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莉到主教公署的第一天,主教對她說:「等一下到會議室來,我要給你職前訓練。」主教拿出天主教法典,對她說:「上班第一天,請你讀法典。」她當教友這麼久,從來不知道還有法典。主教說:「做這個工作,你必須知道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可以做。」她捧著法典,心想,這工作非同小可,於是戰戰兢兢、慢慢學習,就這樣踏入教會行政的領域。佳莉說:「天主在這當中,有很奇妙的帶領,我更認識大公教會的浩大、深奧,也在心中油然激起敬畏之情。」
蕭佳莉,台灣「輔仁中學」生命教育中心專任老師、嘉義教區主教公署秘書。自小學習鋼琴,喜愛球類運動、自助旅行。創作有:「千禧年.和好年」、「有一份愛」、「感謝讚美心」。
本集節目由胡明哲代理主持人。
團員每週聚會一次,娟容說,有時實在忙不過來,三個孩子沒有人可以照顧,她只有請假。但是她認為,參加樂團是為主工作,除了家庭之外,這是她生命中最希望完成的事,這是一個奇蹟,她希望這個奇蹟能成為其他人進入信仰的媒介,「雖然常常覺得時間不夠,但是當你轉向天主祈求的時候,祂會在你的生活中給予意想不到的祝福。」依靠天主,由祂來帶領,如同在微風中的花朵,輕輕搖曳。
「香柏之歌」團員: 胡明哲(右圖後排右),吉他、主唱; 翁志誠(右圖後排中),鍵盤、編曲,世界新專畢業,在聖馬爾定醫院當關懷師; 李志驊(右圖後排左),錄音,軍校畢業,目前當大樓管理員: 汪娟蓉(右圖前排右),合音,阿里山鄒族人,中華醫專畢業,服務於基督教醫院: 燕宇莉(燕子)(右圖前排左),總監,商專畢業,主修會統。
前兩次練習,大家都皺起眉頭,因為,聽得出來,張伯鐸神父沒有練好,沒想到第三次練唱,伯鐸神父就開始唱得很好了,這次聽得出來,他準備好了。第四次見面,也就是正式錄音的那一天,伯鐸神父唱得非常、非常地好,不單是音準、節拍、咬字方面,而是他整個人都融入禱詞裡了,音樂成了他融入禱詞的方法。張毅民說,本來犯嘀咕的一些聖詠團員,當神父唱完「成聖體聖血經」之後,都在掉眼淚,還甚至想去跟神父懺悔,「曾經暗地裡說你的壞話」。
★延伸聆聽:
「高唱新歌」第44集~第47集、「豆芽擂台」第65集~第67集、第76集~78集。
張毅民,台灣台北教區新莊聖保祿天主堂教友,音樂製作人,任職於台灣中時電子報,製作有「光明禮讚」、「在生命樹之下」、「主的將臨與聖誕」CD。
本集節目由胡明哲代理主持人。
離開靜山的回程途中,明哲突然有個靈感,基督教有「讚美之泉」、張益滔在台中創立了「天籟之音」,他和幾位夥伴湊在一起,雖然不是很高明,但憑著一股熱忱,一起哼哼唱唱,是不是也該取個名字呢?明哲記起聖經上有段話:「正義的人繁盛有如棕櫚,茁壯強健有如黎巴嫩的香柏。」他對這段話印象深刻,心想:「何不當那一棵棵綠油油、高聳、挺扙的香柏呢?讓信仰往土壤中紮根,散發清香芬芳,把喜悅、期待和歌聲獻給天主。」
「香柏之歌」團員: 胡明哲(右圖後排中),吉他、主唱; 翁志誠(右圖後排右),鍵盤、編曲,世界新專畢業,在聖馬爾定醫院當關懷師; 李志驊(右圖後排左),錄音,軍校畢業,目前當大樓管理員: 汪娟蓉(右圖前排右),合音,阿里山鄒族人,中華醫專畢業,服務於基督教醫院: 燕宇莉(燕子)(右圖前排左),總監,商專畢業,主修會統。
在錄製「光明禮讚」的那一天,原本預定從下午一點開始,聖堂前的馬路正在施工,電壓非常不穩,正式開錄時,電腦燒掉了,硬碟整顆報銷,錄音師臨時出去買新的硬碟,週末下午,路上大塞車,錄音師花了三個小時才回到聖堂。在這三個小時中,張毅民覺得,他們是不是少做了什麼?他們應該呼求天主的保護、基督聖洗的覆蓋,於是向神父及司琴建議,從聖號經開始錄起。
★延伸聆聽:
「高唱新歌」第44集~第47集、「豆芽擂台」第65集~第67集、第76集~78集。
張毅民,台灣台北教區新莊聖保祿天主堂教友,音樂製作人,任職於台灣中時電子報,製作有「光明禮讚」、「在生命樹之下」、「主的將臨與聖誕」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