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教會活動 真理新聞 心靈加油 學習課程 主日講道

第171集-奴隸憑什麼變宰相?

列印 列印

若瑟在寬恕中得到喜樂,得到提升。他安慰哥哥,不要因為把他賣到埃及這自憂自恨,是上主先派他到埃及,以準備迎接整個家族到來。由於他化苦難為祝福,所以能夠輕易原諒。
我們心裡中有個籠子,關著得罪我們的人,可能這些人並不知道曾經得罪過我們,我們三不五時把籠子拿出來,把裡面的人打一打、罵一罵、哭一哭,然後再永遠鎖住牢籠。其實打開籠子,才能釋放自己,寬待自己。
生命中充滿了驚喜,再加上天主的陪伴,我們有什麼好恐懼的,又有什麼放不下的呢。

蘇淑芬,東吳大學中文系教授,著有「奴隸變宰相的約瑟」。

第170集-古時候的若瑟,現代人的典範

列印 列印

現代校園裡,學生之間流行說:「寧可沒人格,不可不及格。」「考試不作弊,明年當學弟。」流露出一種毫不在意的取巧心理。現代社會裡,許多人動不動就埋怨、就報復,思想乖戾,道德低落,種種仇恨,如何化解?聖經中若瑟的故事,傳達出一個美善的人,在艱苦的環境中仍能堅守品德和原則,他的思想和行為模式可以做為現代人的啟示。
中文系教授蘇淑芬重寫若瑟的故事,她說,從奴隸到宰相,若瑟受苦十三年,始終不放棄自己的信念,也不記仇。他的力量來自上主,上主同樣也可以給我們這個力量。

蘇淑芬,東吳大學中文系教授,著有「奴隸變宰相的約瑟」。

第165集-「藍天」下的生命奇蹟

列印 列印

一些走上歧路的中輟生,用一般的方式無法教導,中途之家「藍天家園」收留他們,以愛心和耐心聆聽他們,運用藝術、音樂等各種治療,真心地關懷、陪伴他們。「米可之家」認為生命是奇蹟,如果人與人之間相互扶持接納,生命可以再站起來, 希望幫助失落的孩子產生信心,重新出發。愛沒有負擔,若能沒有戒心與防衛地交往,人與人之間就多一點平安和輕鬆自在。

★延伸聆聽:「天使在人間」第15集。

李碧圓修女,瑪麗亞方濟各女修會會長。

第169集-雷神父看風災中的新竹山區

列印 列印

艾利風災肆虐台灣,新竹縣的五峰、尖石、清泉等災區斷水斷電斷炊,許多人到教堂避難。雷神父為災民找水喝,當地的教友安排照顧災民。沒有一座教堂被土石流掩埋,雷神父主持彌撒、帶領教友唸玫瑰經、明供聖體,提供一個安定的力量。

雷敦龢神父,耶穌會會士、輔仁大學社會文化中心主任。

第164集-教導子女接納軟弱

列印 列印

青少年是尷尬期也是重要的轉換期,孩子在這個階段學習做自己,父母要好好陪伴,否則孩子容易誤入歧途,或者學習到壞的榜樣,養成壞的習慣。很多青少年問題,是源自於父母沒有注意孩子的需要,沒有在情感上及人性上關心他們。每一個孩子都有可能成為健康的人,父母親要清醒一點,不要把自己的時間塞得太滿, 給自己一點空間,在與孩子相處時比較不易失控,即使不小心發了脾氣,事後一定要溝通、補救,讓子女了解 ,父母也有軟弱的時候,讓他們懂得:「我可以軟弱,我可以跌倒,但我仍有希望。」畢竟,柔弱才是堅強,陽剛容易斷裂。

李碧圓修女,瑪麗亞方濟各女修會會長。

第168集-要商人遵守經濟倫理,可能嗎?

