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內容
- 作者 管理員
- 分類: Chapter One好書導讀
- 點擊數: 1133



我們出生時,眾人笑一人哭;死亡時,眾人哭一人笑,亡者之所以能含笑以終,是接受了眾人的關懷,死得安心,多一個人陪伴,靈魂多一點慰藉。一生一死見真情,生時之喜,或許不覺得,死時之憂 關懷可以分擔,愈感傷時愈需陪伴。
陳宗樑,台灣天主教聖心女中退休校長,本站「主日聖道」「喜樂人家」節目主持人。
我們出生時,眾人笑一人哭;死亡時,眾人哭一人笑,亡者之所以能含笑以終,是接受了眾人的關懷,死得安心,多一個人陪伴,靈魂多一點慰藉。一生一死見真情,生時之喜,或許不覺得,死時之憂 關懷可以分擔,愈感傷時愈需陪伴。
陳宗樑,台灣天主教聖心女中退休校長,本站「主日聖道」「喜樂人家」節目主持人。
死亡不是結束,關係永遠在。死後不怕被遺忘,愛讓人長活在人間,施比受有福,愛得多,被懷念的也多。人死後,被懷念的多,就有如延長線,像耶穌一樣,死亡這麼久了,大家還是紀念他。
陳宗樑,台灣天主教聖心女中退休校長,本站「主日聖道」「喜樂人家」節目主持人。
「五十」這個數字代表「安息」,所以每個人要免除他人的債務,化解糾紛,並與自己的生命和好,釋放內心的愁苦,才能真實地生活,不再像奴隸一般,得靠著別人的眼光顯示自己的價值。天主的兒女是自由的,因為我們的生命來自天主。
鍾世明,台灣輔大神學院華語老師。
一生之中,人都有這種經驗:自然之美、神聖之善和無所求的善行,這些經驗帶給我們無比的喜悅、寧靜和祥和,人可以漸漸不受欲望引起的情緒干擾和侵蝕,如果我們經常處在這種美、神聖和道德喜悅裡,我們會像一條染污的白布,在清水裡不斷漂洗,於是污穢慢慢消散,純白就逐漸呈現了,這樣的生活就是多采多姿的,也可以說是「道」或「圓滿精神」的體現。
王金凌,台灣輔仁大學文學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