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教會活動 真理新聞 心靈加油 學習課程 主日講道

第240集-菲律賓美好的共融

列印 列印

在菲律賓南部,每個星期有個宗教交談活動,回教徒、基督教徒和天主教徒聚在一起,討論各自對神的觀點;分享可蘭經和聖經,從分享當中發現共同點,而不去強調相異之處。在耶穌會辦的學校裡,設有宗教課,起初只教授天主教教義,後來增加了回教教義課。有的回教徒想多認識天主教,自願選擇天主教教義課,反之,有些天主教的學生,也去認識回教的教義。

劉安琪修女,任職於菲律賓真理電台總部。

第239集-音樂的規律幫助孩子自律

列印 列印

小孩子的爆發力很大,情緒常在兩極擺盪,但是在音樂中,音樂家用合適的方法表達情緒,拉長時間,以均勻的音樂元素呈現曲風。小孩子學琴或是練唱,在控制了音樂速度之際,其實也管理了自己的情緒。
本集介紹莫札特的「聖體頌」

林舉嫻,台灣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系講師。

第234集-揭開「主業會」的神秘面紗

列印 列印

「主業會」的名稱,意指天主的事業,或天主的工程,目前全球共有八萬四千多名會員。這是一個適合平信徒的團體,早年,大家認為,只有神職人員可以成聖,其實,領洗後的教友就能抱持成聖的理想,主業會以這個信念為宗旨,凡是認同這個想法,願意度這樣精神生活的教友,都可參加。 成聖的目標很高,但方式卻很容易,「主業會」的會員在日常生活中,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努力奮鬥,善盡職責,朝著成聖的目標前進,並且希望能帶領週圍的人一起進天國。

林豪(圖右),建築工程師,台灣主業會成員。 劉力樹(圖左),Taiwan News編輯,台灣主業會成員。

第238集-「上主所愛的」莫札特(二)

列印 列印

莫札特是個很開朗的人,他的名字Amadeus,原是拉丁文,意思是「上主所愛的」。他才華洋溢,尤其音樂創作流暢,但是他絲毫不覺得自己是天才,他說:「我不能不寫,因為我滿腦子都聽到這些旋律,我只不過是把聽到的寫下來而已。」由此來看,莫札特也是個謙卑的人\r
本集介紹莫札特的兩套作品:「加冕彌撒曲」和「安魂曲」。

林舉嫻,台灣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系講師。

第233集-刻苦身體以追求超性目標

列印 列印

台灣「主業會」成員認為,「達文西密碼」中許多歷史都是虛構的,但是作者文筆流暢,技巧高明,非常吸引人;小說中的史料,百分之九十五都是假的,一般的教友若不深究教義與神學,容易信以為真。
「主業會」成立於一九二八年,經過逐步發展,一九八二年正式獲得教會認可為一自治社團。創辦人自己確實有一些苦修的方式,如一星期有三天不睡覺,或者有一天要睡在地板上,他認為天主要他完成的使命,超過自己的力量,因此要更依賴天主,要效法耶穌基督,但是他從未要求會員遒循他的行徑。
克服軟弱,固然需要用心祈禱,有時也必須用身體祈禱,所謂用身體祈禱,包含了克己。耶穌基督為完成使命,被釘在十字架上,流下了鮮血,基督徒追求超性的生命,做點刻苦,有何不可?

林豪,建築工程師,台灣主業會成員。 劉力樹(右圖),Taiwan News編輯,台灣主業會成員。

第237集-天上音樂下凡來(一)

列印 列印

在莫札特的年代,一般人對「神童」是很好奇的,常會用一些方法來測驗他,譬如給他一段旋律,要他當場即興創作,或者給他一個句子,要他寫首歌出來。據此猜測,莫札特九歲時訪問英國,或許就是應當時人們的要求,隨手摘錄聖詠第四十六首的歌詞,譜下一首經文歌,這也成了莫札特創作的唯一一首英文宗教歌曲。
本集介紹莫札特的兩首經文歌和一首Santa Maria。