列印 列印

經濟倫理是三十多年前在歐美發展出來,當時是為了避免類似水門案的政治醜聞,九十年代,國際經濟倫理學,除了美國的案例之外,也援引亞洲和歐洲的案例。利益對商人非常重要,但經濟倫理的長期好處很大,一個商人可以欺騙對手再拍拍屁股走人,但長期來看,這樣的商人賺不到利潤。經濟倫理鼓勵商人看長期的利益。

羅世范神父,耶穌會會士、輔仁大學社科院研究員。

第163集-重遊聖地採滿回憶

列印 列印

一對夫婦重遊耶路撒冷,發覺觀光客少很多,氣氛比過去稍微緊張一點。以巴衝突似乎對阿拉伯人的衝擊比較大,因為阿拉伯人區普遍比較貧窮,大概是猶太人比較精明,會賺錢,也擅於管理,生活富裕。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的祈禱都是必恭必敬,非常虔誠。舊城耶穌聖墓大殿由羅馬天主教、東正教和亞美尼亞早期基督教派共同管理,大殿裡面像擺攤一樣,不同教派穿著的衣服和舉行的儀式不相同,分得很清楚。

周曉青,國際暨南大學外文系副教授、本網站「閱讀文學家」節目主持人。 葛逸璇,國際暨南大學外文系老師。

第167集-歐洲是老人和外勞的樂園

列印 列印

歐洲人退休年齡早,加上社會福利好,等於有工作的人幫助老人過輕鬆的生活,但隨著老年化社會成形,工作中的年輕人負擔愈來愈重,瑞士籍羅世范神父主張,歐洲政府應鼓勵老人晚一點退休,即使到了六十歲退休,身體仍很好,可多投入社會工作。現代社會一味歌頌青春,不重視老年人,不珍惜老年人的智慧和經驗,政府有義務改變這個觀念。
歐洲社會福利太好,合法勞工及非法偷渡客大量湧入。歐洲的經濟,在某些層面,確實需要外勞協助,歐洲人一定要開放心胸,歡迎外勞。然而,面對中國大陸和印度的非法入境人口,歐洲的法律條文明顯不足,無法有效遏阻偷渡客,各國政府應合作防堵。

羅世范神父,耶穌會會士、輔仁大學社科院研究員。

第162集-猶太人的生活和聖經分不開

列印 列印

猶太人的節日都和聖經故事有關,有些節日耶穌也曾經慶祝過。
譬如,帳棚節,大家在戶外搭起小帳棚吃飯,小孩子玩得最開心。猶太人過節,規定要快樂就得快樂,規定要哭就得哭。碰上必須唱歌跳舞喝酒的節日,即使是平日道貌岸然的老頭子,也得放下身段,又唱又跳又喝醉。猶太人的婚禮,男方要給女方一個離婚合約,未來萬一男方變心了,必須依約履行給女方保障。婚禮中,要踩碎一只玻璃杯,提醒大家不要忘記耶路撒冷。

周曉青,國際暨南大學外文系副教授、本網站「閱讀文學家」節目主持人。

第166集-歐洲人的幸福感開始走下坡?

列印 列印

歐洲人崇尚個人自由,快樂指數一向比較高,他們的寒暑假比美國和亞洲人長,心情和生活都比較放鬆。但面臨經濟不景氣,歐洲人漸漸地不像以前一般,可以去許多地方旅遊。歐洲人退休年齡早,在美國,有百分之四十的人在四十五歲到六十五歲之間退休,在歐洲早已達到百分之六十,歐洲人已經習慣了舒服放鬆的生活,所以無法適應延長工時以及緊縮社會福利的政策。

羅世范神父,耶穌會會士、輔仁大學社科院研究員。

第161集-猶太人想盡辦法遵從天主的戒律

列印 列印

以色列以猶太教建國,落實宗教儀俗比較容易。
譬如,在以色列,安息日就是徹底地不工作,廚房也不開伙。不過猶太人很聰明,他們準備了一個全天候發熱的盤子,把冰的食材放在盤子上,兩三個小時就熱了,不致於餓著。
家庭主婦不必做家事,理直氣理地休大假,學童不必寫功課也不准補習,樂得開心玩耍。
以色列用的曆法已經五千多年,他們的節日跟西方各國都不一樣,猶太人最重要的節日是踰越節,他們會吃一頓踰越節大餐,完全依照聖經的內容,吃無酵餅、羊肉、苦菜和喝酒。傳統上,猶太人不吃豬肉,可能是源自於早期的猶太人認為養豬不潔淨。

周曉青,國際暨南大學外文系副教授、本網站「閱讀文學家」節目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