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教會活動 真理新聞 心靈加油 學習課程 主日講道

第38集-望德通諭(二)已經在我們心中

列印 列印

信仰是所希望之事的實體。比如說,我們希望得到永生,永生已經是個實體,已經在我們心中,這從靈修觀點來看,很有意思。我們所希望的,既已存在我們心中,就會影響我們對事情的看法和做事情的方法。永生既已存在我們心中,那麼認識天主、接受天主就變成活生生的力量。

教宗強調,我們的望德固然針對永生,卻也不能忽略現在的世界,因此教宗教導我們在現世中如何培養望德:
第一個方法是祈禱,在祈禱中,我們發現天主已經到我們心裡。
第二個方法是行動,我們在生活中所做的事,同時也在建立天國,增進自己的靈修成長。
第三個方法是痛苦,為了我們自己和別人的得救,我們把痛苦奉獻給天主。
第四個方法是默想最後審判。

鮑立德神父,台灣「光啟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負責人。

第37集-望德通諭(一)我們被贖回

列印 列印

2007年11月30日教宗本篤十六世在梵蒂岡簽署發佈他的第二道通諭「在希望中得救」,以望德為重要訓導,教宗強調每個人都需要真正有效的希望。

教宗在通諭中講到「得救」時,常用「贖回」這個字眼,因為教宗覺得,我們人類也是被贖回的,耶穌的苦難、死亡和復活,把我們給贖回來了。教宗表達的望德,在精神上能夠懷抱希望,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夠發揮作用。

鮑立德神父,台灣「光啟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負責人。

第32集-聖誕圖特展(二)看懂一幅畫

列印 列印

要講解什麼是透視法,太學術又太費時,「世界宗教博物」用比較活潑的方式來介紹,找了三個旁白的人,一個是會說話的小羊,一個是老牧羊人,第三個是做成動畫人物的畫家路卡喬丹奴。當小羊提出問題時,牧羊人回答牠;當遇到構圖色彩的問題時,路卡喬丹奴就跳出來回答。觀眾看過這部動畫,對畫作中的藝術手法有了一點概念,再進入欣賞區。

吳文禮,台灣世界宗教博物館媒體廣宣企劃; 卓靜美,台灣世界宗教博物館展示蒐藏組人員(右圖); 李秀美,台灣世界宗教博物館教育推廣組人員。

第36集-廢除死刑動議(二)天主也愛罪人

列印 列印

雅威說:「懲罰屬於我。」我們只需把天主的愛心帶給人,不去判斷,其他的由天主負責。耶穌基督自己被判了死刑,釘在十字架上,他是為了救世人,死刑亦當到他為止,後來的人不可再行。

吳偉立神父,台灣地區天主教男女修會聯合會「正義和平小組」召集人。

第31集-聖誕圖特展(一)一幅畫的展覽

列印 列印

西班牙十七世紀巴洛克時期宮廷畫家路卡喬丹奴的畫作「牧羊人朝拜聖嬰」,華麗而具戲劇性和藝術效果,從2007年10月5日起至2008年4月27日止在台灣「世界宗教博物館」展出。

「世界宗教博物館」用科學的方法,從宗教和藝術層面解構整幅畫,然後結合成教育的線索。觀眾在欣賞時,若是藝術層面,可感受這幅畫當中的光有何意涵?畫家如何表現?畫家的手法又是如何在畫中呈現?若是宗教層面,可在牧羊人朝拜聖嬰的場景,思索馬槽的意義為何?為什麼出現了牛和驢呢?

