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集-孔子(111):隨時可以做好人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中國經典之美 發佈: 25 四月 2019 點擊數: 284 列印 成仁取義是轟轟烈烈的大事,我們平常人每天走路、搭車,跟同事和同學來來往往,那裡有機會去做大事呢?但是孔子的想法不一樣,他問:「行仁的機會離我很遠嗎?」不是的,只要願意,我們立刻就可以做到。
第110集-孔子(110):不錯但不夠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中國經典之美 發佈: 25 四月 2019 點擊數: 297 列印 我們活在世界上,學到一點東西,這麼用功,這麼認真,自己覺得還算不錯,但是不夠,因為人生還是要繼續努力,不管過去做得多好,你還有未來,才不致於辜負天賦的能力。
第105集-孔子(105):面對困境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中國經典之美 發佈: 25 四月 2019 點擊數: 351 列印 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要學會面對困境。是抱怨、放棄或鼓起勇氣,繼續奮鬥,調整自己的各種能力?讀了詩經之後,就知道別人怎麼做的,因為詩經裡有各種快樂的、難過的、悲傷的或喜悅的情緒,這代表他們的遭遇與我們一樣,沒有人活在世界上一輩子都開開心心的
第109集-孔子(109):要與不要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中國經典之美 發佈: 25 四月 2019 點擊數: 315 列印 子貢認為,貧窮時不要諂媚,富有時不要驕傲,其中,「不要」代表消極的,孔子身為老師,他給學生的啟發卻更積極,他說,貧窮而樂於行道,也就是追求人生的理想;富有而崇尚禮儀,符合生命正常發展。
第104集-孔子(104):言行的憑藉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中國經典之美 發佈: 25 四月 2019 點擊數: 313 列印 孔子對他兒子說:「你不學詩經的話,說話就沒有憑藉;不學禮,就沒有在社會上立身處世的憑藉。」憑藉這兩個字很重要。
第108集-孔子(108):有道與無道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中國經典之美 發佈: 25 四月 2019 點擊數: 330 列印 國家的政治有兩種情形,一是有道,一是無道,但是講起「有」「無」,得避免二分法,一刀切下去,非黑即白。當孔子說天下有道,是指天下正在走向清明的榮景,反之,天下無道代表天下愈來愈亂,慢慢走向黑暗時期。所以有道與無道指的是發展趨勢,不是靜態的。
第103集-孔子(103):調節情感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中國經典之美 發佈: 25 四月 2019 點擊數: 368 列印 閱讀詩經時有幾點原則,快樂,而不致於沈溺;悲哀,而不致於傷痛。唸詩經時會引發情感,最好適可而止,發乎情,止於禮樂。快樂,不要樂到不思蜀,悲哀,不要過度到傷害了自己。詩經可幫助人調節情緒,調節之後,人便可重新振作。
第107集-孔子(107):興、觀、群、怨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中國經典之美 發佈: 25 四月 2019 點擊數: 329 列印 學習詩經,以近的來說,可以學習侍奉父母;以遠的來說,可以懂得如何事奉君主。所謂遠近,並非指距離,而只是一種關係。此外,還可以廣泛認識草木鳥獸的名稱,詩經中草木鳥獸蟲魚的名稱共有三百四十三種,包含非常豐富的常識。
第102集-孔子(102):個人教化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中國經典之美 發佈: 25 四月 2019 點擊數: 315 列印 啟發上進的意志,要靠讀「詩」,就是文學作品;具備處世的條件,要靠「禮」,得學習規範,與人相處;達成教化的目標,要靠習「樂」,比如朋友聚會唱歌,交流溝通沒有障礙。三者沒有時間先後,生命的任何階段,都要同時注重。
第106集-孔子(106):活學活用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中國經典之美 發佈: 25 四月 2019 點擊數: 312 列印 孔子強調學習詩經可以從政,代表學以致用。今天這個時代,我們學習很多材料,不見得是為了作官,但起碼不能離開與別人相處的條件。與人相處,多唸書總是有用的,能夠多了解互動中每個人細致的反應、內心的各種要求,並從中學習觀察別人、珍惜別人的情感、尊重別人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