒冷究竟宰了多少頭肥羊?答案是二十五萬隻。以平均一隻羊可供十人膳食計算,則那年逾越節進入聖城的人數,當在二百五十萬人左右。
第118集-一粒麥子死了才能結出許多子粒來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每週一故事 發佈: 25 四月 2019 點擊數: 367 列印 這裡我們進入了一個「生死矛盾」的難題:死了才有生,想要生必須先死!希望爭取永恆的天國之福,我們必須常常準備犧牲今生今世的種種感官之樂,事事控制自我死於自己,像一粒麥子埋在地裡死了,這樣才能開花結果,死後到天國去享永福。
第113集-愛到盡頭已成痴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每週一故事 發佈: 25 四月 2019 點擊數: 393 列印 愛本來就不按常理出牌,愛到盡頭已成痴,別人認為不可能的事,在愛中的人常毅然決然起而行之。當年聖方濟想出家修道,父親百般阻撓,甚至令美女百般誘惑,但他愛主心切,一心想與主耶穌結合,終於不得不前赴公堂,宣佈與父親脫離關係,他可以不管眾人反目、友人譏諷、父親反對,一切只因他有了耶穌的真愛。罪婦瑪利亞愛耶穌也成痴,因此她不怕用香液抹耶穌的腳,並用秀髮擦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