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揚「家庭」——與愛相遇的特許之地***
上次召開的世界主教團非常會議,以及即將於今年10月召開的世界主教團會議,主題都是「家庭」,而「家庭」正是今日教會深刻反省的議題。因此我認為本屆世界傳播日的主題,以「家庭」為出發點是很合適的。畢竟,家庭正是我們首先學習如何溝通的地方。聚焦於「家庭」這議題,能幫助我們的溝通更人性化、更具真實性,同時也幫助我們以新的視野展望家庭。
我們從瑪利亞拜訪依撒伯爾的福音篇章中可汲取一些靈感(路一39-56)。「依撒伯爾一聽到瑪利亞請安,胎兒就在她的腹中歡躍。依撒伯爾遂充滿了聖神,大聲呼喊說:『在女人中妳是蒙祝福的,妳的胎兒也是蒙祝福的。』」(路一41-42)
首先,兩位孕婦的相遇,顯示溝通是一種與肢體語言交互連結的對話。是依撒伯爾腹中歡喜躍動的胎兒先回應瑪利亞的問候。因此,我們在母胎中就已學會體驗與他人相遇的喜樂,所以就這份喜樂而言,正是其他所有形式的溝通的原型與標記。孕育我們的母胎,是我們學習溝通的第一所「學校」──在母胎的保護下、在令人安心的母親心跳聲中,我們透過聽覺和肢體接觸,逐漸熟悉外在的世界。母親與胎兒的相遇,關係如此親密,卻又是各自獨立的個體,充滿希望的相遇,就是我們初次溝通的經驗。這是我們都曾有的共同經驗,因為每一個人都是由母胎中誕生。
即使在我們出生後,我們仍生活在相似「母胎」的家庭中──一個由多個互有關連的家人所組成的母胎:家庭就是「我們學習如何與人相處」的地方(《福音的喜樂》66)。儘管家庭成員的年齡與性別各不相同,但因為彼此有關連,所以能互相接納。家庭成員關係延伸得越廣,年齡差距越大,我們的生活環境就越加豐富。這份親屬關係的根基是語言,而語言又強化親屬關係。我們並不創造自己的語言;我們能使用語言,是因為我們曾接受家人的教導。我們在家裡學會自己的「母語」,這是我們先祖的語言(參閱瑪加伯下七25、27)。我們知道,先祖把生命傳遞給我們,使我們生存,現在輪到我們把生命延續下去,並將致力使生命盡善盡美。我們之所以能夠給予,是因為我們曾先接受過。這個良性循環是家庭成員能夠彼此溝通,並能與外界溝通的關鍵。簡言之,家庭是所有溝通的典範。
循著先祖的教導,家庭成為最基本溝通方式的場所,那就是代代相傳的「祈禱」。當父母哄新生兒入睡時,他們時時將新生兒託付於天主,求祂看顧。當孩子年紀稍長,父母會教他們頌唸一些簡單的祈禱經文,並以愛心關懷他人,如:祖父母、親戚、病患,受苦者,以及所有需要天主援助的人。我們大多數人都是在自己的家庭中學到溝通的超性幅度──在基督信仰內洋溢著愛,愛是天主賜給我們,而我們又將愛傳給他人。
我們自己不能選擇家人,但家人對我們卻非常重要;在家庭裡,家人學習互相擁抱、彼此支持,辨識其他家人的表情和沉默時刻,和家人一同歡笑,一同哭泣。這個體認大大幫助我們了解溝通的真義在於覺察和營造親密感。當我們因著接近和接納,縮短了彼此的距離,就同時經驗到感恩與喜樂。瑪利亞的問候和胎兒的躍動是對依撒伯爾的祝福;緊接而來的,正是瑪利亞美妙的讚主曲(Magnificat),讚揚天主對她、對全人類所帶來的愛的計畫。懷著信德的一聲「我願意」,其影響遠遠超過我們自身及我們身處的世界。「探訪」就是打開心門,不再侷限於自己的小世界,而是走向他人。同樣,家庭的活力,來自於向外接觸:當所有家庭向外散播出愛與共融的訊息,給較為脆弱的家庭帶來希望與安慰,由此建立教會──所有家庭的大家庭。
