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教會活動 真理新聞 心靈加油 學習課程 主日講道

第14集-借重同理心創造人際和諧

列印 列印

人與人之間必定有差異,要互相完全了解,就得借重同理心,即感受別人,這種能力是可以培養的。每個人的成熟是可以日漸加深的,對週邊人的觀察和感受,也會日漸變成自己的資產,終身學習,無處不學習,人我之間可以愈來愈和諧。

第13集-義務工作是成長的捷徑

列印 列印

義務工作是非常多元的,脫離日常生活熟悉的領域和慣性,扮演志工的角色,可以拓展生命的視野和內涵,有些收穫甚至不是到學校上幾堂課就可以獲得的。擔任志工,一開始好似我們在照顧別人,愈到後來卻反過來是別人在給予我們照見自己的機會。

第8集-吃得健康,活得平衡

列印 列印

成年人若沒有健康的飲食觀念,勢必影響到子女。孩子特別喜歡吃外食,或者偏愛速食,這不是孩子與生俱來的傾向,而是父母親沒有協助孩子建立平衡的飲食觀。飲食失衡多半也代表生活和情緒失衡,一般人的飲食盲點究竟有那些呢?

第25集-新的一年如何身心安頓?

列印 列印

新的一年給人新的希望,是個新階段的開始,所謂「新」,不太可能是環境更新,最重要的是人的腦筋要轉彎。一成不變帶來的永遠是相同的結果,自我改變、調整、換個姿態,則週遭的人事物也會跟著煥然一新。
新的一年,學習腳步放慢,輕鬆一點,如此一來便沒有那麼大的壓力,可看看路邊的風景。

第7集-男女為何大不同?

列印 列印

男人為何無法欣當能幹的女人?女人為何不能忍受會哭的男人?男女生理大不同,這是沒有什麼爭議的,譬如,女人的生育歷程,男人一輩子感受不到。但男女之間溝通不良,不全是起因於生理差異,而絕大部分是源自於偏差的性別文化。時代改變了,現實生活中,男人和女人若死守傳統對性別的認知,必定會常起衝突。

第11集-做個稱職的陪伴者

列印 列印

在傾聽的過程,要用心感受,不是不斷地提問,而是靜靜地聽。當一個人很痛苦,心情很複雜,需要支持時,做個陪伴者,最好的方法就是聽」。這個「聽」並非完全無聲,也不讓當事人覺得在自說自話,總之要給當事人適當的「情緒按摩」。

第6集-看電視,最好放「聰明」一點

列印 列印

今天的電視節目,有許多是不負責任的,只為了滿足觀眾的感官或者偷窺的欲望,完全不管對社會所可能產生的影響和作用,對孩子所可能產生的反面教材,成年觀眾或許還能分辨,孩子看了可能誤以為是社會常態,是理所當然的。一個每天花兩小時以上看電視的人,如果不能「聰明」看電視,不但傷害自己,也傷害下一代。

第10集-省思貧與富

列印 列印

錢有四隻腳,人只有兩隻腳,窮人永遠用兩隻腳在追錢,富人則是用四隻腳滾錢,兩者差距愈來愈大,而這種差距正可考驗人的素質。有些人消費的物品遠遠超過必須,而成了奢華;有些人照顧寵物無微不至,卻輕待家中的傭人;有些人不斷累積存款,到了不擇手段的地步。在文明的社會裡,對於貧富的省思確實是必要的。

第5集-男人把傷痛「鈣化」了嗎?

列印 列印

女人遇到挫折、憤怒、傷痛時,多半會直接表達,可是男生從小就受教要當男子漢大丈夫,不能多話、不能流淚。男人必須撐起來,像個男人,所以得隱藏起所有的負面情緒,那麼他們的出口在那裡?男人或許覺得自己有血有肉,怎麼會鈣化了呢?可是現實的例子不勝枚舉。

第9集-和孩子做朋友

列印 列印

孩子常常在看大人的樣子,並且模倣、學習;有些孩子想趕快長大,好做大人所做的事。父母親若先做了好榜樣,孩子有樣學樣,建立起許多好習慣,父母便可少費點心。其次,父母必須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決定,不強加自己的價值觀在孩子身上,不以愛和關心的名義壓在孩子頭上,給予孩子發展的空間。

第4集-如何和身心症相處?

列印 列印

二十一世紀,人類的三大殺手是癌症、愛滋病和憂鬱症。憂鬱症即身心症的一種。許多身心症患者,在發病之前就顯現出徵兆,但身邊的親人病識感不夠,忽略了。其實我們有相當多的資源和方式可以緩解這些症狀,也可以避免造成二次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