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樂派是指十八世紀中葉的音樂,從開始到全盛的頂峰時期大概是從一七五零年到一八二零年為止。從巴洛克到古典音樂,經歷過一連串轉變,尤其在音樂風格上更有不同的觀念和形式,這個時期的宗教音樂幾乎完全受歌劇風格和形式所支配,除了少數的名曲之外,並沒有出色的作品出現。
古典時期著名的宗教音樂作曲家有裴格來西、海頓、莫札特及貝多芬等。裴格來西是拿坡里音樂派的大師,只活了二十六歲,卻寫出六首神劇、六部歌劇、十首清唱劇、三套彌撒曲以及無數的經文歌。「聖母哀悼曲」是他的聖樂傑作,是他在病痛中一氣呵成寫完的,寫完之後幾天即離世,因此有人稱這部作品為「天鵝的最後驪歌」。這首曲子是十一世紀以來,作曲家極為喜愛的一首悲歌,大意是聖母瑪利亞站在十字架旁,眼見她的獨生子耶穌被釘慘死的情形。全曲共分十三段,本集欣賞第一到第四段史實陳述的部分。
巴洛克後期的作曲家巴哈,與韓德爾齊名,素稱「音樂之父」。巴哈終身信仰路德教派的精神,並遵守其禮儀,他說:「我的音樂自始自終是奉獻給上帝的。」他融合各個樂派的精華,使舊有的曲式達到更完美的境界。巴哈生前創作三百多首清唱劇,將義大利樂派特有的華麗、溫暖、穩定的協奏風格,與對位法的組織,混合運用到賦格作曲中,成為具個人風格的代表作。本集節目首先介紹巴哈清唱劇的一個選曲,由維也納兒童合唱團演唱。接著欣賞巴哈的「聖母讚主曲」,以合奏曲當序曲,再導入對經,樂曲中再次呈現舒茨的風格,大量使用斷音及半音唱法,運用巴洛克華麗明朗的管弦樂效果,加強銅管樂與低音鼓的地位,以獨唱、重唱、合唱等不同變化技巧,使這首曲子脫離了分節對唱的原本形式,轉變為清唱劇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