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上的人都朝拜耶穌說:「祢真是天主子!」
門徒們還不明瞭耶穌的啟示,仍然停留在恐懼中。
祂不但明證自己默西亞的身份,更透過超自然的能力,邀請門徒們慷慨地分享和分施。
我們又再次聽見以民的埋怨,瑪納己經不能使他們滿足,
梅瑟似乎也開始懷疑,在在顯示他們受了挫折和不信。
抱怨也是一種祈禱,懇求交託恩寵進入信仰的深處,讓天主作主。
猶太人在羅馬帝國的統治下飽受壓迫,他們的身心靈飢餓已達滿溢。
他們尋求解脫與救贖,而耶穌的出現讓他們如魚得水。
耶穌以祂的大能,補足了我們的有限,雖然有人還心中疑惑,
憐憫人的耶穌說過:「看!我同你們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終結。」
*** 讀經一 ***
戶 11:4-15
以色列子民哭泣說:
「誰給我們肉吃?我們記得:在埃及我們可隨便吃魚,還有胡瓜、西瓜、韭菜、蔥和蒜。
現在我們的心靈憔悴,我們眼見的除「瑪納」外,什麼也沒有。」「瑪納」形似胡荽種子,色彩有如珍珠。
人民四散收集,用磨研細,或在臼內搗碎,在鍋內煮了做成餅,它的滋味有如油餅的滋味。
夜間露水降在營上時,也降下「瑪納」。
梅瑟聽見百姓家家戶戶,各在帳棚門口悲哭。上主非常忿怒,梅瑟見了也很難受,
遂對上主說:「你為什麼難為你的僕人?為什麼我在你眼中不蒙寵倖,竟將管理這百姓的擔子全放在我身上?
莫非是我懷孕了這百姓,或是我生了他們,你竟對我說:你要懷抱他們,如同褓母懷抱乳兒,直到進入你對他們的祖先所誓許的地方?
我從那裏拿肉給這百姓吃因為他們向我哭訴說:給我們肉吃!
我獨自不能抱著這百姓,這為我太重。若你願這樣對待我,如果我在你眼中得寵,求你殺了我吧!免得我受這苦楚。」
詠81
可惜我的百姓沒有我的呼聲,
以色列人也沒有服從我的命令。
*** 福 音 ***
瑪 14:13-21
耶穌聽到了這消息,便悄悄地坐船離開那裡,來到一處 偏僻的荒野。
但群眾聽到了,就從各城步行出來,跟著祂去 了。祂一上岸,看見大批群眾,就對他們動了憐憫的心腸,並 治好了他們的病人。
到了傍晚,門徒前來對他說:「這裡是荒 野地方,天色已晚,打發群眾走吧!讓他們到附近的村莊 買自己的食物。」
可是耶穌說:「他們不用去了,你們給他們 吃的吧!」他們說:「我們這裡只有五個餅和兩條魚!」
耶穌 說:「拿到這裡來給我。」然後吩咐群眾坐在草地上。
祂拿 起那五個餅和兩條魚,舉目望天,祝福了,擘開,把餅交給門 徒,由門徒分給群眾吃。
大家吃了,也吃飽了。他們把剩下的 碎塊收集起來,裝滿了十二筐。
當時一起吃的,除了婦女和 小孩以外,大約有五千個男人。
福音反省 :
耶穌的慈悲之心與耐心,是我們不斷向祂祈禱的保證 福音告訴我們,祂對我們的需要不會漠不關心,更不會拋棄 我們。
憐憫不只是同情別人的痛苦,而是與他一起承擔這份 痛苦。祂知道群眾們尋找祂不是為了滿足好奇心,而是因為 他們真的需要。
對於飢餓的群眾,祂要求門徒們奉獻出擁有 的一切,以最後晚餐相似的方式,滿足所有人的需求。
耶穌 最終以聖體聖血方式慷慨的將自己奉獻給人類,這奧秘真是偉大(弗5:32)!
為了回應這份愛,我們同樣要全身心,向 天主奉獻自己的所有。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