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人是誰?連『風』,『海』也聽從祂?」
海濤儘管洶湧翻騰,山嶽儘管因浪震動。
與我們同在的,是萬軍的天主,雅各伯的天主是我們的保護。
在我們每個人的生命旅途中,都曾經歷
不同的風浪,面對危險處於不安與死亡恐懼的體驗。
聖祖亞巴郎信德之父,深厚的信德。上主對他說:
「離開你的故鄉、你的家族和父家,
往我指給你的地方去。」藉由信德,亞巴郎在不知道自己
要去那裡的情況下,遵照天主的吩咐,立刻起身。
面對獨子,天主上主說:「帶你心愛的獨生子,
依撒格往摩黎雅地方去,將他獻為全燔祭。」
到了摩黎山時,他才發現天主不想要依撒格的血作為祭品,
「不可在這孩子身上下手,不要傷害他!」
亞巴郎没有質疑,反而是信靠祂。
天主是信實的,祂總是會履行祂的承諾。
*** 讀經一 ***
希11:1-2,8-19
信德是所希望之事的擔保,
是未見之事的確證。因這信德,先人們都曾得了褒揚。
因著信德,亞巴郎一蒙召選,就聽命往他將要承受為產業的地方去了:
他出走時,還不知道要到那裏去。因著信德,他旅居在所應許的地域,
好像是在外邦,與有同樣恩許的承繼人依撒格和雅各伯寄居在帳幕內,
因為他期待著那有堅固基礎的城,此城的工程師和建築者是天主。
因著信德,連石女撒辣雖然過了適當的年齡,也蒙受了懷孕生子的能力,
因為她相信那應許者是忠信的。為此由一個人,且是由一個已近於死的人,
生了子孫,有如天上的星辰那麼多,又如海岸上的沙粒那麼不可勝數。
這些人都懷著信德死了,沒有獲得所恩許的,只由遠處觀望,表示歡迎,
明認自己在世上只是外方人和旅客。的確,那些說這樣話的人,
表示自己是在尋求一個家鄉。如果他們是懷念所離開的家鄉,他們還有返回的機會;
其實,他們如今所渴念的,實是一個更美麗的家鄉,即天上的家鄉。
為此,天主自稱為他們的天主,不以他們為羞恥,因為他已給他們預備了一座城。
因著信德,亞巴郎在受試探的時候,獻上了依撒格,就是那承受了恩許的人,
獻上了自己的獨生子;原來天主曾向他說過:「只有由依撒格所生的,才稱為你的後裔。」
他想天主也有使人從死者中復活的能力,為此他又把依撒格得了回來以作預像。
路1:
在祂的僕人達味家中,
為我們興起了勝利的救主。
*** 福 音 ***
谷4:35-41
當天傍晚,耶穌對他們說:「我們渡到對岸去吧!」他們便離開群眾,就把祂和祂坐著的船帶走了,
其餘的船也跟祂 一起去。但狂風驟起,波浪打入船裡,以致船積滿了水,祂卻 在船尾靠著枕頭睡覺。
他們喚醒他,說:「老師!我們快沒命 了,你不管嗎?」祂醒過來,斥責了風,
並對海說:「安靜!不 要作聲!」風就停了,海上非常平靜。祂對他們說:「你們為什 麼害怕?你們沒有信德嗎?」
他們卻非常驚駭,彼此說:「這人究竟是誰?連風和海也聽從祂!」
福音反省 :
人生在世,猶如渡海,生命中難免遭遇驚濤駭浪,為平 安到達天國的彼岸,
由耶穌坐鎮的教會之舟是唯一可靠的渡 海工具。祂雖承諾天天與我們同在,但卻沒有應許天空常 藍,波濤匿跡。
倘若人生之旅風平浪靜,軟弱的我們如何還 能想得起需要信賴耶穌?且不說沒有耶穌的助佑我們無法平 安抵達彼岸,
離開了耶穌,就算成就了天大的事業,我們已 淪為一個與造物主沒有關係的受造物,斷了線的風箏還能叫 風箏嗎?
平安、順利很重要,但比他們更重要的是信賴,是 信賴帶來平安與順利,而不是順利、平安了才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