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教會活動 真理新聞 心靈加油 學習課程 主日講道

第10集-最後的時刻(三):生前就做死亡教育

列印 列印

很多家屬不知如何陪伴臨終親人。陳淑姿女士說,天主教友的祈禱都很保守,聲音細細地唸,好像不好意思講出來,她希望神父能大聲一點,有信心一點,讓病人感覺到天主父就在房間裡面。

許多家屬是到親人臨終時,才找神父去,姜嶺神父說,這很可惜,到臨終時,神父只能做聖事,好像一般教友把神父和宗教界定在只能提供靈性關懷上,信仰和生活是分開的。生命的末刻是幫助全家人和臨終者反省生命、真實面對自己最好的機會,神父去的時候卻只能扮演法師的角色。

親人過世,家屬要面對的還有罪惡感的問題,這是身為陪伴者要注意到的,但邱淑美執行長指出,許多陪伴者,包括牧者,只看到前半段,至於其他的問題都歸類為家屬之間的事情,不便去介入,可是有時候這樣的問題是需要一位長者、一位牧者去關心的。

邱淑美(右圖左上),台灣基督教愛慈基金會執行長; 姜嶺神父(右圖右上),天主教台灣總修院神師; 陳淑姿(右圖左下),天主教聖功醫院牧靈人員。

第9集-最後的時刻(二):信仰的力量

列印 列印

我們的生命是天主的,只要有一口氣在,我們就應該意識到神的恩典在身上,陳淑姿女士常用這樣的話語安慰別人,鼓勵自己。老病死是人生最難解的課題,末期病人分三種,一種是不需要別人幫助的,信仰的美和力量源源不絕;第二種是別人幫助不了的,慌亂得不得了;多數人是第三種,介於前兩種之間。信仰和宗教是分開的,有宗教的人未必有信仰,有信仰的人未必需要宗教,陳淑姿女士認為,信仰是個力量,讓人知道自己的歸屬,並相信生命是美。

健康的人去陪伴病患,常會講很多話,不要怎麼樣,要怎麼樣,邱淑美執行長說,這是很殘忍的,因為「我們不是他」。

在面對臨終病患時,如果是教友,姜嶺神父會提供聖事照顧,幫助他安心地去見天主;如果是非教友,他會分享自己的信仰,告訴病患:「死後有死後的世界,那裡有一個非常愛我們的、造我們的神在等著我們,已亡的親友也在那裡等我們。」讓他懷有希望地離開這個世界。

邱淑美(右圖左上),台灣基督教愛慈基金會執行長; 姜嶺神父(右圖右上),天主教台灣總修院神師; 陳淑姿(右圖左下),天主教聖功醫院牧靈人員。

第4集-誰敢發聲?(一):為弱勢爭公義

列印 列印

座談時間:2004年12月28日。

教會的社會訓導不只是很好的理論,若能具體落實,更有助於建立人性尊嚴與社會公義,這次座談討論:台灣距離公義社會還有多遠?教會可以如何具體參與建立公義社會?

保障公義社會,仍然要透過立法、司法、行政部門出力,而台灣的民間團體很有優勢,他們串連或施壓立法委員,加上輿論,讓被忽略的弱勢議題和被踐踏的人性尊嚴,得到重視。韋薇修女觀察到台灣的政府各部會陸續設立了諮詢委員會,其中除了專家、學者之外,還有很大的比例是民間團體代表,她評估說,這些委員會的確影響到民間政策,而且能夠具體落實關心弱勢,像身心障礙者、婦女、原住民等。最終目標是希望貧窮的人、沒有能力的人,不要因為經濟力、政治力或社會教育能力處於弱勢,就放棄正義,司法反而要給這些人公平的機會。

講進步就得想到感恩。吳偉立神父說,教會是騎腳踏車教會,須有兩個輪子,一個是慈善,一個是公義。在台灣,慈善已經做得很好了,但公義的聲音比較不明顯。教堂已經有了基礎,公義或許可以從本堂開始做起。本堂神父必須規畫時間,有部分時間待在教堂,有部分時間一定要走出去。

韋薇修女,仁慈聖母傳教會修女,台灣「新事社會服務中心」主任; 吳偉立神父,比利時籍,聖母聖心會會士,曾在羅馬從事人權、公益相關服務。

第8集-最後的時刻(一):準備好見天主

列印 列印

座談時間:2004年9月18日。

生死是人生兩大課題,生的喜悅人人津津樂道,但如何面對死亡,仍需好好學習。這次座談討論:信仰給予基督徒什麼樣的力量?如何準備、陪伴瀕死者、死者及其家屬?

