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教會活動 真理新聞 心靈加油 學習課程 主日講道

第27集-印度垂死之家(二)多元學習的場域

列印 列印

每個人都可以在「垂死之家」找到可以服務的工作,工作不見得很高深,譬如說,不一定是醫生才能去那兒服務。你可以洗衣服、曬衣服,在過程中,資深的志工會教導你如何做,告訴你如何曬衣服、如何把衣服摺整齊,資深志工的態度,讓你體會到,即使只是曬衣服,也是對病人的尊重。

姜樂義,台灣「美化環境基金會」執行長、在台灣輔仁大學教授服務課程。

第26集-印度垂死之家(一)為窮人中的窮人服務

列印 列印

去「垂死之家」擔任志工的,絕少天主教友,偶爾一兩位教友,回家後也不以教友身份出來分享,姜樂義覺得很可惜,也很納悶。於是他在教會裡,鼓勵教友參與「 垂死之家」的服務體驗。
去了幾趟印度,姜樂義愈加佩服修女的簡樸精神,環保跟簡樸不分家,仁愛傳教修女會把簡樸放在第一位,為窮人中最窮的人服務。當地志工的傳承非常美好,在那樣的氛圍中,可以感受到天主聖神的存在,而且祈禱是可以靈驗的,奇蹟是看得見的。

姜樂義,台灣「美化環境基金會」執行長、在台灣輔仁大學教授服務課程。

第21集-一領一福傳計畫(一)大量增加教友數目

列印 列印

在福傳計畫推動的過程中,必須加入一個元素,這個是天主的工作,每一位參與者都需要做深入祈禱。在做每一個步驟時,每天的祈禱總是想著這件事,同時許諾守齋、敬禮等等,整個過程希望天主藉由參與者的手去推動這件事,整個教堂就在這樣的氣氛中,一步步開展福傳。

林蔚民,台灣新店「聖三堂」教友、輔仁大學神學院「福傳研究中心」研究員。

第25集-2007年台灣青年日(三)留住青年的腳步

列印 列印

教會對青年是否有吸引力?青年人願不願意把教會排在娛樂項目的最前面?教會是否留出空間,讓年輕人「混」?家庭有沒有鼓勵孩子參加教會活動?
許多青年想,如果要玩,他可以跟同學玩,但是當他需要心靈的指引,教會若能提供夠深入的內涵,就會吸引年輕人。

德蓮(右圖右),台灣主教團執行秘書; Lucia(右圖左),台北中學生聯會工作人員。

第20集-韓國人質事件(五)濫用了「聖戰」

列印 列印

韓國人的民族性敢衝敢撞,愈挫愈勇,推動這個宣教團往前衝最強的力量是宗教,但是文藝復興之後,人本的精神出現了,人的生命才是最可貴的,宗教也把生命放在最高的層級。人們聲稱捍衛的標的是宗教,但宗教不是所有的藉口,一切還是人為的。

古蘭經裡講得很清楚,「聖戰」是針對侵襲者,不是一般人,阻撓穆斯林實踐宗教的人,才是發動聖戰的對象,而且不能過分。頒降「聖戰」這個詞的時候,阿拉伯的辭彙中有很多其他和戰爭有關的字眼,但通通都不用,卻用了「聖戰」這個字,因為這個字的字根是努力和奮鬥的意思,聖戰真正的涵意是:「我要努力、奮鬥,去除不公不義,並建設公和義。」今天的激進恐怖分子濫用了「聖戰」,所有的穆斯林看到了是心痛的。

趙秋蒂,現任台灣政治大學阿拉伯語系講師、在輔仁大學講授「伊斯蘭宗教與文化」。

第24集-2007年台灣青年日(二)我長大了

列印 列印

2000年千禧年的世界青年日,在參與過程中,Lucia告訴自己,再也不要參加世界青年日了,她覺得很可怕,能活著回家是件幸福的事。年紀輕、語言不通,在法國,她排隊等公用電話,打電話給母親,一聽到母親的聲音就哭了。之後到羅馬,又是可怕的經驗,到處都是人。回家途中,受到世界觀影響,她決定考大學。更重要的是,在活動中,她認識了聖母,看見了自己母親的十字架,她長大了。
2004年Lucia又參加了德國科隆世界青年日,這一次她準備好了。

