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教會活動 真理新聞 心靈加油 學習課程 主日講道

第128集-台灣福傳150(三)有目標有努力

列印 列印

鄭萊頤認為,教會雖是個愛的團體,就人性面來說,目標管理還是重要的。「我們對所有的事情,有個目標,然後按照目標去努力,經過努力得到了結果,我們就可堂而皇之、很坦然地跟天主說:『交在您的手中。』而不是一開始就對天主說:『一切都在您的掌握中。』天主要我們有目標、有努力。」

鄭萊頤,台灣天主教全國傳協會主席。

第127集-台灣福傳150(二)大家都是主人

列印 列印

台灣天主教會利用一年半的時間,配合保祿年,舉辦台灣福傳一百五十年慶祝活動,由一個全國的籌備委員會領導,結合七個教區的力量,鄭萊頤說:「這是很值得欣喜的,為了慶祝福傳一百五十年,總共推出五個比賽和七項活動,每個教區各自承辦一項活動,在過程中,許多不同的團體和單位,多了彼此橫向的連繫,大家都是主人,不是客人。」

鄭萊頤,台灣天主教全國傳協會主席。

第122集-亞洲人道援助國際會議(二)擁抱弱勢

列印 列印

在這次會議的會場上和印刷品上,都有一幅「浪子回頭」的故事畫,郭神父說,教廷選擇這幅畫象,有其背景。在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有很多弱勢、不幸和受到長期剝削的弟兄姊妹,也有很多不幸的事情發生,對我們來說,都是悔改的機會,「在其位者有沒有謀其政?不在其位者有沒有以有形無形的方法去關心他們?這幅畫提醒並呼喚做仁愛關懷工作的人,從內心裡擁抱人群、接納生命、發揮耐心。」

郭維夏神父,台灣輔仁大學副校長。

第126集-台灣福傳150(一)跟別人不一樣

列印 列印

台灣的教會如火如荼慶祝天主教來台150年,台灣的七大教區陸續舉辦與福傳相關的活動,究竟有何效果?每台彌撒結束時,神父都說:「你們去傳福音吧。」福傳是每位教友的責任,教友又做了什麼?

趙榮珠不直接向人說:「你一定要信教。」但是她的同學、朋友以及遇到的人,都可以馬上感覺到:「這個人傻傻的。」因為她很單純,上菜市場買菜不討價還價,偶爾菜販會自動給她點優惠。那就是一種間接的福傳,別人覺得她與眾不同,願意跟她來往。

趙榮珠,台灣牧靈研習中心主任、月證月刊主編,本站「也是觀點」、「我是讀經員」節目主持人。

第121集-亞洲人道援助國際會議(一)求天主感動人

列印 列印

「二零零九年亞洲人道援助國際會議」2009年9月7日至11日,在台灣輔仁大學舉行,梵蒂岡教廷宗座「一心」委員會高路德樞機代表教宗主持會議。大會主題是:「凡你們對我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個所做的,就是對我做的」。共有五位樞機、八十多位總主教和主教,以及來自廿九個國家和地區四百多位教會工作人員參加。

這是一個基督宗教團體主辦的活動,必須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誤會和敏感,在做法上得守住分際。籌備工作相當龐大,除了努力祈禱,求天主感動一些人之外,還得化為行動。郭神父說,「在亞洲從事仁愛、關懷的工作者,藉著這次活動聚會,自然要把福音的精神落實在整個過程中,因此在勸募經費和尋覓恩主時,會把這樣的意思帶入說明及表達之中。」

郭維夏神父,台灣輔仁大學副校長。

第125集-福音劇團「晨星」閃亮(二)重新找回愛的感覺

列印 列印

簡銘興過去有段時間和上帝的關係若即若離,甚至覺得:「你本來就該幫助我,因為你是上帝。」已經忘了剛開始決志、哭倒在上帝面前、每天讀經禱告的感覺了,他相信許多基督徒都走過這個階段,他把這個心情化為一對夫妻…

簡銘興,台灣「晨星劇團」團長、佈道員。

第120集-祈禱和平

列印 列印

每年的9月21日是國際和平日,這個日子的起源為何?宗旨何在?

所謂二十四小時醒寤祈禱,並非二十四小時不吃、不喝、不睡、不做事,而是在這段時間,在這樣的氛圍內,能做多少就做多少。譚莉達建議,可帶一些物品在身邊,提醒自己,譬如紫色的信物,因為紫色象徵犧牲,看到紫色,「我們提醒自己,至少在這一天,我們盡量不對人暴力相向、不發脾氣。」

譚莉達,台灣天主教「正義和平小組」幹事、本站「賜神湯」節目主持人。

第124集-福音劇團「晨星」閃亮(一)愛情的次序

列印 列印

晨星劇團是台灣罕見的福音劇團,2009年公演幽默喜劇「鳥籠」,五月首演,場場爆滿。這齣舞台劇碰觸人人都想了解的話題,為正要步入婚姻、正在追求對象,或者正處於感情死胡同的人,掀開迷霧,特別探討男性性別意識、教會內覓良緣的困難等,為男人吐吐苦水,呼喊「天下之大,何處可以收容男人的眼淚?」

簡銘興很想問基督徒談一件事,尤其是目前失戀或陷入感情創傷的人:「你的愛情次序如何擺放?是把配偶擺在第一位,還是把神把在第一位?」並非遇到創傷、痛苦或難過的事情時,才尊主為大,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就要養成這個習慣。否則,愛的次序擺錯了,很容易碰到很多僵局。

簡銘興,台灣「晨星劇團」團長、佈道員。

第119集-高路德樞機在台灣

列印 列印

聖座一心委員會主席高路德樞機九月抵達台灣,探視八八水災受難災民,帶來教宗的關懷,高樞機同時參與在台灣輔仁大學舉行的「2009年亞洲人道救援國際會議」。

輔仁大學使命副校長郭維夏神父說,這是個宗教神修的、靈性反省的分享活動,非常莊嚴,著重於參與者過去這幾年在各自國家從事這些人道行為時,被上天所碰觸的經驗。

高路德樞機說,此行雖然不是他第一次與受災民眾接觸,但當他看到台灣災民痛苦的面容,仍然感到悸動。他指出,災難牽動了人們無私服務的精神,即使颱風帶來破壞,有信仰的人相信,這不是最終的結局。

第123集-亞洲人道援助國際會議(三)從殘缺中看圓滿

列印 列印

會議中安排了避靜,郭神父指出,靈性生命本來就須內化,人得經常審視自己生命的意涵、生活的走向和舉止態度行為,「對於已往的,做點回顧和檢驗;對於迎面而來的,做點分辨和拿捏,利用這樣的場域和避靜的機會,聆聽、分享、沈澱。」避靜的英文是retreat,郭神父解釋說,在生命中要不斷地treat yourself again and again,若長期緊繃,不懂得釋放自己,人就是無法從狹隘和主觀中超脫出來。

郭維夏神父,台灣輔仁大學副校長。

第118集-台灣八八水災(四)因地制宜

列印 列印

這是個長時間的重建之路,世賢說,從一開始救災到最後有個住的地方,「可能至少要三年,在這三年中,如何有效地分配資源和發放資金,需要完整地思考」。教區或堂區得視每個地方的狀況,彈性地給予幫助。天主教會錦上添花的事情做得很少,而是真正幫助有需要的地區,有些人批評說,電視上都看不到天主教做了什麼的報導,「其實天主教會確實在做,災民看在眼裡,都知道我們在做什麼。」

陳世賢,服務於台灣台東市聖母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