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教會活動 真理新聞 心靈加油 學習課程 主日講道

第43集-老年也是一個新的開始(完結篇)

列印 列印

「老年是一個實現夢想的好機會」。因為年輕時為了生活和現實,不能為自己做決定,不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到了老年,大部分的責任已了,現在的生活是為了自己而活,就可以實現自己的理想和願望。所以,這幾年不管是在美國還是在台灣,有越來越多老人開始為自己而活,想要去完成年輕時的夢想和希望。

第31集-退休後,終於回歸自我

列印 列印

與其將退休看做是一個結束,不如看做是一個轉機。雖然剛開始時,我們可能會覺得困惑、害怕,但已經有許多人因此獲得解脫與自由。通常越堅定於自己工作崗位的人,越會得到完全的釋放,也越能將他們的精力放在新事物上。有一項工作適合有智慧的老人做,那就是協助病人及快去世的人。很多人老說,他們從自己與病人的相處中學習了許多,他們常覺得這些受苦的人是他們的老師,讓他們學會面對病痛、老化和死亡。我們有一天也必須回對這些事,陪伴他們走過這一個階段不就是最好的學習嗎?

第26集-去日苦多話中年

列印 列印

不管我們承不承認,人在一生中很少有平平坦坦的。這種危機感在中年時發生,我們的第一個認知便是,人生已過了一半,而且不得不面對生命最可怕的發硯,那就是瞭解到人終究會死亡。所以,年輕人較能無憂無慮地活著,心想自己離死亡還有一大段距離,邁入中年時才突然驚覺去日苦多。這種對死亡的警覺,會牽動到一個人對自我最基本的信念。例如嘆息青春不再,身體上覺得力不從心,對於人生已不再抱持夢想,這些都是中年危機的核心問題。

第30集-如何脫離自憐的陷阱

列印 列印

在醫院裡就常常會遇到一些老人,把自己和病痛、恐懼、抱怨視為一體。我曾經聽到幾個老人坐在候診室的椅子上互相抱怨:「哎喲,我的膝蓋又痛了!」「哎喲,我現在都不能自己走路了!」「唉,我的腦袋不中用了!」「我的腰好痛!我的心臟開過刀!」這些老人聚在一起,簡直就是「痛苦大集合」。
為什麼老人之間的話題只有「病痛」呢?有兩個原因:第一,他們從職場退休,孩子又大了,沒什麼事做,他們整天只注意自己的身體。第二,隨著身體的痛苦越來越厲害與頻繁,他們就越投入這個話題。當人們同情他們的處境時,他們也變得更加自憐和自怨自艾。

第25集-不惑之年步入漆黑的森林

列印 列印

義大利偉大作家兼詩人但丁,在他的名著「神曲」之中,首先訴說了自己在人生旅程中途的不安,他說:「在我步入不惑之年時,竟發覺自己有如身處一片漆黑的森林,頓時方寸全亂,失去了方向。」這幾句話一語道破許多中年朋友的無助感。現在的中國人已比從前我們的祖先享有更好的健康,平均壽命也增加了許多。的確,今天的中國,四十歲以上的男女的確都健健康康,充滿活力。但除了生理的無恙及外表之外,心理上的空虛及缺乏方向感卻好比迷失於森林之中。

第29集-以平常心面對改變中的身體

列印 列印

許多人不滿意「改變中的身體」,這形成痛苦的一個來源,而這種老化的形象又被廣告及社會所提倡的年輕、新奇所強化,弄得大家奮力地抗拒老化,日子不得安寧。當節食及運動不能奏效時,有的人乾脆費力費時地隱藏自己的年齡,甚至不惜動手術。其實,我們需要做的是檢查自己對身體的態度,以及當我們照鏡子時、心中的感覺與想法。我們可以自問:現在我的身體已不復當年,我是誰?我變了嗎?我有哪一部分沒有改變?是不是這個在觀察自己的部分?

第24集-先照顧好自己才能陪伴別人

列印 列印

醫生告訴她:「該看病的不是你媽媽,而是妳。」這句話深深改變了她往後的生活態度。她說,七、八年前母親突然發病時,根本就不懂得如何照顧失智症患者,母親只要一發病,就有層出不窮的混亂及妄想,她一接到家中電話,就得馬上請假回家,白天提心吊膽,晚上又失眠,直到醫師的這一句當頭棒喝,她才開始學會尋求外在的支持,並參加相關的照顧訓練課程。

第28集-在中年蛻變成蝴蝶

列印 列印

毛蟲的前半段生命,代表人生的前一部分,也就是從年輕到壯年的這個時期。等我們年屆中年之後,才會發現自己前半生所累積的經驗與生活智慧正在逐漸的瓦解中。那種感覺仿彿一腳踏入一個深不可測的無底洞,至於何時能探出頭來則感到束手無策。蝴蝶若要破繭而出,需要完全放棄毛毛蟲的驅殼。

第23集-逆境如何轉化為力量?

列印 列印

逆境就像是一個警告,告訴我們生活不只是工作、帳單、擔憂與物質生活。生活遠遠超過這些格局,但是我們還是耗盡一切在生命的競賽中奔跑,卻從不能停下腳步抓取生活中寶貴的事物。逆境並沒有創造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只是讓我們認知到並且賦予這些事物價值。逆境重新將我們的注意力聚焦,讓我們回到我們所想要的情緒與心理位置。所以問題是,為什麼我們總是要等到災難降臨時才發現更廣大的意義與目的呢?

第27集-中年了,未來還有何期望?

列印 列印

人在中年的時候,才慢慢地能體會出人生苦短的感覺。每一個面對中年危機的人,都同意,自己或多或少感覺到生命的變幻無常,也才領悟出生命的覺醒,在於明白終究有一天我們會失去生命中許多重要的人事物,這和我們的道德行為操守以及我們的聰明智慧沒有關係。只要我們活得夠久,這件事就會不斷的發生,心理學上叫做「必要的失去」,尤其在中年時期更容易經驗到變化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