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教會活動 真理新聞 心靈加油 學習課程 主日講道

第233集-妻子的空位

列印 列印

小陳的妻子因意外離開人世將近四年了。
多年來他一直父代母職,盡力想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但男女畢竟有別,小陳總是以男人的打罵方式去管教兒子。
每當兒子犯錯時,他不但難過自責、更不斷問天主:
究竟什麼時候自己才能真正代替妻子並填補她的空位呢?
(圖:山姆哥)

第232集-完全的愛

列印 列印

一場大陸行的意外車禍,導致她脊椎損傷,醫生們都認定她將癱瘓一生。雖然事發後她曾多次問主說:你為什麼還留著我?但她始終得不到答案。為了方便就醫,先生帶著她從花蓮搬到台北,當她走進住家旁的教堂後,看見弟兄姊妹們熱心的為她打點一切時,她深受感動。此後,她不再只關心自己的病痛,反而去關心周遭更需要被幫助的人。因著信仰的力量,終於讓她奇蹟似的坐了起來。她更想起詩篇23章的這段話:我雖行過死蔭幽谷也不怕遭害。雖然她的信仰之路走的既艱辛又蹣跚,但卻慢慢趨向於「完全」,而這「完全」是從來不會被侷限在殘缺的軀殼之內的…(圖:小寶)

第227集-爸爸帶我們過紅海

列印 列印

對許多傳統文化來說,河水是一種死亡的象徵,只要過到河的彼岸,就能到達另一種新境界。 因此,「過紅海」也有著一種出死入生的意義,而耶穌在約旦河受洗也代表著同樣的涵義。當一個人浸到水中,便是一種死亡的記號,當他從水中復活便是獲得了新生。
(圖:鮑伯Borboa提供)

第231集-婚姻的期待

列印 列印

學生時代不懂愛情的他,總以為另一半年輕漂亮就好。
踏入社會後的他面臨現實環境,則認為對方的家境富裕比較實際。
辭去公職後的他,一到外地工作時,卻感覺獨身比較自在。
直到他走入教堂並學會教理後,他才認識到………
(圖:Evan & Susan提供 / 僅供參考)

第226集-避靜是另一種淨化

列印 列印

「避靜」又稱「退省」。
當我們在參與避靜之前,應先讓自己的心沉靜下來,如此才能讓自己放得多,也較容易到達天主面前,聽到天主的聲音。
(圖:仁愛)

第230集-母胎中的召叫

列印 列印

如果不是天主聖意的安排,在七十年前的台灣,
怎麼可能會讓一個人願意遠從新竹鄉下搬遷到潮州天主堂的對面?
如果不是天主聖意的安排,又怎會讓一個自小生長於外教大家庭中的女孩,
順利受洗為天主教徒,最終還成為修女呢?
鄭森妹修女回顧自己過去的生命,她深深體會到聖經中的一句話─
「我在母胎中就召叫了妳」!
(圖摘自天主教台灣總修院)

第225集-失業了真好

列印 列印

從老闆手中接過裁員通知書時,他問老闆:為何不是粉紅色的呢?
原來早在30多年前,美國的職場瀰漫著一股裁員風暴,當時使用的三聯複寫紙中,留給當事人存檔的底頁總是粉紅色,因此才將離職書或裁員通知稱為「粉紅單子」。失業之後他才發現,生命旅程中還有這麼多美好的選擇…
(圖:山姆哥)

第229集-寫作釋放人的心靈

列印 列印

彭以凡神父利用「寫作營」的方式,幫助許多身心障礙、憂鬱症患者走出生命中的陰霾,並開啟一扇光明之窗。他的熱心善行也獲得了獅潭鄉公所的肯定…
(左圖為彭神父)

第224集-媽咪的咖啡情緣

列印 列印

倘若人生正如佛家所說有「輪迴」的話,安修女覺得─她母親前世一定是生長在西方國家,或是種植咖啡豆的家庭。不然,為何一位高齡八十多歲的老人家,竟會對此新鮮玩意兒情有獨鍾?(圖:小寶)

第228集-故人情深

列印 列印

碧霞回憶著說:
金門的羅保田神父去世時,是當時社會上的重要新聞。因為神父的無私奉獻,致使各界都願意出資設立記念館或紀念碑。
但十多年過去了,都不見任何人的具體行動。或許是自己的思維提升了,如今的碧霞覺得…她自己的心,就是羅神父最好的紀念館。

第223集-耶穌聖體助佑我

列印 列印

教會要求教友們─應讓聖體成為靈修的核心,讓聖體生命成為信仰力量的頂峰。
因此,在教會內訂有「聖體年」,而歷任教宗也都非常禮敬聖體。當每次彌撒聖祭領受聖體時,您的內心又有什麼樣的感覺呢?(圖:荒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