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教會活動 真理新聞 心靈加油 學習課程 主日講道

第42集-成為活石而非化石

列印 列印

神是不變的,這位不變的神是我們不斷更新、改變的主因。除了神,還有什麼力量可以改變我們呢?教會如果不更新、不變化,世界就會改變我們。更新並非按照世俗的價值,而是必須回到天主聖言的光照中,什麼時候我們覺得自己是最好的、是正統的,我們可能就變成了化石,我們不要成為化石,而要成為活石。

第297集-奉獻箱遭竊事件

列印 列印

台灣新竹某教堂近日發生奉獻箱被竊案,教友們要求報警,好讓竊賊接受法律懲罰。但從河北省獻縣教區來台服務近半世的王神父處理方式竟與去年發生的盜竊案一樣,均未向警方報案。有著寬恕之心並徹底發揮福音精神的王神父認為─或許竊賊確實有所急需才會來偷,只是他用錯了方法…… (圖片僅供參考 / 小寶)

第39集-基督宗教的社會關懷

列印 列印

基督宗教的社會關懷最早是西方宗教的一種自覺意識,陸續再傳到其他地方,由於各個地方社會發展的階段不一樣,教會所面臨的社會問題也就不一樣。譬如,非洲教會比較關心社會的貧困、愛滋蔓延以及種族和種族之間的衝突;拉丁美洲比較關心政權對平民的壓迫、貧富兩極分化等問題 。我們也可以反省,身為基督徒,我們是如何關懷社會?

第41集-東京奧運經驗回顧

列印 列印

奧運開幕前七年,日本投資基礎建設總額超過一萬億日圓,創下空前規模。一九六四年東京奧運舉行當年,設備投資計畫的額度和前一年相比,增加了百分之二十五,呈現出全國上下齊心辦奧運的鮮明態勢。其實看看北京申辦奧運的這些年當中,也有上下齊心的態勢出現。

第294集-為執政者祈禱

列印 列印

教宗方濟各9月16日在聖瑪爾大之家的平日彌撒講道中說:教友不應對政治漠不關心,而應該提出建議,並為執政者祈禱,祈求他們以愛和謙遜為公益服務。教宗也不認同「好教友不參與政治」的說法,他認為:「好天主教徒應該參與政治,提供自己最好的東西,好使執政者能夠善於管理。」(圖為教宗接見泰國總理 / 轉載自「天亞社」中文網)

第296集-外交以人類福祉為目標

列印 列印

剛獲任命為教廷國務卿的伯多祿.帕羅林總主教將於2013年10月15日上任。他在接受委內瑞拉的天主教日報採訪時,除了表達對自己履行新的外交角色之期望外,同時也談到教宗方濟各日前為敘利亞和平作出的呼籲對當地地緣政治的影響……(資料來源:「天亞社」中文網)

第38集-打破,需要決心

列印 列印

如果很清楚地聽到神的召喚,有神的感動,最好馬上去做。瑪利亞瑪達肋納打破裝油的玉瓶,「打破」本身需要決心,「香油」是瑪利亞認為最重要、最有感情的東西,我們跟隨主,就是要背起自己的十字架,為耶穌,倒出我們自己的所有。像瑪利亞把香油整個抹在耶穌身上,在我們還活著的時候,就要為耶穌做見證。

第40集-MBA學位有多管用?

列印 列印

很多企業主對於擁有MBA學位的求職者,有優先考慮的趨勢,因此很多社會名人紛紛去讀個MBA或EMBA課程,其實,企業主更注重的是與人合作、與人溝通的能力,這些不只是一個學位或一張文憑可以保證的。

第293集-憶馬丁路德金恩

列印 列印

雖然著名的黑人領袖~馬丁路德金恩已於西元1968年被暗殺,
但有關他的故事至今仍被世人廣為流傳。
他一生為追求真正的「平等」而努力,他還留下了這句名言─
「我們不會訴諸暴力,不會讓恨意降低自己的人品,愛的回報不會是恨……」 (圖摘自天主教輔仁大學神學院禮儀研究中心網站)

第295集-無神論者應聽從良心

列印 列印

教宗方濟各於2013年9月11日向義大利自由派報章《共和報》親筆寫了一封二千五百字的長信。他表示基督徒與無神論者之間展開「毫無偏見的對話」是「必須和寶貴的」。教宗的信函被刊登於頭版,而此信最值得注意的,是它公開且坦誠地評估非信仰者的心靈狀態。教宗持一貫開放的態度,使得罪惡、良心及寬恕等觀念,不再是天主教會獨專的範疇。他在信中提到:「天主的仁慈沒有界限,祇要我們以真誠和懺悔的心去尋求祂。對於那些不相信天主的人,真正的問題在於他們是否聽從自己的良心。」(資料來源:「天亞社」中文網)

第37集-基督徒看風水

列印 列印

如果以環境科學的角度去理解風水,風水也不是什麼迷信,只要能仔細觀察環境,誰都可以做。但如果風水牽涉到靈界的勢力,認為依靠或俯伏朝拜這些勢力,可以改變命運,這就可能帶來禍患,我們該拒絕這樣的說法,因為基督徒相信,更大的能力是來自天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