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歆可找經國編曲,除了看上他的技術,最主要是經國非常要求最後呈現出來的風貌,挑剔到趨近於完美,因此歆可寫完歌曲之後,都放心地交給經國,他相信經國會做到最好。經國認為,編曲的目的就是要讓大家感覺到不一樣,現代電腦很方便,隨時可更換嚐試不同類型的音樂和樂器,他一定要讓大家聽到最好的。
★延伸聆聽:「豆芽擂台」第18集;第70集~第71集;第95~第96集。
張歆可(右圖下),就讀於台灣淡江大學運輸科學研究所,自小接觸音樂。創作有:「我的孩子」、「呼喊」、「天使的異想曲」、"Mr.Smile"、「遠遠近近」、「想見你」、「美麗的故事」、「派遣」、「引領」、「瞬間永遠」、「我是誰」、「跟隨」、「與你同行」、「我信」。 李經國(右圖上),任職於資訊業,自幼學習樂器,擅長編曲。
很多人質疑:「為什麼張毅民出的禮儀專集都不那麼專業,有時聽到雜音,有時聽到很普通的歌聲?」毅民一方面接受這樣的指教,一方面也澄清:「我們從一開始就沒有想到要請一群非常專業的演唱家、進真空的錄音室、製作出一張純潔無瑕的教會聖樂。」相反的,他一直希望能藉著CD的傳遞,讓大家了解,禮儀音樂跟我們息息相關,是真實的。
★延伸聆聽:
「高唱新歌」第44集~第47集、「豆芽擂台」第65集~第67集、第76集~78集、第85集~87集。
張毅民,台灣台北教區新莊聖保祿天主堂教友,音樂製作人,任職於台灣中時電子報,製作有「光明禮讚」、「在生命樹之下」、「主的將臨與聖誕」、「天主之母」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