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教會活動 真理新聞 心靈加油 學習課程 主日講道

第130集-年輕人

列印 列印

一個十幾歲的年輕人,二十年後和神父重逢,歲月變了,神父老了,年輕人也長大了,傳聖說,「可是因為信仰讓兩個生命如此靠近,卻是沒有改變的。」神父邀請他每天和他唸玫瑰經,他不太敢答應,怕自己忘記,「可是我謝謝神父這樣的邀請,他知道我重視祈禱生活,要在好的祈禱生活中不斷更新生命。」

張傳聖,綽號小恐龍,現任台北光仁中學宗輔老師。

第129集-你是我的避難所You Are My Hiding Place

列印 列印

慧群自認本來信仰不很堅強,常常請教神師:「為什麼其他人都分享那麼多深刻的經驗,我卻沒有?」有一次剛辭掉一份工作,辦交接的那一天,她一大早走到很遠的教堂,站在教堂外祈禱,向天主訴說自己的難過和迷惑。返回辦公室途中,心想:「現在失業的人那麼多,天主不可能幫我找什麼工作的。」結果,天主回應了她。

侯慧群,台北古亭耶穌聖心堂教友、聖愛樂合唱團團員、教會中愛唱歌的快樂志工。

第124集-聖誕期領主曲

列印 列印

音樂經由耳朵直到進到身體的各部位,鈴淳認為,聽覺是一個上帝的奇妙創造,「因為聽覺無法阻擋,即使睡覺時也聽得到聲音。聽覺可以直接影響你的靈魂、五臟六腑,直接改變情緒,藉著音樂,你就可以體會到很多。」

仁秀過去是個單純的教友,最近參與了一連串活動,她形容,過去走進教堂參與彌撒,跟著大家唸經文、心裡有些感動、祈禱,然後就離開教堂。如今經過實地服務,才明白背後的準備工作是很繁雜、很嚴謹的,每一個選曲都影響到教友的情緒。所有的細節都要和神父配合,不能多,不能少,一切恰到好處。

曾鈴淳(右圖右),台灣國立台東大學音樂系講師; 蘇仁秀(右圖左),台灣光仁中小學音樂班老師。

第128集-耶穌恩友

列印 列印

聖歌唱久了,很容易有口無心,歌詞再好,沒有體會。有一段時間,生活中碰到困難,慧群被歌詞深深打動,「何處得此忠心朋友,分擔一切苦與憂?」。OPEN老師也認為,在有信仰的人生活中,耶穌真的是我們的珍珠寶貝,可以供我們依靠。

侯慧群,台北古亭耶穌聖心堂教友、聖愛樂合唱團團員、教會中愛唱歌的快樂志工。

第123集-聖誕期答唱曲

列印 列印

每年都過聖誕節,鈴淳認為可由不同的角度來看,「也許你是教友或不是教友,也許你是籌劃活動的,或只是來參與活動的,聖誕節都再次提醒我們,在生活當中,眼睛不是一直往下看、往前看,不要忘記要往上看。」

小學時,過聖誕節,仁秀可以得到禮物,到中學時,過聖誕節學習到分享,不光只是一個得到禮物的日子,到了這幾年,更學習到給予,這是她人生的三階段。「從一個完全不認識主、不懂主愛的人,到現在能夠認識祂,把自己的心打開,這是祂對我行的奇事。」

曾鈴淳(右圖右),台灣國立台東大學音樂系講師; 蘇仁秀(右圖左),台灣光仁中小學音樂班老師。

第127集-紀念李振邦神父(七):美最重要

列印 列印

李震神父形容李振邦神父(左圖)具有藝術家的特質,非常純真,心地非常善良,絕不狡詐,不輕易騙人,小孩子不講理的特質也有,「寫一首聖歌,若無靈感,想它三天、三個月、三年也寫出不來,可能做個夢,靈感來了,就不睡覺了,跳起來,非把它寫成不行,告訴他身體不好,要他睡覺,他也不聽。」李振邦神父把追求美當做最重要的,認為其他人都不了解。

李震神父,曾任輔仁大學校長,本站「永恆的追尋」節目撰稿人。

第122集-聖誕期進堂曲

列印 列印

鈴淳認為,最具穿透力的就是音樂了,「無論你認不認識耶穌,聖誕音樂一播放,馬上就可以感受到其中所傳遞的盼望和喜樂。」從事音樂工作是很有福氣的事,可以傳達強有力的訊息。

聖誕節期間到處都聽得到聖誕音樂,儘管商家是基於商業考慮,但OPEN老師說,一聽到這些音樂,腳步就變得輕快起來。

曾鈴淳(右圖右),台灣國立台東大學音樂系講師; 蘇仁秀(右圖左),台灣光仁中小學音樂班老師。

第126集-紀念李振邦神父(六):甲板唱聖歌

列印 列印

本集繼續邀請李震神父回憶舊往。當年到亞洲來的傳教士總共四十幾人,其中包括一位主教,好幾次大家開完會,在甲板上,由主教主持,各國傳教士唱自己的聖歌,高興得不得了,二十七天到香港。

李震神父,曾任輔仁大學校長,本站「永恆的追尋」節目撰稿人。

第121集-紀念李振邦神父(四):一首天主經已足夠

列印 列印

李神父是第一位面對中文聖樂的人,游教授說:「憑著他的那首天主經,他已經了不起了。」游教授自認後來可以寫那麼多歌劇,最開始是因為李神父,李神父叫他要重視四聲,當他創作音樂,必須解決四聲問題時,常常出現在腦海中的音樂記憶,就是天主經。「我後來可以寫那麼多人家認為OK的人聲作品,包括歌劇、歌曲、合唱曲,李神父的影響很大。他能夠寫一首天主經,我覺得夠好了。」

游昌發,台灣私立台南科技大學音樂系講座教授。

第125集-紀念李振邦神父(五):從羅馬到台灣

列印 列印

一九四九年,李振邦神父和李震神父都到了義大利唸書,但兩人並不是在義大利認識的,而是分別到了台灣,工作、教書,最後在主教團一起共事。本集邀請李震神父談個人的生平及一九四九年前後大陸天主教修士的培育情形。

李震神父,曾任輔仁大學校長,本站「永恆的追尋」節目撰稿人。

第120集-紀念李振邦神父(三):長遠的影響

列印 列印

游教授承認自己不是謙卑的人,但當年卻自願謙卑地向李神父學習,而且學到非常多。有一次,李神父對游教授說:「你出名都是靠寫文章和發表演講,而不是靠音樂。」游教授說,李神父那句話種下了因,「原則上改變了我的一生,現在我變成默默無聞的人,最開始是李神父講的那句話,那是長遠的影響。」

游昌發,台灣私立台南科技大學音樂系講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