林舉嫻,台灣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系講師。

第232集-你的舊愛就是我的新歡

列印 列印

為了找尋貨架,庇護商店愁苦了好一陣子,沒想到一位佛教慈濟人主動上門要捐贈漂亮的貨架給商店,因為天主看到了他們的需要。工作人員都深深體會到,在天主教機構做事,只要碰到困難,都會有人願意幫忙。
光仁庇護商店,打著「你的舊愛就是我的新歡」口號,結合環保和公益,出售二手物品,不但物盡其用,垃圾不增加,出售營收可造福智障孩子,創造工作機會和生機。

沈麗盡,天主教光仁社會福利基金會社工督導。

第236集-基改問題就是福音問題

列印 列印

加拿大著名科普節目主持人說:「有人說基因改造食品絕對安全,這種人要不是大笨蛋,就是大騙子。」
世界貿易組織允許基因改造申請專利,美國正興起一股這種申請生命專利的風潮,這無疑鼓勵了大財團發明改造過的基因,進而控制種子,造成壟斷。大財團推廣「綠色革命」,口口聲聲要解救第三世界的農民,實則圖利美國商人。此外,基改作物蔓延,有可能傷害有機農業,最終也將破壞生物多樣性。
推廣基改作物,暗藏著一個用心,即北半球的富國欺壓南半球貧窮的國家,高隆會的神父長年在菲律賓偏遠的地區工作,發現基改問題就是福音的問題,因為它直接關係到貧窮的農家。

黃雄銘,台灣高隆會正義和平辦公室發言人。

第231集-智障孩子的職業跳板

列印 列印

天主寵愛的弱小孩子,其實都深具潛能,在庇護商店,他們學習銷售行為,與客人互動。開放的場所,讓孩子得到更多刺激,能力加強,進而承擔一般職場的工作。

沈麗盡,天主教光仁社會福利基金會社工督導。

第235集-生命不能物化

列印 列印

所謂「基因改造工程」,是抽取一種物種的基因,注入另一種物種中,可能是從植物到動物,也可能從動物到植物。因此,基因改造食品能吃,但不知吃了之後會造成什麼影響。目前,玉米、馬鈴薯、棉花等作物較常用基因轉植。
支持基因改造食物的人認為,基改食品可以拯救全世界,解決糧食危機;農民使用基改作物的種子,可減少農藥使用量,降低成本。反對者則主張,全球糧食危機並非起源於不足,而是不均,飢荒是政治問題,非關產量。基改種子生廠商會變成終結者,基改作物無法生生不息繁殖,農民必須一再購買種子。
天主教會目前的立場是質疑,並不反對,強調要確定基改食品夠安全,才能提供給人類食用。創世紀第二章第十五節,談到人類對自然界的生命,可以肩負起「輔佐」的職責,「輔佐」意指不要太干涉,不要任意改動。教會訓導也說,生命絕不能貶抑物化,換句話說,對於基改食品,須慎思明辨,不能一頭熱跟著起舞。

黃雄銘,台灣高隆會正義和平辦公室發言人。

第230集-照亮黑暗,分送希望

列印 列印

那個人打電話給神父,說他即將要自殺,請神父不要設法阻止他,也不要請警察追蹤他的電話,否則他就要立刻掛斷電話。神父必須在極短的時間內,決定該如何處理。最後他照著對方的意願,靜靜傾聽他的談話,詳細解答他的問題,之後,那個人掛掉電話。直到今天,神父都不知道,那個人在掛掉電話之後,究竟有沒有自殺,他只能向天主祈禱,希望他所做的是對的。
從事夜間牧靈工作的人,聆聽是必修課,靈修是基本功。社會上有太多的人不知道天主是愛他們的,透過夜間牧靈,讓大家知道天主無私的關懷。

福斯神父(右圖),聖功會會士。 張敦華,天主教耕莘醫院牧靈輔導。台灣教牧關顧協會、天主教健康照護牧靈協會督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