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教會活動 真理新聞 心靈加油 學習課程 主日講道

第422集-愛滋病人也是天主的子女

列印 列印

菲律賓奎松市於2016年5月14日發起為「愛滋一小時」活動,並希望成為全球的行動。馬尼拉總教區類思•塔格萊(Luis Tagle)樞機的侄兒、同時也是愛滋病患者──福斯廷.安日洛(Faustine Angeles)也呼籲大家:不應歧視愛滋病患者,反而該包容他們,因為人人都是天主的兒女……(圖文資料來源:「天亞社中文網」)

第421集-學者扮文字偵探

列印 列印

台灣高雄中山大學外文系副教授李祁芳多年來扮演「文字偵探」角色,她靠著不放棄的精神,在歷史典籍中找證據,成功的為英國平民史學家約翰.史鐸「平反」,更在2016年6月7日榮獲中研院「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網路資料)

第416集-賞善更深層的意義

列印 列印

在少子化及兵源與學生數銳減的情況下,台灣中部的捐血大戶已從軍人、學生,易主為寺廟信徒,而南投縣竹山紫南宮推出限量「招財錢母」、台中市梧棲浩天宮推出文創品…等,大甲鎮瀾宮每月三次,幾乎捐血車一到,就出現滿載而歸的現象……。(圖片轉載自Pixabay網站)

第420集-自己的課綱自己修

列印 列印

台灣的立法院已於2016年5月17日三讀通過《高級中等教育法》修正案,將課綱審議法制化,過去被批是黑箱的課程審議委員會,也拉高到行政院層級。未來,台灣的高中生將可自己審課綱。對於立院修法一事,教團也表示,擔心政治凌駕專業,委員遴選恐有政治團體角力……(圖片僅供參考 / Pixabay)

第415集-科學與信仰

列印 列印

2016年2月下旬,有95位新加坡天主教神學院畢業生,從吳成才總主教手中領受文憑和證書。吳總主教除了詢問畢業生「是否對耶穌的信仰和與衪的關係,因修讀的學業而增加?」之外,他還說:「如果你不想分享《福音》,意味著你沒找到《福音》。因為如果你相信《福音》,你將與大家分享。你不會把它只保留給自己。」……
(圖文資料來源:「天亞社中文網」)

第419集-教宗親自回信給神學家

列印 列印

教宗方濟各在瑞士神學家龔漢斯神父要求自由討論「教宗不能錯誤性」的公開信發出數周後,親自回信給他。根據美國及英國天主教媒體《National Catholic Reporter》和《The Tablet》同時發表的英語報導指出─龔神父對於自己能在復活節後收到教宗的親自回覆,感到喜出望外。龔神父說:「我曾無法預視教宗能在《愛的喜樂》宗座勸諭中,下放這麼多新的自由。」而且他指教宗「在勸諭裡反覆引述世界主教會議或各地區主教團的內容。」故龔神父認為:「教宗不再想成為教會唯一的發言人。」(圖文資料轉載自「天亞社中文網」)

第414集-慈悲需要傾聽觸摸

列印 列印

2016年3月10日,教宗方濟各與聖座部會神長們的四旬期避靜已進入第五天。帶領避靜的龍基神父在當天上午在第一場默想中表示:教會與每位基督徒都應該具有慈善撒瑪黎雅人的心腸,悲憫世人的創傷。他還說:我們應該學習耶穌的目光與舉止,也就是慈善撒瑪黎雅人的目光與舉止,其中,看見、停下、觸摸,這三個動詞絕不能忘記……
( 圖文資料來源:「梵諦岡電台」網站 )

第418集-九個人十個夢

列印 列印

就讀於大陸一所普通的全日制學院莆田學院文化與傳播學院的丁俊逸,曾在自己的QQ空間日誌裡自勉的一句話──「青春不需要留白,青春需要的是五顏六色,管他什麼低調銀、高級黑還是土豪金,只要顏色夠豔,夠亮,那就貼上去吧!」儘管只是大陸二千四百萬大學生中的一員,但丁俊逸的心中卻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創業夢想……
(圖片僅供參考 / 轉載自Pixabay網站)

第413集-美國古巴破冰

列印 列印

由美國總統歐巴馬所率領的訪問團,搭乘空軍一號專機,並在2016年3月20日下午抵達哈瓦那,展開為期兩天半的訪問,這也為美國與古巴之間的關係開啟新的一頁……( 圖:Pixabay )

第417集-慈悲是呵護受難者

列印 列印

教宗方濟各曾於2016年2月24日,在聖伯多祿廣場舉行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中提到:「擁有權力和財富的人應該把它們用在為公益效勞上,而那些把權力和財富當作欺壓與剝削工具的人則應該有勇氣懺悔,改變自己的生活。」教宗還說:「天主遠勝過人類的骯髒遊戲,祂不會拒絕人的寬恕請求。」……(圖文資料來源:「梵蒂岡電台」)

第412集-正面看《驚爆焦點》

列印 列印

以揭發波士頓樞機主教隱匿神父性侵醜聞為題材的美國電影《驚爆焦點》(或稱「聚焦」),日前勇奪第88屆奧斯卡最佳影片。該電影製片麥可.修格於致詞時表示──此片讓性侵倖存者的心聲得以被聽見,而這座奧斯卡更擴大放送他們的聲音,我們期待這股合聲會一路通到梵蒂岡產生共鳴。同時能提醒教宗方濟各,保護孩子、修復信仰的時候到了!而梵蒂岡半官方報紙《羅馬觀察報》專欄作家露切塔.斯卡拉菲雅則認為──不應視此片為「反天主教」的作品,相反的,它成功地呈現出信徒接觸到真相時所承受的驚嚇及莫大的痛苦。天主教會當中有些人比較在乎教會的形象,反而不在乎罪行的嚴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