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集-論語子路篇第一~五章:誠信與得救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東西經典對著看 發佈: 25 四月 2019 點擊數: 364 列印 子路說夫子迂闊,孔子稱子路野蠻,二人都露出了自己的本色。但孔子一口氣說出六個連貫詞,亦真令人佩服:名正─>言順─>事成─>禮樂興─>刑罰中─>民有所措。這叫人想起保祿的一連串說詞:求←信←聽←講←遷,父派遣子,子派遣門徒,門徒宣講,世人聽而信,信而求告上主的名,而得救。
第85集-論語顏淵篇第二十~二十四章:不批判弟兄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東西經典對著看 發佈: 25 四月 2019 點擊數: 447 列印 夫子說:崇德在於先做事,再想報酬;修慝在於攻克自己的錯,不判斷別人的錯;迷惑在於一時憤怒而忘了自己和親人的安危。耶穌也說過:「凡聽了我這話又去做的,好比一個聰明人把房子蓋在磐石上。」「你們不要判斷人,免得你們受判斷。」
第80集-論語先進篇第二十六章(1):各自的抱負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東西經典對著看 發佈: 25 四月 2019 點擊數: 372 列印 一場師生團聚的對話在此結束。主動全來自夫子,是他說不要以年齡的差距為意,不必拘謹,各人說說自己的抱負好了。四位門生都很坦誠,所作的答覆完全合乎每人的性格和天賦。
第84集-論語顏淵篇第十一~十九章:有道與無道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東西經典對著看 發佈: 25 四月 2019 點擊數: 414 列印 有道與無道,泛指惡人與善人。德在此指言行表現,非指善惡。耶穌的十字架確實發生了這種作用。世界各地哪裡沒有十字架?十字架之風所偃蓋的人有誰數得清?
第79集-論語先進篇第二十三~二十五章:學習的重要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東西經典對著看 發佈: 25 四月 2019 點擊數: 355 列印 為學本來不限於讀書,但是不讀書或讀書未成,就投入實際政事,所學的不僅有限,而且可能會付出不少錯誤的代價。耶穌三年奔波講道,到處行善,餘下的三十三年隱居納匝肋小鎮,操作一般匠人的生活,在家事上跟母親學,在行業上跟義父學。當然也跟父母上聖殿朝聖,唱聖詠,在家也一起讀經,祈禱。也就是說過了三十三年的學習生活。
第83集-論語顏淵篇第六~十章:渴慕之情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東西經典對著看 發佈: 25 四月 2019 點擊數: 372 列印 愛人愛天,情感固然可貴,但意志更不可少,這樣才能克服一切困難,愛到捨生致命的地步,視死如歸,茹苦若飴。一如詩人說的:「天主,我的心渴慕你,就像小鹿渴慕清泉。我的心靈渴慕天主,生活的天主,我何時才能見到天主的慈顏?」
第78集-論語先進篇第十七~二十二章:唯天主是善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東西經典對著看 發佈: 25 四月 2019 點擊數: 342 列印 孔子說:「他不會隨俗從眾,但是修養也還沒有抵達最高境界。」為達此境界,須從自我要求到兼善天下,必要時還可犧牲生命。善人未必知仁,光是行善仍有不足。孔子的這兩句話幫助人了解耶穌所問的「你為什麼稱我善?除了天主外,沒有誰是善的。」
第82集-論語顏淵篇第一~五章:走行仁的路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東西經典對著看 發佈: 25 四月 2019 點擊數: 376 列印 出門,使民,做官,做人,都是行仁的路。耶穌說他來到世上,不是為受人服事,而是為服事人,並交出自己的性命為大眾做贖價。這是何等的仁!孔子的基本觀點,就是行仁的人不輕易說話,卻敏於實踐。其實,這也是聖經的觀點:「實在,我們眾人都犯許多過失;誰若在言語上不犯過失,他便是個完人,也必能控制全身。」
第77集-論語先進篇第十二~十六章:向中間修正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東西經典對著看 發佈: 25 四月 2019 點擊數: 359 列印 人個性有過與不及,都需要向中間修正。有時一生受制於性格而莫可奈何。耶穌把人的性格比做銀錢:五千、三千、一千。不看賺的多少,只看賺沒有賺。
第81集-論語先進篇第二十六章(2):入世中的瀟灑自在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東西經典對著看 發佈: 25 四月 2019 點擊數: 399 列印 工作不是人生的目標,而只是一個過程,將來到達目的地後的休息,才是人生目標。在以後聖經所描述的天人交往中,這一休息表達在慶祝中,在共融中,在歌舞歡唱中。耶路撒冷的聖殿,千年之久,每年每月,每日,生動活潑地表達了這一意趣,這一情懷。放逐巴比倫的半個世紀,沒有聖殿,沒有祭祀,充軍的猶太人,在放逐各地,建立了會堂制度,每個安息日大家聚在會堂裡讀經,講道,祈禱。今天世界各地基督徒的禮拜,事實上是繼承了這一猶太人的傳統,也保存了安息與休息的深意:不是工作,不是賺錢,而是慶祝、共融、瀟灑自在。
第76集-論語先進篇第七~十一章:天命與人意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東西經典對著看 發佈: 25 四月 2019 點擊數: 375 列印 天命與人意相違時,孔子無可奈何,只能感嘆。這種情緒的背後,仍是深刻的信仰,即使不了解天命,也安心接受。孔子只在深感人力無可為時才呼天,如受到生命的威脅時曾說:「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或在此因愛徒的逝世。耶穌面對死亡則呼天父:「現在我心神煩亂,我可說什麼呢?我說:父啊!救我脫離這時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