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教會活動 真理新聞 心靈加油 學習課程 主日講道

第282集-莊子(4):外化、內不化

列印 列印

莊子有許多好友與學生,然而提到姓名的卻只有兩位,其一是惠施,為六派哲學家之一,常與莊子辯論,卻屢戰屢敗。另一人是在「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莊子提到的學生藺且。

莊子外出遊玩,見異鵲從而利「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道出只顧著眼前利益,卻看不見利益背後所潛藏的危害。

人不能選擇時代,也很難選族社會,但可以選擇心靈,展現自己想要的境界,而莊子選擇了道家。

【志工:張欣榮摘錄整理】

第26集-孔子(26):根據規範而行

列印 列印

子路維護老師不遺餘力。有一次子路指責孔子犯了錯,孔子發誓說:「如果我做錯了事,讓天來厭棄我吧。」孔子自認根據禮的規範而行,他相信自己沒有錯。在論語中,這是孔子唯一一次發誓。

第279集-莊子(1):道家的高度與深度

列印 列印

道家不會告訴你,在世界之外,還有什麼地方,而只是告訴你,如果沒有道,世界怎麼會存在。這樣的回答並不能解決許多人的疑惑,但卻是合乎理性的思考。

第281集-莊子(3):莊子的生平

列印 列印

莊周宋國人,莊子生活窮困,早期做過“漆原吏”,後織草鞋維生。其寫文章喜歡用三種筆法:
“預言” 方式表達,用比喻說明,一般人能接受。
“眾言”借重別人的話,如用孔子比喻,借重別人的話。
“之言”之是漏斗的形狀,沙放不同形狀盒子就呈現不同形狀,也就是隨機應變。

【志工:張欣榮摘錄整理】

第23集-孔子(23):如何調節情緒?

列印 列印

孔子看起來溫和而嚴肅,威嚴而不剛猛,謙恭而安適,這三句話代表兩種情緒的調節。孔子有自信,又能觀察與別人之間的關係,所以情緒收放自如,做到恰到好處。

第25集-孔子(25):有勇無謀

列印 列印

子路有理想,很勇敢,熱愛從政。但人生的事不能光靠勇敢和自信就可應付,有一次他問孔子,如果要派兵出征,會選誰常統帥呢?子路心中想的答案當然是自己。

第278集-老子(30):起源的奧妙

列印 列印

人的思考一定需要概念,沒有概念與名稱,無從思考。可以用來指稱名字的,就不是恆久的名。名稱規定之前是萬物的起源,名稱規定之後是萬物的母體。萬物的起源是沒有名字的。

第280集-莊子(2):無書不讀

列印 列印

一般人對道家的認識常是,不要做太多人間的世俗事,要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但事實上,老子是國家圖書館的館長,學問最好,孔子都要向他請教禮儀的細節,莊子也是什麼書都看的。道家對人間事,是先看透了,再設法超越。

第22集-孔子(22):去除憂慮的方法

列印 列印

孔子也有憂慮嗎?孔子經常憂慮四件事:德行未好好修養、學問未好好研究、聽到該做的事未能及時去做、看到自己有缺點卻不能立刻改正。我們若能把焦點放在進德修業上,自然會覺得時間不夠用,而且也不會去想些其他複雜的事。

第24集-孔子(24):不錯但是不夠

列印 列印

子路聽到好的道理,總想立刻實踐。他很豪爽,願意把衣服和車子與朋友分享,即使壞了也無所謂。孔子教學生有個秘訣,在稱讚之餘,他還會提醒學生可以做得更好。孔子就曾經這樣引導子路。

第277集-老子(29):道是什麼?

列印 列印

不管歷經多少年代,道永不改變。宇宙有個開始,也有結束,讓宇宙開始和結束的是道,道是無始無終,永恆存在的。道永遠不停下來,它不會累的。宗教界用它來描寫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