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教會活動 真理新聞 心靈加油 學習課程 主日講道

第132集-信經第五條(二):耶穌基督由陰府再升起

列印 列印

耶穌曾下降到地下的陰府:「那下降的,正是上升的那一位」(弗4:10)。宗徒信經在同一信仰條文內,宣認基督下降陰府及第三日從死者中復活,因為在祂的逾越中,祂使生命從死亡的深淵裡湧出來:「禰的聖子、基督,由陰府中再升起,向人類大放寧靜的光明,祂永生永王。阿們。」
新約曾多次聲明耶穌「從死者中復活」(宗3:15; 羅8:11; 格前15:20),這假設祂在復活之前,曾逗留在死者的居所。這是宗徒的宣講給予耶穌下降陰府的首要意義:耶穌像眾人一樣認識了死亡,並以祂的靈魂抵達了死者的居所,與他們相遇。然而祂是以救主的身分下去,向那些被拘禁在陰府中的靈魂傳報喜訊。
(文摘自《天主教教理》NO.631、632 / 圖:張小萍姊妹 提供)

第131集-耶穌在彼拉多執政時蒙難(六):耶穌基督下降陰府

列印 列印

聖週六紀念的奧跡,即基督被安放在墓穴裡,顯示天主在完成人類的救恩,給宇宙帶來和平後,進入「第七日」偉大的安息中。基督的死亡是真實的死亡,因為它結束了祂的塵世生活,但由於祂的肉身跟聖子位格的結合,並未受到其他屍體一般的遭遇。因為,天主的能力使基督的肉體免遭腐朽……(圖:小寶)

第126集-耶穌在比拉多執政時蒙難(一):眾罪人造成基督的苦難

列印 列印

宗途信經中曾提到:「主耶穌在比拉多執政時蒙難,且被釘在十字架上,死而安葬……」在此特別藉由這位歷史所記載的重要人物─比拉多,強調來到人間的耶穌基督是真人亦是真神。主耶穌既然是真人,自然該受人所應受之苦,祂親自為大家做示範,並為我們這些罪人被釘於十字架上。在《天主教教理》第598條中也說:「每個罪人確實是使神聖救主受苦和受難的兇手和刑具……」(圖:小寶)

第130集-耶穌在彼拉多執政時蒙難(五):耶穌基督被埋葬

列印 列印

耶穌來到世上,在初期傳教時並未有自己的住處;而當他死後,依舊沒有屬於自己的墳墓。從耶穌在十字架上斷氣到復活的這一段時間,我們稱之為「耶穌基督被埋葬」;也就是在同一時刻,耶穌的靈魂與肉身分離,因而讓祂體會到了死亡。當耶穌被安放在墓穴時,亦顯示出天主已經完成了人類的救恩……(圖:小寶)

第129集-耶穌在比拉多執政時蒙難(四):耶穌臨終七言

列印 列印

耶穌臨終時,曾在被釘的十字架上說過七句話,並分別被記載在四部福音中。如今,這些話則被稱為「架上七言」或「耶穌臨終七言」。根據瑪竇與馬爾谷福音中記載,耶穌所說的是:「我的天主、我的天主,祢為何捨棄了我?」……(圖:小寶)

第124集-耶穌上耶路撒冷(三):耶穌榮進耶路撒冷城

列印 列印

無論是在路加福音第二十三章28-35節,或是匝加利亞先知書第九章9節,都提到了耶穌進城時的情景。其實,在四部福音中均已詳細記載──當耶穌基督榮進耶路撒冷時,祂是騎著一隻小的母驢駒,且此驢駒從未有其他人駕馭過……(圖:張小萍姊妹 提供)

第128集-耶穌在比拉多執政時蒙難(三):最後晚餐與山園祈禱

列印 列印

耶穌甘願自我奉獻的至高表現,就是在祂被交付的那一夜(格前11:23),當祂與十二位宗徒吃晚餐的時候所作的:耶穌在受難前夕,當祂還是自由的時候,就把這與宗徒們共進的最後晚餐,作為祂甘願自獻於父,以拯救人類的紀念:「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而交付的(路22:19)。這是我的血,新約的血為大眾傾流,以赦免罪過(瑪26:28)。」(文摘自《天主教教理》NO.610 / 圖:張小萍姊妹 提供)

第123集-耶穌上耶路撒冷(二):耶穌的死亡換回我們的復活

列印 列印

耶穌曾三次宣布祂的苦難與復活,當他往耶路撒冷走去時曾說:「先知不宜死在耶路撒冷之外」。因此,祂被釘十字架上正是在耶路撒冷。耶穌基督勇於赴死目的只有一個──為換得眾人的復活……
(圖為主持人提及耶路撒冷的「主哭耶京堂」,祭台下方圖案為一隻大母雞 / 張小萍姊妹 提供)

第122集-耶穌上耶路撒冷(一):經過苦難,終成大事

列印 列印

耶穌雖短暫的顯露聖容,但此一顯現,同時也為了宣示且進入祂的光榮。因此,祂必須先歷經耶路撒冷那十字架上的苦難,而後方能進入天主的國。對耶穌而言,祂的苦難便是天主父的旨意,耶穌基督以僕人的身份去執行那來自天父的旨意……
(圖為耶穌顯聖容 / 鮑伯Borboa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