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教會活動 真理新聞 心靈加油 學習課程 主日講道

第52集-禮儀音樂(七)實際運用(5)

列印 列印

本集繼續示範禮儀年不同時期選唱的聖歌。
四旬期可唱淨化罪惡的歌。濯足禮時唱「何處有人何處有愛」;聖週五唱「親近十字架」;復活夜唱「主已復活」、「讚頌復活的救主」;聖神降臨節唱「聖神降臨」。
與聖人有關的聖歌,包括大聖若瑟歌、聖女小德蘭歌。

鄒修士(左二)與姚修士(右一)。

第53集-禮儀空間(一)導論

列印 列印

聖堂對信友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地方,也是重要的見證標記。天主子民聚集在教堂內舉行感恩禮儀,若是沒有教堂,可改在高雅的場所舉行。教堂和物品應是尊貴而美麗的,並且是天上事物的象徵,因為人間的聚會乃預嚐天國的盛宴。

第54集-禮儀空間(二)導論及天主教聖堂建築沿革

列印 列印

蓋教堂的時候,不是找固定的建築師和包商來承包,而是有更多受過基本培育的人,一起來參與工程,聖堂才會有多元豐富的美,表達出神學的精神和內涵。
初期教會是家庭教會時代,也是受迫害的教會,禮儀環境非常簡單,大多在信友的家庭裡聚會。西元三一三年,君士坦丁大帝頒佈米蘭詔書,天主教會成為昇平的教會,教友人數驟增,家庭場所不敷使用,於是想出了新的辦法。

第59集-禮儀空間(七)梵二有關禮儀空間的規定(3)

列印 列印

信友的位置應細心安排,使他們在視覺上和心靈上,都能全人、全心地投入參與神聖的禮儀,最好能設置信友的跪凳和椅子。
歌詠團的位置應按照教堂的設計來安排,為了能清楚顯示歌詠團既是參禮信友的一份子,同時又負有特殊的任務,帶領大家唱歌祈禱,聖詠團的位置應讓團員容易執行職務。
風琴或是其他樂器,應放在適當的位置,以便支援聖詠團和其他信友的歌唱。
聖體櫃應按照聖堂的設計,和當地合法的習慣,在教堂一些高貴的、重要的、顯眼的以及裝飾雅致、適合祈禱的地方,把至聖聖體保存在聖體龕裡面。
在地上的禮儀當中,教會預嚐了在天上的盛宴,整個聖教會是懷著敬意來紀念諸聖,渴望參與他們的團體,並且置身於諸聖的行列當中。因此依照教會非常古老的傳統,可以把耶穌、聖母以及聖人們的聖像供奉在禮儀場所內,供信友敬禮。聖堂內的聖像數量不要任意增多,應供奉有序。

第55集-禮儀空間(三)天主教聖堂建築沿革(2)

列印 列印

西元四世紀時,教友突然大增,家庭聚會的方式不再適用,教友於是想到了大會堂,用會堂建築充做禮儀空間。當時的羅馬會堂是木構天花板,厚重結實,呈長方形,窗小牆大,壁畫豐富;西元七百年以後才有拱頂教堂出現。教友在會堂加上新的核心位置,即祭壇。
拜占庭式的聖堂是東方教會的產物,金碧輝煌。

第60集-禮儀空間(八)梵二有關禮儀空間的規定(4)

列印 列印

洗禮池比較恰當的位置是在聖堂的入門處,表示洗禮是入門三件聖事的第一步,是通往生命及天主之國的大門,使人進入教會成為天主的子民。
和好室以前稱為告解室,設計上應能反映出和好聖事體現天主對罪人的愛、接待和寬恕,以及懺悔者真誠的悔改和皈依。和好室應該是寬敞的,最好設於聖堂中比較明顯之處,但又要確保和好聖事的保密性。

第56集-禮儀空間(四)天主教聖堂建築沿革(3)

列印 列印

西元十一到十二世紀前半,是仿羅馬式建築時代,繼承了早期羅馬會堂式的風格,長方形的天井上,支撐著拱形的圓頂,教堂很厚,窗很小,以水平線為主體,強調重量感。加洛林王朝已開始重視人像藝術的表現,舊約聖經和默示錄的題材常當做繪畫的材料。繪畫的主體是壁畫。大殿有側翼,列柱林立。
十二世紀初年進入哥德式聖堂時期,影響力一直延續到今天。拱門、穹窿、飛樑、肋架拱頂、大的彩色玻璃窗,基本上脫離了厚重感,呈現尖細高聳的線條。
文藝復興時代的聖堂,按照人體結構的形象做基本架構,即等邊十字架,即希臘十字架跟方形組織,清楚地表達出教堂的軸心,軸心之上有尖尖的圓頂,讓人感受到上升的力量。
巴洛克時代,教會內出現革新浪潮,為了配合需要,興起了巴洛克式教堂建築。接著是洛可可式聖堂,顏色常漆成奶油色,甜美可口。

第61集-聖教藝術(一)崇高、風格與聖像

列印 列印

整個西方藝術的發展,特別是在文藝復興以前,幾乎都跟宗教分不開,當時,藝術是為宗教服務。教會告訴我們,在人類崇高的心智活動當中,一定要提到藝術,特別是宗教藝術,以及藝術高峰的聖教藝術。藝術就是以人工表達天主的無限完美,而且附屬在宗教之下。
聖像畫中從來沒有畫家簽名,因為真正的作者不是在人間動筆的畫家,而是聖神默感帶領著畫家完成作品。
藝術的種類很多,包括繪畫的、雕塑的、鑲嵌的等等,教會希望能多用藝術讚頌上主。此外還用敬禮用具,增進典雅與美觀,教會也准許依照時代技術的進步,在質料、形式和裝飾上,都有所改進。

第62集-聖教藝術(二)訓練藝術家、修訂法規與主教的服飾

列印 列印

藝術家如果信仰生活虔誠,又懂得禮儀,且兼具藝術天分,他所創造的藝術作品,才能真正引人向上,激發信仰熱忱。為了有效培育這些藝術家,應在適當的地方創立藝術學校或學院。
教會中有許多跟聖藝有關的規定,尤其是有關敬禮用具和服裝的質料、式樣等等,都要符合禮儀憲章的規定,但各地主教團也有權適應當地需要,配合當地的風俗習慣有所調整。
凡是不適合新的禮儀者,都得修正或廢除;而能幫助或促進梵二以後的禮儀更新者,就可保留或新增。譬如梵二以前的祭台是連著壁龕的,主禮者都背對著教友,梵二之後,祭台獨立開來,主禮者可以面對教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