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來到了革乃撒勒,剛一下船就有人顯得敏銳認出祂來。

因為眾人都看見了耶穌步行水面,也餵飽了群眾。

雖親眼看見,親耳聽聞,但是他們還是不明白,心還是遲鈍的,

只以得到治癒為滿足,對耶穌這個人的奧秘毫無不在意。

福音中敘述:人都把患病的人放在街道上,求耶穌容許他們,

至少摸摸祂的衣邊;凡摸到祂的,就都痊癒了。

革乃撒辣人對他們的同胞表現出極大的關心,

由那些相信耶穌的人,帶到耶穌面前。

開啟了醫治、救贖的道路 ── 到達幸福的福地 ── 天主的國。

這已經是耶穌建立天國的一種表現。

  革乃撒辣人是我們的榜樣,他們追隨耶穌,拜訪、陪伴心靈憂苦無依、病苦,失望的人。

帶來天主的愛,引領認識耶穌,更是『觸摸到耶穌』。讓我們一起邁向希望的朝聖者之路。

 

*** 讀經一 *** 

創1:1-19

元始之初,

天主創造天地時,大地一片混沌,無形無樣,深淵之上是一片漆黑,天主的神在水面上運行。

天主說:“要有光!”光就有了。天主看見光好,就把光與黑暗分開。天主稱這光叫晝,稱黑暗叫夜。

晚上過去,清晨來臨,這是第一天。天主說:“在水與水之間要有穹蒼,將水上下分開!

”事就這樣成就了。於是天主造了穹蒼,把穹蒼下的水和穹蒼上的水分開。天主稱這穹蒼叫天。

晚上過去,清晨來臨,這是第二天。天主說:“讓天空下的水聚在一起,好讓大地出現!

 

”事就這樣成就了。天主稱這地為陸地,稱這聚在一起的水為海。天主看了,認為很好。

天主說:“讓陸地長出青草,長出結種子的稻麥蔬菜;讓果樹結滿帶核的果實,每種植物在地上各得其所!

”事就這樣成就了。於是,大地長出蔬菜、五穀、果樹,每種蔬菜各有其收穫,每種樹各結其果實。天主看了,覺得很好。

晚上過去,清晨來臨,這是第三天。天主說:“讓蒼穹的亮光把白晝和黑夜分開,而且劃分出季節和年日;

 

讓閃耀在蒼穹的光,照亮大地!”事就這樣成就了。於是天主造了兩個大亮光,較大的亮光管著白天,

較小的亮光管著黑夜,天主又造了群星。天主將群星安放在天空,好照耀大地,

區分晝夜和明暗。天主看了,覺得很好。晚上過去,清晨來臨,這是第四天。

 

詠 104 我的靈魂,請你向上主頌讚!

 

*** 福  音 *** 

谷 6:53-56

他們過了海,在革乃撒勒上岸,把船靠岸拴好。他們剛下船,眾人立刻認出了耶穌,

便跑遍那地區,開始把有病的人放在褥子上,聽見耶穌在哪裡,就把病人抬到那裡。

耶穌所到的地方,無論是村子、城鎮或鄉間,人們都把病人帶到市集上,

懇求耶穌允許他們只摸摸祂外衣的邊繸。凡摸到的,都痊癒了。

 

福音反省 :

急需決定的動力,這些病人和他們的家屬深知為得頑疾之痊癒,

耶穌是他們唯一、也是最後的希望,所以才會「把病人放在床上,

聽說耶穌在哪裡,就抬到哪裡」。但耶穌從不以「神醫」身份示人,

我們也從未見過祂只以奇能治病而不藉機宣道,祂給自己的定位是默西亞 ── 

 

福音的啟示者和罪過的赦免者。我們總是說自己需要耶穌,那麼我們需要的是什麼呢?

如果我們只渴望祂對我們疾病的治癒,那是對祂身份的誤讀,更何況祂治病之前,

屢屢要求病人的信德。面對祂,我們更該渴望的是靈性生命得治癒,包括信德的培養接受祂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