教會中一位老人家到了癌症末期,邱淑美執行長前去探視她,發覺這位老姊妹已經預備好了,她不是去安慰她,反而是被她安慰,從她身上獲得很多激勵。反之另一位弟兄的家人都不敢向他說明病情,最後這位弟兄不能交代未盡事宜就離世了。邱淑美執行長認為,面對死亡,每個人都需要時間去準備;末期病患最需要的是接納和關懷,而最好的關懷不是言語上的安慰,而是肢體上的接納。

臨終關懷應該是個全人的照顧,姜嶺神父指出,應該要先知道病人的不安何在,是生理、心理、靈性或社會層面的,這需要家屬和病人本身有深刻的認知。一定要在意識很清楚的時候,建立好隨時準備面見天主的觀念。

邱淑美(右圖左上),台灣基督教愛慈基金會執行長; 姜嶺神父(右圖右上),天主教台灣總修院神師; 陳淑姿(右圖左下),天主教聖功醫院牧靈人員。

第3集-看家(三)

列印 列印

《胡玉娟》:做輔導工作愈久,愈能感受到人能夠「幫助」別人的真的很有限,最多只能在別人痛苦時「幫忙」遞上一張面紙,但重要的是能夠陪伴及接納他們,畢竟她們早晚還是得面對自己的家啊!

《鄭玉英》:「如果你的教會只有中產階級的人進去,而衣著骯髒或生病的人不敢進去,這教會就沒有希望;如果瘸的、瞎的、流著淚的都到教會裡,這樣的教會才算充滿了生命」。
剛才大家提到耶穌在人間生活的這個「聖家」,我看到的聖家:首先,它是低收入戶;其次,丈夫死後成了單親家庭;聖母獨立把耶穌養大後,更遭逢中年喪子的悲慘命運。總之,聖家應該算是「弱勢家庭」吧!但值得教會深思的是:為何在今天,只有衣冠楚楚者才敢大方地走進聖家堂? 我們也能吸引貧窮弱勢的人來嗎?

第7集-行善欲人知(二):建立品牌

列印 列印

教會內舉辦很多活動,能不能找出現代人懂的話,讓街上的人都可以參與?陳文良以耶穌為人類犧牲為例子建議說:「能不能用行動劇的方式,邀請很多人參與,轉化成飢餓三十那樣的活動?」這需要專業的、懂得包裝的人來操作。

並不是一個機構就能跟社會每個階層的人找到對話管道,不同屬性的機構邏輯就是不一樣。徐燊芳承認,宣傳福音很重要,帶人進入教會很重要、增加領洗人數很重要,但教會究竟要不要企業化?從那裡開始?天主教會在台灣已經很久了,或許是積沙成塔,但塔太小了,需要重新崛起,建立公信力和品牌,教會得體會到時代在轉變了。

徐仲秋認為,對內行銷反而是迫切的事情,如果教友體會到教會沒有我們是不行的,自然就會做一些事情,會思考該如何和社會連結。教會內的媒體要扮演更多的角色,不該劃地自限。

徐仲秋,台灣城邦出版集團「啟示出版」副總編輯、基督生活團團員; 徐燊芳,台灣「飛碟電台」企畫製作、專欄作家; 陳文良,台灣「聯合勸募協會」副秘書長、留美社工專業人士。

第2集-看家(二)

列印 列印

《張慶棠》:我認為家兼有「house」和「home」兩種意涵,而家最重要的元素是情感的交流,至於被現在很多人強調的性關係、經濟利益或社會關係,其實並不那麼重要,因為沒有感情的交流,沒有愛,這個家不會穩固。

