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遼士年輕時,為了音樂創作,放棄醫學;為了實現對大型管弦樂的夢想,寫了一本管弦樂配器法理論的書,這本書至今仍被奉為典範。白遼士在音樂上最大的貢獻,是將音樂變成說故事或繪畫的媒介。在聖樂領域,他對後世的管弦樂配器法影響最深的是「安魂曲」及「感恩曲」。
「安魂曲」是白遼士為了追悼一八三零年的革命犧牲者而寫,他那夢幻般的個性,在曲中展現無遺。由於白遼士對默示錄中的看法是宏偉、壯觀的,他在譜寫這首曲子時,採用了相當龐大的管弦樂團。
本集首先介紹「安魂曲」末日經的第一段,末日經又稱震怒之日,一開始低音大提琴低訴,引出女高音,在極高的音域輕柔地唱著,兩者形成強烈對比,象徵著來自於先知的預言。接著男聲以對位法重覆旋律,敘述著:「那將是震怒的一天…」
羅西尼是浪漫時期以喜歌劇成名的義大利作曲家,曾經用十三天的時間為羅馬阿根劇院完成一部偉大不朽的劇作「塞維里亞的理髮師」,這部喜歌劇直到現在還是歌劇院最常上演的曲目。他在三十七歲完成最後一部歌劇「威廉泰爾」 ,從那時起到他過世為止,只完成了一首「聖母哀悼曲」以及一首「小莊嚴彌撒曲」。
羅西尼的「聖母哀悼曲」展現出喜歌劇的輕鬆曲調,情感上的表現,強弱起伏很大,迥異於以往作曲家筆下「聖母哀悼曲」莊嚴、肅穆、哀傷的情境。本集介紹「聖母哀悼曲」的第一部分「史實的陳述」,由大提琴低吟引出序曲,掀開序幕,渾厚男低音一聲一聲引出四重唱哀痛的吟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