比起任何地方,家庭更能讓我們每日經驗到自己和家人的限度,以及與家人和睦共處必經的大小問題。完美的家庭是不存在的。我們不該害怕不完美、缺點,甚至是衝突,反該學習怎麼積極地處理這些狀況。儘管我們是罪人,又有限度,仍要繼續彼此相愛,如此,家庭才能成為一所學習寬恕的學校。寬恕的本身,就是溝通的過程。當有一方表達懺悔並被接納,才有可能恢復、重建受到破壞的溝通。孩子若能在家庭中學到傾聽他人、口出尊重之言、表達自己意見但不否定別人意見,將來便能在社會中展現對話與和好的影響力。
論及有關溝通方面的挑戰,養育身心障礙孩童的家庭,教導我們太多了。行動、感覺或心理上的限度,也許會使我們自我封閉,但感謝父母、手足及朋友的愛,能使這樣的限度成為走向開放,走向分享,走向樂於與眾人溝通的契機。這類的限度也會幫助學校、堂區和機構,成為一個對所有人更友善與包容的環境。
當身處的世界──人們常口出惡言,說髒話,詆毀他人,用八卦散播衝突及毒害人類的生活環境時,唯獨家庭能教我們體會溝通乃是一份祝福。當身處的環境──充斥恨意與暴力,各個家庭被石牆,或者同樣牢不可破的偏見與激憤的圍籬所阻隔,似乎只能說一句「真是受夠了」的時候,唯獨藉著祝福而非詛咒,藉著拜訪而非驅逐,藉著接納而非爭鬥,我們才能打破邪惡的惡性循環,展現善意總是行得通的,同時也要教導我們的孩子,如何與他人相處。
現代媒體,已特別成為年輕世代的生活重心,對於家庭內和各家庭之間的溝通而言,既是助力,也是阻力。一旦媒體是阻力時,人們不再傾聽他人、迴避人際間的接觸、填滿所有靜默與休息的時刻,以至於我們忘了「靜默是溝通本身的一個內在層面;沒有靜默,內容豐富的言語就無法存在」(本篤十六世,2012年世界傳播日文告)。當媒體是助力時,人們分享彼此的心路歷程、與遠方的朋友保持聯絡、對他人表達感謝或尋求寬恕、開啟心門迎接新的相遇。藉著每日省察,察覺到與他人相遇的重要性、此時就能意識到「新契機」,更能幫助我們明智地運用科技,而不是被科技所控制。同時,父母仍是主要的教育者,但他們可不能單打獨鬥。信仰團體有責任幫助他們教導子女,使子女身處現代媒體環境下,能活出既有人性尊嚴、又能投身公益的生活品質。
今天我們所面臨的巨大挑戰,是在於重新學習彼此如何交談,而不是單單談論如何生產與消費的資訊。既重要而又有影響力的現代傳播媒體,具有鼓勵消費的趨向,資訊固然很重要,但若提供的資訊不夠詳盡,資訊往往就被簡化,因而造成不同的立場與觀點,而彼此對立,使得人們只能選邊站,而無法了解事情的全貌。
總結來說,家庭不是個辯論的議題,也不是意識形態的衝突區。它反而是我們在親密經驗中,學習溝通的環境,是建立溝通的地方,是一個「溝通的團體」。家庭是提供協助、慶祝生命、結出善果的團體。一旦我們明白這點,就能再次體會家庭依然是人類社會豐富的資產,而非一個棘手的問題,或者陷入危機的制度。有時媒體傾向把家庭形容成一種抽象的模式,該接受或放棄,該護衛或加以撻伐,忽略家庭是活生生的實體。媒體也常把家庭當成意識形態衝撞的起因,並忽略了我們是在家庭裡學習如何在充滿愛的領受和付出中溝通。溝通,是表示我們明白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都交織成為一體、明白家庭裡的各成員表達不同的心聲,而每一個心聲都有它獨一無二的一面。
家庭理當被視為社會的資產,而並非是社會的問題。家庭最美好的地方,是在於家人藉著自己的見證,去傳揚男女之間和父母子女之間的又美好、又豐富的關係。我們不是在捍衛過去。反之,憑著耐心和信賴,我們努力地將我們居住的世界打造得更美好。
教宗方濟各
梵蒂岡
2015年1月23日
聖方濟沙雷慶日前夕
(天主教台灣地區主教團大眾傳播委員會恭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