《鄭智偉》:我們看出同性戀造成家人情感上嚴重的衝突。老夫婦很愛兒子,卻無法接受兒子是同志,這情形在熱線諮詢的服務中屢見不鮮。許多同志最怕身分曝光後,家人斷絕經濟及感情上的支持,女同志甚至還擔心受監禁或遭父兄毒打,家人成為他們最大的包袱和壓力。

《周月清》:家庭功能在今天已隨著結構的改變而不同,我的學生曾隨意找各種不同性別、年齡與職業身分者訪談其對「家」的定義,結果顯示:多數的受訪者是以「期待」來定義而非「事實」,譬如當中最多數的人對「家」的共同期待是---「家是避風港」,是情感的歸屬以及相互關懷的地方。

第6集-行善欲人知(一):需要深刻自覺

列印 列印

座談時間:2005 年1月22日。
今天的社會強調快速、創新,甚至對愛的表現也採取「愛要讓人看得見、感受到」的方式。教會一向秉持「左手做的,不讓右手知道」理念,默默行善,不但大多數社會人士看不見、感受不到,連教友也不清楚。這次座談討論:教會默默行善,是否符合今天的社會?社會對教會的印象如何?教會是否需要自我行銷?

在今天這樣的社會裡,需要行銷,不論是個人、產品或企業,談到行銷很重要的是界定對象、訂出價格、確立目標、找出方法。徐燊芳指出,天主教教會這十幾、二十年來,做了很多活動,卻無法一以貫之,教會用的是神父們和修女們的歲月和生命,見證天主的恩寵,但不知道教會要行銷的是什麼。

在台灣,許多領域有評鑑制度,在這方面,陳文良認為,天主教是沒有準備的,有些機構在社會負有名聲,卻沒有專職的公關企畫,專業成長有限。他說:「今天我們在用天主教的老本,但是這個本能用多久?」

連專業媒體都要去行銷自己的形象,這個自覺得來不易,畢竟出現了,也發生了重大影響。徐仲秋認為,教會也需要一個比較深刻的自覺,教會的媒體也應該用媒體的標準去評估,只是目標是不一樣而已。

徐仲秋,台灣城邦出版集團「啟示出版」副總編輯、基督生活團團員; 徐燊芳,台灣「飛碟電台」企畫製作、專欄作家; 陳文良,台灣「聯合勸募協會」副秘書長、留美社工專業人士。

第1集-看家(一)

列印 列印

主持人:趙榮珠女士(台灣牧靈研習中心主任、《見證》月刊主編)
參與貴賓:(依姓氏筆劃排列)
周月清女士(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教授)
姚凌森先生(台北聖家堂傳協會主席)
胡玉娟女士(善牧基金會研究發展專員)
張慶棠先生(世新大學中文系學生)
鄭智偉先生(社團法人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社工主任)
總結人:
鄭玉英女士(輔仁大學社工系教授、懷仁全人發展中心專業督導)



《姚凌森》:『家』是生育、養育、教育的地方。小孩小時候找不到父母,以後父母也找不到小孩。
《胡玉娟》:『家』是張“愛的魔網”,有“愛”的地方才有家。

第5集-誰敢發聲?(二):鼓勵教友參與

列印 列印

教會的慈善團體要出走來,不能只做慈善,還要關心正義和制度面的問題,光靠創辦人或負責人是不夠的,也不能只靠一個團體,得設去分工和連結。韋薇修女說,公義社會不能只靠國家,還有國際層面,有些發生在第三世界剝削勞工、不尊重勞工人權的事件,當地的教會NGO團體看見了,就去搜證;遠在美國的教會NGO人員就到學校去講述這些事件,並在天主教學校組織學生,喚醒學生的使命感。學生到百貨公司發動拒買,業績下滑,自然引起大企業主重視。

在台灣,神父幾乎一半是外國人,一半是本地人,這在全球是很特殊的現象。吳偉立神父說,外國神父會把外國的故事帶到台灣。教會已有一些模式,接觸到普羅大眾,可以把這些經驗帶到教友中,讓大家參與這個使命。

韋薇修女,仁慈聖母傳教會修女,台灣「新事社會服務中心」主任; 吳偉立神父,比利時籍,聖母聖心會會士,曾在羅馬從事人權、公益相關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