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教會活動 真理新聞 心靈加油 學習課程 主日講道

第44集-舊約長期的準備(15-2)亞巴郎從命獻子與他的信德

列印 列印

亞巴郎信從天主,選擇了天主的召喚,離開了他家族世代居住的好地方。到了客納罕,天主明確的重申過去曾對亞巴郎所做的許諾說:「我要將這個地方賜給你的後裔,子孫將多如天上的繁星。」妻子撒辣雖然早過了生育的年齡,卻在老年為亞巴郎生了一個兒子,就是依撒格。亞巴郎也果真成為萬民之父,因為他的後代子孫遵行了天主所訂的法律,施行盟約的標記「割損禮」成了天主所特選的民族,世世代代蒙受天主的祝福。忽然,亞巴郎又聽到天主的吩咐:「帶你心愛的獨生子依撒格往摩黎雅的地方去,在我所要指給你的一座山上,將他獻為全燔祭。」亞巴郎如何通過這嚴苛的考驗?

第43集-永生與永活--專訪許達士神父

列印 列印

來自印尼的許達士神父,目前為新店大坪林聖三堂的本堂神父。他一反平日幽默風趣態度,認真嚴肅的談生死學看法。人死了以後是否就是結束?他提出天主教辨証說法,人有開始沒結束。強調永生與永活,許多人還懷疑生命的意義為何?他分享兩篇生命的故事「生命的導師「悔改的殺手」,而人將往何處去?未來最後審判,也都是人在塵世自己所決定的。耶穌的復活,對天主教徒是重新認識生死的最佳見証。

第38集-茶園主人周顯榜的夢想哲學(下)

列印 列印

小周樂天知命 ,他用心觀察植物,認真的與自然對話.簡單富足的生活,覺得二十四小時都有學不完的東西,工作純然是種樂趣,他說:我要的不多,放下不該有的,反倒輕鬆無壓力.
他的家,茶園充滿了生命力 台灣藍鵲幾百種昆蟲生物與動物皆是他大自然的老師.

第42集-超越死亡--專訪周勳男教授

列印 列印

周勳男教授學貫中西,留美主修宗教比較學及心理學,曾譯著超越死亡、老人心理學等十多種書。未知生焉知死!周教授話研究死亡學的開始;從東西方文化面對生死學態度之比較,中國儒家對生死視死如歸即鬼;印度的婆羅門教引進輪迴的理論;西方源自希臘及埃及神話故事,涉及中東兩河流域文化,以及基督天主教的想法。埃及希臘有死亡後審判,基本上以天堂與地獄概念而組成。死亡是人類最關心的話題,心理學不談靈魂,以客觀意義存在,死亡後便結束一切。然而宗教功能是給予人類面對死亡時最大的慰藉。

第37集-夢想與工作特別專輯(二)茶園主人周顯榜的夢想哲學(上)

列印 列印

希臘神話中「工作之神」薛西弗思說:鎮日推石頭,上山頂下山頂十分辛苦,若認清這點未來才能面對挑戰。從十三歲開始就夢想成立茶園,熱愛土地,又喜好與大自然為伍。
謙卑的學習製茶,從學徒開始做起;夢想需要付出代價-汗水 淚水 勇氣與耐力,您可以想見,泡一壺好茶,坐擁山林中,自己蓋起的三層房屋,侃侃道來>每個窗框皆是畫框,秉棄學歷 紮實的學習 工作是種樂趣。聽一聽那顆年輕熱切的心。
周顯榜年輕的生命哲學,令人激賞。他認清現實,實現夢像需要付出代價,不論汗水、淚水、勇氣、毅力與耐心皆概括承受,卻甘之如飴。他熱愛土地喜歡務農,與大自然溝通與對話。如何落實自然農耕,尊重生命,絕不施灑任何農藥,發現雜草是寶,自家茶樹比別人漂亮。十幾年來夢在前頭,一直放心走下去…….

