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教會活動 真理新聞 心靈加油 學習課程 主日講道

第50集-diocese教區

列印 列印

第五世紀的教宗諾森一世開始使用「教區」這個名稱,以表示主教轄區,但這個名稱並沒有固定的意義,到了十三世紀的時候,「教區」這個名稱,才有今天的意義,即指主教轄區。
主教是宗徒的繼承人,在一個教區內,他代表基督,牧養基督委託他的羊群。他與司鐸及信友,合成「唯一、至聖、至公、從宗徒傳下來的教會」。為了執行這項神聖的使命,主教必須有權柄,才能完成。教區不僅是一個行政區域,教區是代表某個地區的教會,地區教會藉由主教與教宗合一,構成整體教會。

第49集-patron saints主保聖人

列印 列印

主保聖人廣泛的意義可指一個機構、教堂、地區或一個國家的保護聖人。根據教會古老的傳統,主保聖人可以是由指定或選舉而產生,他的任務是在天主面前,特別為他所保護的地區、教堂或國家代禱,也是保護區內的
信友特別的中保,所以在他的保護區域內,他特別受到信友的尊敬,區域內的聖職人員與信徒,以特別的敬禮表示他們的敬意。

第44集-The Assumption of Mary聖母升天(一)

列印 列印

對聖母升天的信仰,與對聖母其他的敬禮一樣,是先有實踐,後才有神學理論出現。聖母升天是在一九五零年,正式成為教友必須相信的教理之一。那年的十一月一日,亦即萬聖節,教宗庇護十二世宣佈:「無染原罪的天主聖母,永遠童貞的瑪利亞,她在世的生命完成時,身體與靈魂一起被提,近入進入天國的榮耀。」這表達了教會長久以來的一個民間信仰傳統。聖母與耶穌的關係十分密切,她分享耶穌的命運,而且她是從母胎中就肖似基督。

第48集-ecclesiastical burial天主教葬禮

列印 列印

葬禮的儀式及葬禮彌撒中的禱詞,一方面表達教會尊重人的身體及死者的遺體,因人是按天主的肖像而創造的,而且這個可朽壞的身體,最後的命運是分享基督的光榮。教會知道人性的軟弱,知道人身體的脆弱,也知道這個可朽壞的軀體是個罪惡之身,但也相信基督克服了人肉體的軟弱與罪惡,戰勝了死亡。

第43集-procession遊行

列印 列印

從宗教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遊行是群眾自動自發的團體行動模式,所以,教會毫不猶豫地採用遊行,做為一種宗教活動形式。四月二十五日的四季祈福儀式、聖體遊行、聖母遊行、及其他各種形式的遊行,成為禮儀生活的一部份。教會的靈修生活的根源是舊約聖經,教會也繼承以色列的傳統,相信上主進入歷史,陪伴著他的子民,遠從被放逐的埃及,經過沙漠與紅海,一路走回到福地。基督信徒的生活,就是跟隨著基督的腳步,背著自己的十字架,如以民一般,一步一不地走這條漫長的朝聖之旅,從現世直到天堂。所以,遊行可以說是教會的形象,象徵教會不斷地走向天主。

第47集-Breviary每日頌禱

列印 列印

每日頌禱的習俗,雖然並不直接源自教會本身,而且早期每日頌禱的教會幅度,並不特別明顯,有時甚至被忽略,讓這種祈禱方式,穿上神秘的外衣,信友敬而遠之。梵二禮儀改革之後,特別強調每日頌禱是教會正式公開的祈禱,如果教會是基督在現世的象徵,是救恩在現世的聖事,基督在世時,門徒們常常見到他向聖父祈禱,教會是基督的肖像,也應是一個有形可見的祈禱團體。

第42集-purgatory煉獄

列印 列印

煉獄是天主教的一個信仰道理,但煉獄是什麼?煉獄在信仰生活中的地位,必須從末世的觀點來理解。根據教會教導,煉獄是那些在主內死亡的人,等待個人及普世人類的救恩,達到圓滿實現的時刻。教會對煉獄的道理,也是慢慢形成的。雖然福音中許多次提到人有時必須受火淨煉,但是否有煉獄存在並不重要。基督來臨無限地延後,信徒開始反思,靈魂必須受火淨煉是什麼意義。