德蓮,台灣主教團執行秘書;Lucia(右圖),台北中學生聯會工作人員。

第19集-韓國人質事件(四)細說塔利班

列印 列印

一九九四年夏天,賓拉登被撤銷國籍,在蘇丹流亡期間,神學士悄悄地出現了,「神學士」這個字在阿富汗普什圖語的發音為塔利班,塔利意思是學生,班是複數,意指他們是神學院的學生。他們屬於伊斯蘭光譜的極端部分,所研究的教義是蘇菲主義當中的一個思潮。

塔利班從一個學生組織,到民兵組織,甚至到恐怖組織,形成的速度非常快,九四年崛起,九六年就攻佔阿富汗首都。賓拉登需要有人庇護時,抵達喀布爾,與塔利班一拍即合。九六年時,賓拉登說過:「我們要反對占領聖地的美國人,我們要驅逐阿拉伯半島上的異教徒。」美國把這當做是宣戰的開始。二零零一年之後,美國總統布希宣佈要入侵阿富汗。

趙秋蒂,現任台灣政治大學阿拉伯語系講師、在輔仁大學講授「伊斯蘭宗教與文化」。(圖左)

第23集-2007年台灣青年日(一)活動內容很「聖」

列印 列印

青年日一開始是個普世的活動,後來發現不同的區域,不論是以洲或以國為單位,都希望讓全部青年能夠共融。2007年台灣青年日在台灣台南曾文水庫舉行,共有三百多位青年參與,台南教區青年工作委員會安排堂區負責接待工作。

活動中,鍾主教很認真準備當天的講道。他甚至請人到現場拉小提琴,象徵我們都是破爛的琴,當聖神充滿我們的時候,天主就像高段的小提琴手,讓我們的生命演奏出美妙的樂曲。我們都是匠人棄而不用的廢石,因為天主願意用我們,我們變得很寶貴,得以在很多方面盡情發揮。

德蓮(右圖),台灣主教團執行秘書; Lucia,台北中學生聯會工作人員。

第18集-韓國人質事件(三)穆斯林不等於恐怖份子

列印 列印

伊斯蘭教不僅僅是一個宗教信仰,而是所有穆斯林的生活方式。穆斯林不等於恐怖份子,一如十字架和十字軍是不能對等的,可是在伊斯蘭的光譜上,是有一個極端主義者,這些人並非伊斯蘭的全貌,沒有資格代表穆斯林。整個伊斯蘭如果是一個大的圓,基本教義派只是佔極小部分的小圓,而恐怖分子又是基本教義派小圓當中的一個污點。這個小點引人注目,但卻不是伊斯蘭教的本質。

趙秋蒂,現任台灣政治大學阿拉伯語系講師、在輔仁大學講授「伊斯蘭宗教與文化」。

第22集-一領一福傳計畫(二)大雨澆不熄的熱火

列印 列印

在舉行「聖堂參觀」當天,外面下著大雨,蔚民很擔心,怕沒有人來,身為專案主席,他不能把憂慮放在臉上,即使內心忐忑不安,他也得表現得很開心。他不斷祈禱,完全地相信,結果來了八十個非教友,他自己都嚇了一跳,加上再慕道和陪伴的教友,整個教堂擠得水洩不通。當天整個流程充滿了熱火,連雨水都燒不熄。
蔚民體會到,我們真的不知道信仰的種子何時能萌芽、紮根、長成一棵大樹。身為基督徒,我們只有學習放寬心,相信天主,交給天主,但同時得不斷去做信仰生活的見證。

林蔚民,台灣新店「聖三堂」教友、台灣輔仁大學神學院「福傳研究中心」研究員。

第17集-韓國人質事件(二)向社會發聲

列印 列印

天主教一向不是用熱情的方式培育教友,譬如天主教的彌撒非常美、非常深厚,可是比較制式化,大家在參與的過程中,不是每一次都能進入信仰真正的內涵,情況可能因人而異,因時而異。
教會必須也應當把人才結合起來,這些人才有能力幫助教會形成各種觀點,向社會發聲,當社會發生重要議題時,教會能夠集合弟兄姊妹們和神長們,向社會回應。「傳協會」在許多堂區,協助神長推動福傳、進行各式各樣的牧靈工作,鄭萊頤強調,不論這個組織的名稱是什麼,都有存在的必要。

鄭萊頤,中華民國天主教傳教協進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