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不是召叫義人,而是來召叫罪人。」

這裏指的義人,是只以守法律自以為成義,而不接受耶穌宣講的人。

看見坐在稅關上的瑪竇,耶穌邀請瑪竇「跟隨我吧!」他立即到主面前。

耶穌召叫被公認為罪人的瑪竇,祂來不是要按照人世間的是非公義的標準「賞善罰惡」,

而是把天父的慈愛帶給每一個人,特別是處於罪惡和黑暗中的人。

 

耶穌引述了歐瑟亞先知的一段話,對惱火的法利塞人說:

「我喜歡仁愛勝過祭獻」,仁愛與信實比滿全法律與祭獻更為重要。

 不服從天主的命令,服從勝於祭獻的道理,是各先知所不斷宣講的道理。

人啊!已告訴你,什麼是善,上主要求於你的是什麼:

無非就是履行正義,愛好慈善,虛心與你的天主來往。

 

*** 讀經一 ***     

創 23:1-4,19;24:1-8,62-67

撒辣一生的壽數

是一百二十歲。撒辣死在客納罕地的克黎雅特阿爾巴,即赫貝龍。

亞巴郎來舉哀哭弔撒辣;然後從死者面前起來,

對赫特人說道:「我在你們中是個外鄉僑民,請你們在這裏賣給我一塊墳地,我好將我的死者移去埋葬。」

事後,亞巴郎遂將自己的妻子撒辣葬在客納罕地,即葬在那塊面對瑪默勒「赫貝龍」的瑪革培拉田間的山洞內。

 

亞巴郎年紀已老,上主在一切事上常祝福他。亞巴郎對管理他所有家產的老僕人說:

「請你將手放在我的胯下,要你指著上主、天地的天主起誓:你決不要為我的兒子,

由我現住的客納罕人中,娶一個女子為妻;卻要到我的故鄉,我的親族中去,為我的兒子依撒格娶妻。」

僕人對他說:「假使那女子不願跟我到此地來,我能否帶你的兒子回到你的本鄉?」

亞巴郎答覆他說:「你切不可帶我的兒子回到那裏去。

 

那領我離開父家和我出生地,同我談過話,對我起誓說:

「我必將這地賜給你後裔」的上主,上天的天主,必派遣自己的使者作你的前導,

領你由那裏給我兒子娶個妻子。設若那女子不願跟你來,你對我起的誓,

就與你無涉;無論如何,你不能帶我的兒子回到那裏去。」

 

其後依撒格來到拉海洛依井旁附近,他原住在乃革布地方。

傍晚時,依撒格出來在田間來回沉思,舉目一望,看見了一隊駱駝。

黎貝加舉目看見了依撒格,便由駱駝上下來,問僕人說:「田間前來迎接我們的那人是誰?」

僕人答說:「是我的主人。」黎貝加遂拿面紗蒙在臉上。僕人就將自己所作的一切事,告訴了依撒格。

依撒格便領黎貝加進入自己母親撒辣的帳幕,娶了她為妻,很是愛她。依撒格自從母親死後,這才有了安慰。

 

創 24

上天的天主,

必派遣自己的使者作你的前導。

 

*** 福  音 ***      

瑪9:9-13

那時,耶穌從那裡出發,當祂經過時,看見一個人坐在 稅關上,名叫瑪竇。

耶穌對他說:「跟隨我!」他就起來,跟隨 了耶穌。當祂在家裡坐席時,

看啊,有許多稅吏和罪人來到 與耶穌和祂的門徒坐在一起。

法利塞人看見這事,就對祂的 門徒們說:「怎麼你們的老師與稅吏和罪人們一起吃飯?」

耶 穌聽到了便說:「健康的人不需要醫生,有病的人才需要。你們去學習一下『

我要的是仁慈,不是祭獻』,這句話有什麼意 思。因為我來不是召叫義人,而是召叫罪人。」

 

福音反省 :

在羅馬帝國,稅吏在猶太人眼中是罪人,但耶穌卻召叫 瑪寶跟隨祂,並成為祂的門徒。

關於耶穌的行為,及之後和 很多稅吏和罪人一起吃飯,引起法利塞人的不滿。

因為他們 認為自己是潔淨的,不應該和他們所謂的罪人往來。

但這不 是福音真正的意義,我們每個人都是罪人,但我們依然獲得 了天主的恩寵。

因為耶穌不看我們的過去,也不看我們的社 會地位,祂為我們開啟了新的篇章,只要真心悔改的人,

就會被寬恕、被接納。英國劇作家王爾德曾說:「沒有一個聖 人沒有過去,也沒有一個罪人沒有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