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教會活動 真理新聞 心靈加油 學習課程 主日講道

第38集-游紅玲(二):無所不在處處在的天主

列印 列印

雖然已領洗一段時間,紅玲仍難忘當時的感動。歷經種種挑戰與艱辛,
她終於能重新回到父親那溫暖的懷抱,享受內心真正的平安與喜樂。
如今的紅玲,更能體會出「天主是無所不在、處處在」這句話的含意…

★游紅玲:家管

第37集-游紅玲(一):天主!救我

列印 列印

莫名的壓力常導致紅玲喘不過氣來,甚至常有靈魂出竅的感覺。
飽嚐病痛之苦的她,屢屢呼求上主的協助。就在她每次就醫時,
必定經過住家附近的教堂,紅玲總會感受到有股強大的力量催促她進去。
某日,她好奇的走了進去…

★游紅玲:家管

第32集-欒英斌(二):信仰不是急診室

列印 列印

原本不相信、不認識天主的英斌,總以為天主忘記愛她了…。但在聖家堂慕道時,沈神父耐心傾聽英斌的埋怨並為她解決各種疑惑之後,終於,她發現…天主不但沒忘記,反而還給了她滿滿的愛。
有位神父曾說:信仰並不能立刻解決問題,但它卻是一種面對問題的力量。現在的英斌已得到這強大的力量,那您呢?
(圖:小寶)

★欒英斌:台北聖家堂教友/ 家管

第36集-趙品媛(二):體貼又溫柔的耶穌

列印 列印

三位朋友竟不約而同的分享了一模一樣的耶穌像給品媛看,
看著耶穌溫柔的眼神及體貼的模樣,一種莫名的親切感油然而生…
(圖:靈火文化 提供)

★趙品媛:東吳大學企管系學生

第31集-欒英斌(一):天無絕人之路

列印 列印

15年前先生過世後,讓英斌姊妹頓時喪失了生活重心。她終日以淚洗面、怨天尤人,她很想結束自己生命,但又捨不得四個孩子,究竟,人生之路該如何繼續呢?正當英斌姊妹質問老天爺時,她聽到一個聲音說…到聖家堂吧!
(圖:山姆哥)

★欒英斌:台北聖家堂教友/ 家管

第35集-趙品媛(一):我的新朋友

列印 列印

無法面對朋友分離之痛的品媛,無意間遇到了一位基督教姊妹帶領,讓她初識主耶穌。礙於路途遙遠,品媛未能繼續參與該團體的聚會,但她隨即在住家附近找到了天主堂。當她初次踏入教堂時,恰巧正舉行明供聖體儀式,突然間,她感受到被愛擁抱的感覺。原來,有位朋友一直默默的關心並等待著她…(圖:梵蒂岡電台)

★趙品媛:東吳大學企管系學生

第30集-陳怡文(二):勇敢面對生命中的破口

列印 列印

在「聖三共融營」的活動中,讓怡文學會如何去面對生命中的破口。
其實,在每個人成長的過程中,總有各種因素會導致我們的心靈產生一些傷口,倘若你我始終不願正視,那麼,這些破口將變成一道枷鎖,使主耶穌永遠被拒於我們的心門外。
(圖:宋金翰神父 提供)

★陳怡文(聖名:Dorothy):新店聖三堂教友

第34集-李立夫(二):因材施教的朴圭雨神父

列印 列印

當趙神父晚年臥病在床時,透過照顧神父的瑪莉亞姊妹介紹後,立夫認識了朴圭雨神父。當他看到慷慨大方的朴神父後,心中不免產生些許好奇─究竟是什麼力量,能促使人願意如此毫無保留的去愛他人呢?
(左圖上為蘆洲聖若瑟天主堂 / 韓竹平提供;左圖下為朴神父 / 真理)

★李立夫:蘆洲聖若瑟天主堂教友

第29集-陳怡文(一):知我者莫若主

列印 列印

三年前在信仰天主教的好友帶領之下,讓怡文有機會參與「聖三共融營」,活動結束後令她深受感動。某次偶然機會下,她接受了聖家堂神父的降福,就在她跪下祈禱的瞬間,怡文感受到來自天主愛的力量,於是她決定去尋找屬於自己的信仰。
雖然因工作關係使她的慕道過程幾經波折,但天主始終知道她的需要,並時時指引她走向最適合的道路。
(圖:宋津翰神父 提供)

★陳怡文(聖名:Dorothy):新店聖三堂教友

第33集-李立夫(一):憶趙德恕神父

列印 列印

小學時,立夫無意間在雜誌上看見了趙德恕神父所出版的外語學習有聲書廣告,當時他的目光便被神父那張英俊帥氣的相片所吸引。那時他想:如果能與趙神父學習法文該有多好!沒想到,天主竟俯允了他的祈求,就在民國91年間,立夫考進了輔大,並順利成為趙神父的學生。趙神父不但傳授立夫知識,更成了他的信仰啟蒙,同時還贈與兩本影響深遠的書─「禱」與「聖母無玷聖心愛火─麗莎的見證」…

★李立夫:蘆洲聖若瑟天主堂教友

第28集-張楨苡(二):重修寬恕這門課

列印 列印

還記得慕道時,丁松筠神父曾說:「人生只要做好兩件事,那就是─寬恕別人、原諒自己」這句話深深的感動了楨苡。在往後的人生道路上,她決定改變─寬恕曾傷害她的家人、誤診愛犬的獸醫…等,楨苡要在生活中,活出基督愛的精神。
(圖:山姆哥)

★張楨苡:主教座堂教友 目前擔任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