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經濟繁榮,帶動佛教在中國的發展。寺院經濟的來源有四:(一)收取地租。(二)兼併土地、侵奪民宅。(三)經營高利貸。(四)宣揚佈施捐助的觀念。寺院發達不僅是僧侶地主和世俗地主以及封建中央政府矛盾產生的根源,也是佛教內部宗派衝突和相互傾軋的現實基礎。
佛教入中國並不是一帆風順的,佛道之間起過衝突,如「滅佛運動」「毀佛運動」等。而儒佛之間的爭鬥沒有停止過,大都是儒家挑起論戰,佛教消極地應戰或躲避。不少儒家人士反佛,包括:(一)堅持儒家道統立場的,以韓愈為代表。(二)個別反佛的,如張載,撻伐佛教的空無思想。(三)名義上反佛,實際上抄襲佛學某些理論以充實自己。
儒家與佛教接近、協調與會通之處:(一)儒家的「天命論」與佛教的「因果報應」。(二)儒家重視名教,佛教重視道法。(三)儒家的「性善論」與佛教的「佛性倫」。(四)儒家的「中庸之道」與佛教的「中道觀」。(五)佛家強調內省和慎獨,佛教講求禪定與持戒。
佛教何時傳到中國,有許多說法,比較正確可考的是東漢明帝永平年間。佛教東來,之所以迅速傳播開展,社會根源方面:(一)撫慰人心,消弭平民與帝王之間的矛盾,滿足統治者的需要。(二)西晉司馬當權後政權腐朽不亞於東漢,之後少數民族入侵,佛教成為進行民族壓迫的工具。(三)西域國家靠著陸路大量引進佛法。思想根源方面:(一)初期依附社會上舊有的方術迷信,踏上平坦的道路。(二)以哲學方式進入思想界。當時盛行玄學清談風氣,崇尚老莊,佛學雖與老莊不同道,但有相近處,佛學家最初都是藉重玄學來解釋義理,進而深化了玄學。(三)統治者將佛學進一步跟儒家倫理思想結合。
佛教在中國,先依附於道家,後依附於儒家,但佛教終能化解與兩者的矛盾,開展出新氣象,主要得歸因於宣導內容和方法上的兩大本領:(一)有精巧的唯心體系,容易打動知識份子。(二)有更多誘人的因果輪迴思想,除了帝王之外,民間也很快就接納了。
大乘教義包含三個核心觀念:(一)中觀之學。中道觀主張客觀世界依著俗諦而說「有」,依著真諦而說「空」,因此整個世界都是虛幻不實的。人所擁有的是一堆名相而已,執著於任何名相,都是邊見。(二)唯識學。否定客觀世界的同時,肯定認識的主體、識的思維、意識的真實存在。現實世界的存在都是「識」的體現、「識」的外化。(三)真常之教。一切眾生都可成佛,共三乘為一乘,肯定自覺的主宰力量。
佛教的傳播分三條路線:(一)南傳,以小乘為主,使用巴利文經文,通行於斯里藍卡和中南半島。(二)北傳,以大乘為主,使用梵語經文,通行於中國、朝鮮、日本、越南。(三)藏傳,以藏語經文為主,通行於蒙古和藏人居住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