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教會活動 真理新聞 心靈加油 學習課程 主日講道

第139集-關懷病患(二)服務最樂

列印 列印

志工一定要培訓,光憑熱忱未必是好事。「病患之友會」的培訓植基於耶穌的同理心,去探訪病患時,不急著傳教,不批評醫生的技術不好、護士沒有耐心,而是去陪伴,以服務態度做為福傳的方法。

黃金瑜,台灣天主教「病患之友會」前理事長、台灣世界病患者日活動籌劃人。

第138集-關懷病患(一)治癒來自天主

列印 列印

前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1992年宣佈,每年二月十一日露德聖母日當天,推動世界病患者日,提醒全球教友為教會奉獻、深切祈禱,好讓受苦的弟兄姊妹看見基督神聖的面貌。世界病患者日的意義何在?

金渝指出,祈禱是個能量,即使外教人也認同這個說法。醫生常跟努力多年的志工分享說:「我們非常敬佩你們的祈禱,很多醫學做不到的,祈禱完成了。」醫生只能讓病情不惡化,治癒能力則來自天主。

黃金瑜,台灣天主教「病患之友會」前理事長、台灣世界病患者日活動籌劃人。

第133集-回收光碟變身聖誕樹

列印 列印

每個教堂迎接聖誕節的方式都不一樣,或許融合環保理念是一個新潮流。譬如台灣新店一座教堂曾經使用回收的資源,佈置馬槽,所有的聖像都是用寶特瓶做成的,另外,廢棄的光碟片也可以用來搭造聖誕樹呢。

聖誕樹搭好之後,神父從側邊看,說:「為什麼這棵樹大肚子?」宗岳解釋說,樹身是用園藝綠網圍起來的,「我一個人拉,不夠緊,因此有點鼓,光碟片一加上去,就好像一個孕婦。」

陳宗岳,聖名多默,本站「愛的現場」、「愛在台灣」、「喜樂人家」節目主持人。

第137集-爭取正義與和平(二)跨越門檻

列印 列印

天主教的和平不見得只在聖堂裡面,也可能體現在勞工之中,在天主教經營的勞工中心內,可以體會到,和平就是追求公道,而這公道與正義非常接近。雄銘認為,「和平得跨過公平的門檻」。

★延伸聆聽:「基督徒看天下」第253集~256集。

黃雄銘,台灣天主教正義和平小組聯絡人,本站「賜神湯」、「大愛行腳」節目主持人。

第132集-聖座國務卿向中國司鐸致函

列印 列印

2009年11月11日聖座國務卿貝爾托內樞機主教寫給中國天主教全體司鐸一封信,六天後在「梵蒂岡電台」及「信仰通訊社」的網站公布。這封信以「一個希望的邀請」開頭,共分十一段。

親愛的司鐸們,我希望再次用聖父教宗的話叮囑你們:「在今日的世界,一如在這位亞爾斯本堂神父所生活的艱難歲月裡,作司鐸的,應該讓人可以在他們的生活和行動中,看到他們為了福音所作的強而有力的見證。」我們有必要時常重新問我們自己:「天主的話真的滲透我們整個人嗎?這話真的是我們賴以為生的食糧,而不是一般的食品或世上的其他事物嗎?我們真的認識這話嗎?我們愛這話嗎?我們的內心真的重視這話,以致這話在我們的生活留下印記並形成我們的思想嗎?」

第136集-爭取正義與和平(一)持續敲門

列印 列印

2010年教宗本篤十六世在世界和平日文告中,談到人的表情,教宗指出,當我們看見一個人的表情時,就可看見他的喜怒哀樂,他特別提到戰爭中兒童的表情。全世界的戰爭可能停止嗎?基督徒如何努力爭取正義與和平?

