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教會活動 真理新聞 心靈加油 學習課程 主日講道

第270集-生生不息,回到天主創造的源頭

列印 列印

孩子少的家庭,所有的焦點和資源都放在一個孩子身上,這樣的孩子承擔很大的期望壓力,也不容易學習與人分享的能力。教友家庭可帶子女多參加教會活動,體會基督大家庭的互動關係,一家人活出天主的召叫。夫婦最大的成就不在於培養出表現優異、競爭力強的子女,而是要展現出天主的美善。

黃貴雄神父,天主教聖言會婚姻家庭輔導。

第267集-給孩子歡樂而不是我的榮耀

列印 列印

她回到房間,跟修女說:「我沒教過書,沒教過英文,我對教英文沒有信心。」兩人大笑,修女說,不用擔心,小孩子們很單純。她心想:「 我教英文跟孩子單純有什麼關係?」可是修女僅僅是很開心地笑著。在菲律賓教了兩個星期英文,每天下午都要準備隔天的教材和遊戲,她不斷祈禱,思索教材,希望天主到她夢裡來,告訴她第二天要教什麼。往往,在上課前的十五分鐘,她才準備好教材。然而,在過程中,她沒有壓力,心裡很平安。

王恩琪,天主教友,在美國居住十五年,二零零六年初辭職,到菲律賓服務。

第269集-沒有子女的家庭不算家庭?

列印 列印

忙祿的現代社會,以工作為導向,而不再以關係為導向,人與人之間情感愈來愈淡,回到家也像投宿旅館一般。男女在結婚之前,應考慮清楚:婚姻的意義是什麼?如何建立親密關係?
天主教重視家庭價值,強調子女的恩典,這樣的恩典,得到了會有福氣,而且是天主白白賜予的,夫婦應視恩典為人,而不是物。聖經傳統上認為,子女眾多的家庭是天主降福和父母慷慨的標記。
實在無法生育的夫婦應把痛苦獻給耶穌,並致力於照顧其他無依無靠的孩子。

黃貴雄神父,天主教聖言會婚姻家庭輔導。

第10集-再不景氣也別喪氣

列印 列印

「幾年前我去哈佛大學進修,到了機場,打完一筒電話,發覺腳底的包包不翼而飛,裡面的護照、機票、相機、重要物品都消失無蹤。搭車前往哈佛途中,波士頓的美景不再美了,哈佛校園的魅力不見了,我整個人陷入一片黑暗。後來我採取的方法是打電話找人傾訴,在抒解的過程中,忽然靈機一動,想到求助的對象…」卡內基訓練專家黑幼龍提醒大家,人的潛能大都是在走投無路時激發出來的;活在當下是減少憂慮的一個方法。
他奉為座右銘的三句話是:祈求上蒼給我平靜的心,接受不能改變的事;祈求上蒼給我勇氣,從事可以改變的事;祈求上蒼給我智慧,好讓我分辨什麼是可以改變的,什麼是不可以改變的。

黑幼龍,「卡內基訓練」大中華地區負責人。

第266集-想辦法讓教友站出來

列印 列印

天主教會最大的資源是人力,如何鼓勵教友站出來則是最困難的挑戰。萬華堂區每年都會舉辦不同的社區活動,每次至少需要二、三十位志工,但核心人員只有六位社會青年。因此每次活動都得打廣告,召募短期志工。

林燦仁,任職於台灣台北市萬華社會牧靈服務中心。

第268集-究竟什麼是好消息?

列印 列印

耶穌說:「你們要到各地去,把好消息傳給全世界。」什麼是好消息?一般人到底扮演什麼角色?她跟著菲律賓的修女,抵達回教徒和基督徒共處的三寶顏,她發現,修女們都在為最需要的人,做最平凡的事。當地一位修女分享說:「我們讓已經有其他信仰的人,在他們的信仰中回出最好的他們,我們彼此了解各自的信仰,把希望帶給他們。」於是她明白,所謂的好消息,當中包含愛、了解、尊重和希望,如果每個人都夠開放,世界上會減少許多戰爭,平安不只屬於受過洗的人,而是屬於所有的人。

王恩琪,天主教友,在美國居住十五年,二零零六年初辭職,到菲律賓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