第41集-鬼月談生死--專訪吳彰裕教授

列印 列印

輔仁大學宗教系吳彰裕教授-談鬼月的由來,農曆七月俗稱鬼月,我們的祖先,人死即成鬼神,人門對於見不到得東西就會懼怕,其實天堂與地獄就在自我的心中。話說民俗月在台灣,鬼月非中國人的傳統,在南北朝時由西域引進,印度目蓮救母的故事,他隨釋迦牟尼修行,發願超度母親。其實佛教屬無神論,當時是印度的婆羅門派才有多神崇拜。流傳至中國後,道教發展超度,拉攏當朝君主,形成宗教亂象,逐漸演變成鬼月之說。吳教授推崇孔老夫子,不講前生或來生講今生;道家講其順其自然,與天地同朽之豁達。他認為現代人面對生死的迷思,應盡己為人,生活的健康又有尊嚴,人要活得有希望,不要隨意戕害自己的生命,年輕時多讀些人生哲學的書,老年時戒之在貪。盼望沒煩惱的來,也不帶煩惱的走。

第36集-黑幼龍先生(下)

列印 列印

如何創造機運?
注意週遭所發生的各種機會,要有充分的信心,不要怕挫折;
當初生活艱苦,一 家數口窩居一室,自軍人退休後,找到工作薪水待遇很高,生活才有了改善.然而不想在企業中混日子,在天主的安排下,先後進入光啟社及卡內基.卡內基與天主教的道理有許多相同之處.
建議大家感恩不要心存報復多關心別人不可批評責備他人 .
人要有願景,從聖經中道理可見耶穌贊成要好好活出自己......

第40集-朝聖團的超級領隊張再基弟兄

列印 列印

張再基先生因為一個偶然,參加朝聖團體,踏出國門後發現,宗教對人類文明的影響無所不在,而我们的教會,更是內容豐富的團體。帶領朝聖團必須先做充份的準備,在教學相長的情況下,對自己也是一種成長。因為領團,才會去到許多罕至的地點。多年來,憑藉著個人豐富經驗,規劃了四條教友喜愛去的精華路線。第一條路線是耶穌的故鄉(從埃及到以色列);第二條是保祿宗徒外邦傳教的路線;第三條路線是永恆之城(羅馬);第四條路線被稱為永恆的光輝(聖母顯靈的地方)。朝聖之旅與一般歐洲旅遊的內容,更有許多大不同。

第35集-夢想與工作特別專輯(一)黑幼龍先生(上)

列印 列印

夢想與工作是否可以兼得?看似一帆風順的黑先生,創業時卻經歷無數挫折;
「四十歲面臨中年轉業」,從休斯飛機公司經理到光啟社副社長,經過長考還是依據 自己的興趣能力及價值觀,做了正確的抉擇。
人生的成功,最重要的是追尋永恆的生命,他暢談畢業是另一個學習的開始。
因為一再挫折,讓他站起來,天主的安排擋都擋不住!體悟天主教精神,運用卡內基精神,創造了大中華企管訓練的影響力,請聽他細說重頭…

第39集-李哲修神父的聖地之戀

列印 列印

李神父自幼就渴望到耶穌出生地朝聖,當實現童年夢想時的第一份感動...;擔任神職人員後單槍匹馬,由美國輾轉到歐洲,雖僅只遊走六天,就完成一本書,他自謙是聖神幫他完成。喜好在橄欖山,以徒步走完石板路,追憶當年耶穌在那兒作彌撒;走近「哭牆」用手去感受它;地中海的美,令人遐思;生動描繪每一個記憶的畫片。他認為走過從前,應好好思考,對靈修悟道,十分有幚助。

第34集-專訪黑幼龍〈三〉

列印 列印

黑幼龍說他天生喜歡與別人“分享”,分享自己的工作、分享生活的經驗等,“分享”讓他樂在其中。“分享”不是分享「知識」,而是分享「感受」。

黑幼龍在戰亂與窮苦中過了童年,曾是『被聯考拒絕的小子』,因為挫敗讓他更積極奮發向上,他一生的座右銘:
『成功的人在逆境中找機會;失敗的人在機會中找困難』;“宗教信仰”已是他生活中重要的支柱,他相信“每個人生”都是天主巧妙的安排,回想過去種種心中充滿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