雄銘在為外籍幫傭爭取權益的過程中發現,最大的強權是國家,其實勞工的訴求非常卑微,他們只是希望一週能夠休息一天,但是,台灣的家庭幫傭不受勞基法保護,等於是法律明訂他們沒有資格休假,2009年一整年與勞工政策主導者溝通、開會好幾次,主導者仍然不肯將外籍幫傭的這項訴求納入法令。

★延伸聆聽:「基督徒看天下」第253集~256集。

黃雄銘,台灣天主教正義和平小組聯絡人,本站「賜神湯」、「大愛行腳」節目主持人。

第131集-台灣福傳150(六)棒棒相接

列印 列印

宗岳盼望在新的一年,接棒的時間能愈短愈好。以自己來說,喜樂的點最好一個接一個,一直延續不斷,而這一次憤怒和下一次憤怒中間的時間則愈拉愈長,這樣教會顯現在外的力量和表樣就比較容易被看到。

宗樑認為,天主教友沒有穿背心向外走的勇氣,教堂也應該打開大門,歡迎大家進來。轟轟烈烈一場盛大的聚會結束後,如何讓餘溫不散去?如何讓棒接得起來?熱忱和喜樂如何接續上去?腳步非點加快點才行。

陳宗岳(右圖上),聖名多默,本站「愛的現場」、「愛在台灣」、「喜樂人家」節目主持人。 陳宗樑(右圖下),曾擔任台灣「聖心女中」校長,現任本站「主日聖道」、「喜樂人家」節目主持人。

第135集-信仰與理性

列印 列印

2009年6月,教宗本篤十六世發表社會通諭「在真理中的愛德」,從神學家的角度,反省世界經濟問題、新移民、勞資、全球暖化等議題。

基督徒若是講得有理,有識之士聽到了,也會接受。但,房教授認為,我們不應採取權威性的方式,要別人照著通諭做,通諭除了信仰之外,也講道理,這篇通諭的題目很有意思,一方面強調要有愛,一方面則要有真理,這也是天主教會一直在講的。把經濟風暴和地球暖化等問題分析得夠好,再加上神學解釋或宗教啟示,其他人聽了,或許比較願意做個參考。

房志榮神父,耶穌會會士,台灣輔仁大學教授,本站「東西經典對著看」、「追蹤保祿福傳路」節目主持人。

第130集-台灣福傳150(五)感動延續下來

列印 列印

志宏到現在都還記得兩千年參加青年日的感動,在那以前,他認為看到教宗不過是看到一個人,但在青年日中他看到了教宗,忽然教會的意義浮現了出來,他明白自己是教會的一份子。「教宗與我認識的神父、修女、教友、好朋友、家人、親戚,甚至有關信仰的回憶,都完全連結起來,畢竟我們是一個大公教會,跟兩百萬人一起看到教宗,那是超越偶像的。」

★延伸聆聽:「我的信仰我的路」第43~44集。

陳志宏,台灣校園使徒團顧問。

第134集-講故事做福傳

列印 列印

「主日講故事」一套三本,由上海教區的光啟社發行,集結陳宗樑證道時說過的小故事。

福音本身就是故事,耶穌也是講故事的能手,他在福傳時,常以故事開場,寓言式的或就地取材的,都有人物、時間、地點和過程,這樣就構成了故事。耶穌沈潛的時間在做什麼?就是觀看、默想、醞釀自己的福傳工作。陳宗樑謙虛地說:「我是很膚淺的,揀現成的東西湊合起來,要感謝真理電台,今天才能對大陸福傳有一點點貢獻。」

陳宗樑,曾擔任台灣「聖心女中」校長,現任本站「主日聖道」、「喜樂人家」節目主持人。

第129集-台灣福傳150(四)看到年輕人的好

列印 列印

志宏特別推崇幾位修女,她們跟其他人一樣,都看到了年輕人不太負責任、只愛動動嘴巴,但她們卻可以跟年輕人對談,「我相信這是源自於修女的信仰,她們了解天主創造的年輕人,雖然有不好或尖銳的地方,但也有好的地方,包括活力和熱情,最重要的是,這些修女願意和年輕人在一起。」

★延伸聆聽:「我的信仰我的路」第43~44集。

陳志宏,台灣校園使徒團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