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教會活動 真理新聞 心靈加油 學習課程 主日講道

第185集-孟子盡心篇上第三十八~四十二章:以身殉道

列印 列印

孟子的這三句話,按照天主教自古迄今一直重視的「以身殉道」來懂,可以把「殉」字用同一個意義來解讀,就是犧牲和奉獻的意思。「天下有道,以道殉身」是說天下太平時,選擇誓發絕財、絕色、絕意三願的修道生活。「天下無道,以身殉道」意味教會受迫害時,可犧牲自身的性命以堅守聖道,加入千千萬萬忠貞殉道者的行列。

第184集-孟子盡心篇上第三十三~三十七章:居使之然

列印 列印

孟子嘆說王子氣宇與人不同,是「居使之然也」,這個居不僅指宮室,也指四周的人及所造成的氣氛。就是俗話說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天主公教會有許多不同的男女修會,成員們表現出不一樣的氣概,都是受到團體生活的影響所致。人究竟是社會動物,善惡習慣都互相學習,彼此傳遞。

第179集-孟子盡心上第一~八章:順正命

列印 列印

一切都是天主安排的,人以之為正確的安排而順之、服之,就是安命。可是,人也該維護自己的生命,不要站在要倒塌的牆邊上。這樣走正道而死,是順正命;為非作歹,受刑而死,就不是正命了,可不慎哉?

第178集-孟子告子下第十一~十六章:先苦後樂

列印 列印

孟子的這一章,真可算作一部修身寶典。他引用商周及春秋的名人為例,說明民間所說的「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古訓。基督徒會記起耶穌的一生就是先苦後樂,先辱後榮,正如本章收尾的兩句話說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第177集-孟子告子下八~十章:富強、道仁

列印 列印

孟子把富與強,和道與仁對立起來。說古人重道與仁,而他所處的戰國時代,當時的良臣卻只知求富求強。這種良臣古時是被視為民賊的。耶穌對他當代的人也表示過不滿:「若翰來了,既不吃,也不喝,人們便說他有鬼附身;人子來了,也吃也喝,他們又說這人貪食好酒,是稅吏和罪人的朋友。而智慧是由它的果子來證實的。」

第181集-孟子盡心上第十五~二十章:災患修智

列印 列印

孟子認為災患使人得到德、慧、術、知,而遠臣和庶子,因心存警惕,思慮深遠,故能通達事理。舊約的先知和新約的耶穌及其門徒,都是透過災患和被拒於官長權貴,才修成道德和智慧,又以警惕和深思、祈禱,而通達天理人情,成了日後各時代人的模範。

第176集-孟子告子下第七章:盟約

列印 列印

孟子所說的古代結盟制度,及訂約的那些條文,很容易叫基督徒想起聖經的最有概括性的概念:盟約。全部聖經就以新約和舊約涵蓋起來了。原來古代中國也有「歃血為盟」的制度,可惜,五霸的葵秋之會,沒有歃血。。舊約是以灑血禮建立的,至於新約,也是耶穌用他自我犧牲的血建立起來的。天主教的感恩祭把耶穌的祭獻傳承到世界末日。

第175集-孟子告子下第五~六章:有物無心

列印 列印

禮儀表達誠心。儀不及物是送禮無誠心,受禮者不會喜歡。先知書和聖詠裡有很多天主拒絕享受有物無心的奉獻,如「不要再奉獻無謂的祭品!…你們應該洗滌,革除你們的惡行,停止作孽,學習行善,尋求正義。」「你家裡的牛,我用不著,你圈中的羊,我不需要。你要向天主奉上讚頌的祭獻,向至高者還你所許的誓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