Purgatory(煉獄) 古希臘的哲學家蘇格拉底,被判飲毒自盡前,按照雅典政府的慣例,受刑人在執行死刑之前,受刑人可以為自己辯護。蘇格拉底卻認為他死而無憾,因為他認為,死亡是靈魂從這個世界,轉入另一個世界。對他而言,他是一位朝聖者,到達地下世界,他可以見到荷馬及其他有名詩人、一些他所景仰的守正不阿的英雄,談論他們的經歷。其實,不論是什麼宗教,都相信人死後到陰間去,但陰間究竟何種天地,是天堂或是地獄,卻語焉不詳。天主教的信仰中也認為,在耶穌基督未復活之前,古代聖人死後就到陰府,等待基督來帶他們到天堂去,所以信經中有這麼一句,「我信祂下降陰府,第三日從者中復活。」 煉獄是天主教的信仰的道理之一,但煉獄是什麼,煉獄在信仰生活中的地位,是必須從末世(世界終窮)的觀點而理解。根據教會的教導,煉獄是那些在主內死亡的人,等待個人及普世人類的救恩,達到圓滿實現的時刻。教會對煉獄的道理,也是慢慢的形成的。宗徒時代的信友,認為基督因受難而死亡,第三天復活後被提升天,遣發祂的生聖神後,基督的第二次來臨、即所謂的末世,就在眼前,雖然福音中許多次提到人有時必須受火淨煉,但是否有煉獄存在並不重要。基督來臨無限的延後,信徒開始反思,靈魂必須受火淨煉是什麼意義。 在奧斯定之前,靈魂的淨化與末世審判是相關聯,所以,對煉獄並沒有具體而完整的說明。第二世紀的德都良與猶斯定,認為人死後是在「墳墓中」等待救恩的完成。奧利振也建構了一套理論,說明個別靈魂的淨化過程。我們可以說,這已是煉獄理論的雛形。第四世紀的奧斯定,開始辨別全人類的淨化過程,與個別靈魂的淨化。世界末日基督的第二次來臨,是全人類與整個世界圓滿實現的時刻,而個別靈魂的淨化,是在這個過程中實現。雖然如此,人類有人類的命運,個人有個人的命運。從個人的死亡而受審判,至世界末日銻審判之間,有一個過渡期,就是煉獄。中世紀的教會,繼承奧斯定的思想,但特別強調淨化與懲罰二個概念。公元一二七四年的里昂的二次大公會議、公元一四三九年的翡冷翠大公會議,加強對煉獄的道理。至於有關煉獄的定義,則是教宗本篤十二世(1334-1342)所定。當時是因希臘人根據他們的傳統,他們對靈魂受審判的看法,與羅馬教會稍有出入。希臘傳統只接受世界末日的審判,他們認為,善人與惡人的靈魂,死亡之後都在一起,因為審判之火只有一次,這是在世界末日,所以,個人的審判並不重要。雖然善人已受淨化,但他們仍然必須等待。因為根據奧里振,整個人類都在同一次的火燄中得救。後來希臘教會與羅馬教會合作,共同擬定煉獄的定義。 有關煉獄的信仰,使許多信徒覺得必須為已亡的親友祈禱。慎終追遠的精神本是件好事,教會也鼓勵信徒多為亡者祈禱。教會的教導是說,煉獄是一個淨化的過程,後來卻演變而成為一個受苦的地方,信徒因為罪行所產生的後果,在煉獄繼續今世的尚未償盡的補贖。教會為了鼓勵信徒,做某種祈禱,就宣佈這些經文有大赦。祈禱行善本不是量化的行為,但為幫助信友了解大赦的意義,要求信徒以具體的行動表示,做多少祈禱、多少善事多少捐獻,可以使已亡的親友在煉獄中免受多少日子的苦楚。有些信友更是未雨綢繆,在生前就為自己滿足某些可以得到大赦的條件,雖然這是件好事,但也有形式化的危險,引起宗教改革時期時新教徒不接對煉獄的道理。 不論如何,煉獄是教會信理重要的因素之一,它的重要內涵是說,那些在主愛內真正懺悔的信徒,雖然他們的罪過,經過他們寶貴的行為,已得補償,但仍然未達圓滿的境界,因此必須經過淨化。所以基本上煉獄是一段充滿希望的時期。

第46集-Guardian Angel護守天使

列印 列印

教會秉承聖經的信仰,認為每一個地區、每一個教堂,除了護守聖人之外,還有護守天使的保護。教會也認為,每一個人,有一位天使保護他,在天主面前為他祈禱。這個傳統,可以從禮儀中一些古老的經文顯示出來。

第41集-Feast of the Pentecost五旬節,聖神降臨節

列印 列印

根據教會的傳統,耶穌的升天與聖神降臨,是逾越奧蹟的高峰點,是基督的救恩及他的王國,圓滿實現的象徵。根據路加的「宗徒大事錄」,五旬節這天,信徒在祈禱時,聖神藉火燄而降臨,頒佈新的法律,形成新的選民,信徒們的信心增強,教會因此而誕生。開始時耶穌升天與聖神降臨,是同一個節日,為了保留聖經中四十的象徵意義,耶穌升天的節日就與聖神降臨分開,五旬節在西方教會,逐漸成為一個獨立的慶典,是聖神而不是耶穌的慶典。所以在教會的禮儀中,一般稱為「聖神降臨」的節日。

第45集-The Assumption of Mary聖母升天(二)

列印 列印

當代的神學家,大多數主張,教會的傳統認為瑪利亞與常人一般,是必須經過死亡而升天的。雖然教宗庇護十二世,在宣佈聖母升天的信理時,正式文件中並沒有說明,究竟瑪利亞是否死亡,但從他在文件中所引用的文字,其中所隱含的意義,是指向瑪利亞死亡的事實。我們憑著人的常情,和信仰的直覺,自然而然的會想,瑪利亞既然是一位母親,見到她的兒子耶穌,為救人類而走死亡之路,她一定會跟隨著她兒子的芳蹤,由死而復活而升天。聖母經的最後一句,是求天主聖母瑪利亞,在我們面對死亡的時刻,為我們祈求天主。瑪利亞認識死亡,所以能幫助到達生命終點的信友,準備一切。

第40集-Feast of the Ascension耶穌升天節

列印 列印

耶穌在伯大尼附近的橄欖山上,舉起雙手祝福信眾,漸漸地升天,升天的慢動作是一過程,而過程須要時間。希臘原文用同一個動詞,描述這慢動作,同時描述福音中其他地方所說的祭獻,耶穌升天的超越歷史的神學意義,更為明顯。他上升超乎諸天之上,使萬物得到救恩,達到最圓滿的發展。耶穌升天的奧蹟,使基督復活的效果,遍及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