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教會活動 真理新聞 心靈加油 學習課程 主日講道

第261集-我信

列印 列印

曾經為罹患紫斑症的兒子四處尋醫的她,被一次以行醫之名但卻行傳教之實的治療過程嚇壞了。但也因這機會,才讓她能重新審視並更堅定相信自己的信仰。此後,當他人掛著宗教聖牌或佛珠時,她們母子選擇掛天主教念珠;別人唸南無阿彌陀佛,她們卻是呼求耶穌基督;周遭的人唸經拜佛,她們則是靜坐祈禱,並期盼能求得來自於天主的智慧及恩寵。(圖:宋津翰神父 提供)

第5集-無法寬恕的心,有如坐監牢

列印 列印

母親準備了一些物品,到監獄裡去探望殺害她女兒的年輕人,剛開始,年輕人拒絕見她,但是她一點也不氣餒,一次一次地到監獄去探望他。年輕人終於答應見一見這個被害人的母親,第一次見面時,母親哭了,她對年輕人說:「你走上犯罪的道路是不幸的,但你有靈魂,如果你真心悔改,求得天主寬恕,那麼你就是不幸中的大幸了。」年輕人聽了這番話,痛哭不已,他沒有想到,有這麼好的一位母親在關心他的肉體和靈魂。

第258集-戰勝「不幸」

列印 列印

從小生長在純樸農莊的逸芳,原本有著快樂的生活,而她最喜歡做的一件事就是與哥哥去放風箏。但某日,哥哥突然被診斷出罹患類風溼性關節炎,從此無法走路。為了哥哥龐大的醫藥費,父親只好進城努力打工,母親後來也因為過於辛勞而住院。就在母親尚未痊癒時,父親竟又罹患了肺結核無法繼續工作,不幸之事接二連三的發生,使得原本幸福的家庭生活就此幻滅……
(圖片僅供參考 /山姆哥 提供)

第260集-他吃的是草

列印 列印

阿強回憶起文革時在監獄中的日子,當時最辛苦的一件事就是「飢餓」,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卻天天吃不飽。還記得當時有一位天主教神父,每到吃飯時便將自己的食物分給其他年紀較小或需要的人。剛開始,眾人不以為意的接受他的分享,直到有一天,有人發現神父竟然在草叢中吃起草……(圖:山姆哥)

第2集-不論如何,總要依靠天主

列印 列印

母親還沒有坐定,總會有人把她的神父兒子請走,幾天來,老母親聽得最多的一句話是:「媽,我走囉。」母親也是虔誠的天主教友,她明白,兒子不是屬於自己的,他更是屬於天主的,屬於教會的,屬於教友的。可是她免不了心酸酸的,心疼兒子的忙碌,畢竟,她是他的母親啊。

第4集-不懂得分享的人,是真窮人

列印 列印

敲了敲門,沒有人應聲,神父心想,屋內的病人一定病得很嚴重,他顧不得禮俗,推開門走進去,只見屋內點著一盞煤油燈,燈光如豆,四面牆壁黑呼呼的,牆邊靠了一架不知傳了幾代的織布機,一個老太太俯在織布機上,精神專注地穿梭著,每織一根線她就呼喊一次:「耶穌,我愛你。」

第257集-我的代子張瑪竇

列印 列印

無論身為代父或代母,其對於代子女的責任並非僅止於領洗當日,
而是要對新教友們在領洗後的信仰生活,不斷給予鼓勵並引領前進。
曾經,有一位來自河北的小男孩-張瑪竇,僅管母親百般阻撓仍無懼的堅持信仰,他堅定的信德不但令代父引以為傲,同時也觸動了許多人的心。(圖片僅供參考 / 荒漠 提供)

第259集-傻麗子

列印 列印

僅管眾人都稱呼年歲已長且失去自主能力的麗子為傻瓜,但白鴿始終覺得她才是真正聰明又富有的人。因為當人們不斷忙碌追求著榮華富貴生活的同時,似乎早已忘記自己的信仰土地卻仍是一片貧瘠。
(圖片僅供參考 /山姆哥 提供)

第1集-時候到了,天主的愛開花了

列印 列印

成為教友之後的小芳,心中有了不同的反省,回首往昔的那段婚姻,小芳錯的其實不比丈夫少,臉上不再陰霾的小芳,在做見證時表示,她是在教友的身上看見耶穌基督之後,才會加入教會。以愛還愛,小芳積極投入教會事務,她說:「這是她向天主求來的。」

第3集-天主的愛,盡在我們的生活中

列印 列印

他想起一位神父說過的話:「耶穌為了救贖我們人類,降生成人,還嫌不夠,還要被人宣判,被人侮辱,甚至心甘情願地前往死亡的道路,而且死在一種最殘酷最痛苦的十字架苦刑上。」他心想:「我今天受這點委屈,又算得了什麼呢?」
在我們每天的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事發生,我們要在這些事中看見天主的旨意在那裡,也學習用愛的方式,面對生活中的困境,當我們願意接受發生的事,我們的內心就有很深的平安和喜悅。

第256集-我的校園福傳

列印 列印

自小便接受天主教信仰的他,總是有一種得天獨厚的感覺,有時他甚至覺得自己已經是位老教友了。進大學後的他,急切的想傳揚福音,好讓更多人能分享這信仰。為此,他積極展開一連串的福傳計畫……
(圖為信馨青年團韓國朝聖活動 / 宋津翰神父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