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教會活動 真理新聞 心靈加油 學習課程 主日講道

第56集-「教出耀眼的孩子」:老幼皆宜

列印 列印

十歲之前的孩子,能撒嬌就盡量讓他撒嬌,這個年紀的孩子對什麼都還不了解,心裡沒有安全感,讓他哭,讓他撒嬌,安慰他,他的安全感就愈來愈強,個性就愈來愈穩定。等過了十歲之前,再用比較成年人的方式來跟他溝通。
聽小孩子說話一點都不難,只要用力地點頭,他就會繼續往下講。聽孩子講話,最忌諱毫無反應,時間久了他就不想跟你講話了。認真聽孩子說話,就是在告訴他;「你很重要喔。」

第55集-「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不怕失去不怕挑戰

列印 列印

這本書是不是就像人生的一段旅程?我們是不是像那個水晶商人,三十年待在同一個地方,不敢踏出去一步,慢慢地老去?還是我們要像牧羊少年一樣,為了追尋理想,勇於踏上征途?離開安逸,踏出新的一步,是充滿恐懼的,但即使自己不想變,週圍的環境仍然會變。

徐行。

第50集-「織女力蒂」:戰勝自己的內在

列印 列印

紡織廠的環境很惡劣,力蒂仍每天抄下一段「孤雛淚」的內容,貼在織布機上,一有空檔就讀,她藉此學習閱讀,慢慢的,她的文法和用字都進步了。她明白了,原來受教育、有知識是很重要的事。

張蓮娣,台灣「宇宙光出版」主編。

第54集-「3499個愛」:小詩人的生命詩篇

列印 列印

自從那年的春天,腳長了腫瘤,
我們就天天去種樹──
在醫院種下健康的樹,
在教堂種下愛心的樹,
在學校種下希望的樹;
有一天,
我們把自己也種成一棵樹,
一代一代種下去……,
種成一座座健康的森林,
種成一座座愛心的森林,
種成一座座希望的森林。

周進華,台灣「周大觀基金會」創辦人,抗癌小詩人周大觀的父親。

第49集-「你吃對維他命了嗎?」:不同年齡的保健

列印 列印

三十到三十九歲的人,仍然充滿青春活力,但不可避免地會有些改變,譬如,皮膚流失膠原蛋白、臉部出現皺紋、皮膚下的脂肪細胞變大、婦女每生一胎就多幾公斤肥肉,這時要注意新陳代謝。四十歲的人內分泌系統失調,會產生經前症候群,四十到四十九歲的人要更注意保護身體,如甲狀腺、胰島腺、消化系統等。

魏文信,台灣「健行文化出版」行銷企劃。

第53集-「與未來有約」:改變思維模式

列印 列印

思維模式決定了我們的一切,在科學界、文化界或社會面,我們發現,思維模式如果不轉變,明天的行為就是今天的行為,今天的行為就是昨天的行為,始終由同一個思維模式所支配,因此,要下定決心,徹底改變自己,就牽涉到思維模式的移轉。

林志榮,任職於Right Management,為「與未來有約」中譯本寫序。

第48集-從龍應台的文章談起

列印 列印

「父親離開三年了,我在想,如果 ,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僅僅是一次機會,讓我再度陪他返鄉──我會做什麼?」「其實心目中那個肥肥的、走路搖搖晃晃的安德烈,曾幾何時,已經長大了,而且這麼有見地。」」生命中沒有什麼「如果」,不論對待自己的父母或是子女,都得及時把握。

徐行。

第52集-「幽暗森林」:三種靈魂

列印 列印

作者從童話出發,挑戰新的創作方向,細膩地勾劃躁鬱症患者內心的感受。躁鬱症患者一般稱為具有三種靈魂的人,當他發作,無異於進入迷霧森林,而等到他脫離幻境之後,會講出一些別人聽不懂的話,或者是駭人聽聞的故事,

蔡澤松,台灣「天培出版」發行人。

第47集-「跟李伯伯學英文:Page 21」:關心弱勢

列印 列印

李教授認為大多數學校不闗心弱勢的孩子,他建議校長們,也要注意那些功課不好的學生,教育部可以調查看看,學校中有多少被放棄的學生。李教授說,若是沒有宗教信仰,他或許對弱勢沒有這麼大的興趣。對於提升語文能力,他覺得閱讀是最好的方法。

李家同,作家,台灣暨南大學教授。

第51集-「追蹤哥白尼」:像福爾摩斯一般

列印 列印

在今天,哥白尼的貢獻人盡皆知,作者還原了當初哥白尼的理論是如何艱難、緩慢地流傳開來。作者是天文學家,曾經有人說:「柯普勒的貢獻很大,哥白尼的書沒人看。」這句話在他心裡埋藏三十年,他不服氣,一有機會就留心哥白尼的原著,這本書等於是澄清三十年來的疑惑。

吳家恆,台灣「遠流出版」編輯。

第46集-「為愛活下去」:在極端的環境中選擇

列印 列印

天主教修士認為,透過打橄欖球,可以鍜練德育,這種運動強調的是紀律、關懷、無私,比賽的過程中教導每一個球員在爭取目標時,必須奮鬥、吃苦、犧牲。作者說,身為基督徒,在這個運動中,幾乎可以練習到所有的德行。

吳家恆,台灣「遠流出版」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