吳文禮,台灣世界宗教博物館媒體廣宣企劃; 卓靜美,台灣世界宗教博物館展示蒐藏組人員(右圖); 李秀美,台灣世界宗教博物館教育推廣組人員。

第35集-廢除死刑動議(一)人不能決定死亡

列印 列印

聯合國通過動議,希望能暫停執行死刑。教會對生死的定義,與法律不同,教會尊重生命,認為生命來自天主,不是由人來決定。
很多人擔心,廢除死刑,社會就會亂,然而,這個方法並不是很理想,而且沒有具體用處。我們可以用其他的方法,告訴世人,社會是可以有平安、有正義的,死刑不是懲罰的好方法。 

吳偉立神父,台灣地區天主教男女修會聯合會「正義和平小組」召集人。

第30集-迎接2007聖誕節(二)生活不必遠離信仰

列印 列印

一般人的日常生活,優先順序是先解決民生問題,最後才是信仰。唯有到了生命當中危急或迫不得已時,才會去找尋信仰。天主教友從堂區接受到的,能否延續到家庭,是很重要的,這關係到每天的生活如何與信仰結合。天主已經把很多東西放在我們面前,其中有信仰、美貌、知識、健康等等,天主是很開放的,但是我們並沒有真正選擇信仰。

江成庸神父,台灣第五總鐸區負責神父、新店中華聖母堂主任司鐸。

第34集-聖誕圖特展(四)認識宗教、欣賞文化

列印 列印

進入「世界宗教博物館」之後,會先走上「朝聖步道」,步道中暗藏玄機和密碼,步道由粗糙和平滑兩種表面交錯組成,邊往下走,平滑的面積漸漸變大,這象徵著人走在朝聖之路上,從沒有宗教信仰,開始學習與追尋,也就從原先的迷惑、挫折,進入了平靜與平順。另外一面牆上打出字幕,用不同語言問道:「你是誰?為何來到世上?死後會去那裡?」引導觀眾在沈澱中思考生命的本質。

吳文禮,台灣世界宗教博物館媒體廣宣企劃(右圖); 卓靜美,台灣世界宗教博物館展示蒐藏組人員; 李秀美,台灣世界宗教博物館教育推廣組人員。

第29集-迎接2007聖誕節(一)每一天都在準備

列印 列印

聖誕節主要是將耶穌的喜訊傳遞給週遭的人,耶穌來,是為了給予我們更豐富的生命,不僅是神性的生命,更是現世的生活,讓我們每天都能感受到耶穌的陪伴、愛和照顧。
對基督徒來說,聖誕節是個高峰,藉著這個機會,透過整個堂區以及堂區內的兄弟姊妹,讓教外的朋友感受到耶穌的愛確實臨在教會內,因此基督徒應該每一天都在準備聖誕節。

江成庸神父,台灣第五總鐸區負責神父、新店中華聖母堂主任司鐸。

第33集-聖誕圖特展(三)有趣又有意義

列印 列印

參觀完展覽之後,「世界宗教博物館」還安排了不同的活動,讓觀眾覺得更加有教育意義。譬如,這次展覽準備了橡皮章、明信片,可購買珍藏,導覽手冊附有動畫光碟,回家後意猶未竟可反覆重溫,另外團體還可報名參與創意彩膠聖誕卡製作。總之,種種的設計,都淺顯易懂,容易吸收,要讓進館的大朋友和小朋友都覺得,參觀展覽一點也不枯燥乏味,而是一趟有趣的旅程。

吳文禮,台灣世界宗教博物館媒體廣宣企劃; 卓靜美,台灣世界宗教博物館展示蒐藏組人員; 李秀美,台灣世界宗教博物館教育推廣組人員(右圖)。

第28集-印度垂死之家(三)發現孟買

列印 列印

姜樂義建議,想要去垂死之家的朋友,不要都到加爾各答,可以考慮孟買。因為,在孟買看不到其他國家的志工,換言之,幾乎沒有志工去當地服務,只有暑假期間,法國和德國的十幾位志工前往,待上一到兩個月。
台灣輔仁大學從去年夏天到今年夏天共帶領了兩梯次的團體去印度,未來希望醫學院的學生在畢業前,能走一趟人道關懷之旅。以輔大的資源條件,配合上加爾各答既有的場域,日後或許能與孟買這個場域合作,擴展出比加爾各答更大的發展空間。

姜樂義,台灣「美化環境基金會」執行長、在台灣輔仁大學教授服務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