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詩人杜甫批當時政,諷刺權貴,反映了大時代的動盪和民間疾苦,
具真實的歷史,寫出他發自肺腑的慟訴「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富有是人人嚮往的,富可以行仁德放天下,
擁有一份不忍人受苦的心,是基督徒的本分。
福音中給我們講述的富人,天天奢華地宴樂。
耶穌並没有告訴我們他是不公義的。
另一個窮人拉匝祿滿身瘡痍,指望富家人桌上掉下的碎屑充饑。
那乞丐死了,天使把他送到亞巴郎的懷抱裡。
拉匝祿在世人眼中是無足輕重的,
他的悲賤和孤,只有天主關心他。(天主不會忘記那些被所有人遺忘的人;
那些在人眼中毫無價值的人,在上主的眼中卻是寶貴的。)
*** 讀經一 ***
肋 17:5-10
上主這樣說:
「凡信賴世人,以血肉的人為自己的臂膊,決心遠離上主的人,是可咒罵的!
他必像一株在曠野中的檉柳,即使幸福來到,一點也不覺察,只住在曠野乾燥處,滿含鹽質無人居住之地。
凡信賴上主,以上主作依靠的人,是可祝福的:他必像一株栽在水邊的樹木,生根河畔,不怕炎熱的侵襲,
枝葉茂盛,不愁旱年,不斷結實。人心最狡猾欺詐,已不可救藥;誰能透識?我上主究察人心,
考驗肺俯,依照各人的行徑和作為的結果,給人報酬。」
詠 1 全心依靠上主的人,真是有福。
*** 福 音 ***
路16:19-31
有一個富翁,身穿紫色袍子和細麻衣服,天天奢華宴樂 在他的大門外,卻躺著一個被抬過來的窮人,名叫拉匝祿,
滿 身瘡痍,巴不得有富翁桌子上掉下來的碎屑充飢,反而有些狗 常來舔他的膿瘡。
後來那窮人死了,被眾天使接去,送到亞巴 辣罕的懷抱裡。那富翁也死了,被人埋葬了。
他在陰間裡受著 折磨,舉目一望,遠遠看見亞巴辣罕和他懷中的拉匝祿。於是 他大叫:
『我的父親亞巴辣罕呀!可憐我吧!派拉匝祿用手指 尖沾點水,涼一涼我的舌頭吧!因為我在這火焰裡實在太痛苦 了。』
亞巴辣罕說:『孩子呀,你可記得你一生怎樣享福,拉匝祿怎樣受苦;如今他在這裡得安慰,而你要受苦了。
除此以外 我們與你們之間還有巨大的深淵阻隔,以致人想從這裡過去你們那邊是不可能的,從那邊過來我們這裡也是不可能的。』
那人說:『父親呀!那麼,求你派拉祿到我父親家裡去,因為 我有五個兄弟,他可以警告他們,免得他們也來到這痛苦的地 方!』
亞巴辣罕說:『他們已有梅瑟和先知,讓他們聽從他們 吧!』他說:『不!父親亞巴辣罕呀,
假如有人從死者中回去找 他們,他們必會悔改。』亞巴辣罕對他說:
『如果他們不聽從梅 瑟和先知,即使有一個從死者中復活了,他們也不會信服。』」
福音反省 :
罪惡不單指做了不該做的事,也包括該做的事沒有做 四旬期我們都注重守齋,但守齋若不指向抵抗誘惑、
不行愛德,守齋為人何益之有?難道天主喜歡人挨餓?這位富人沒 有剝奪過拉匝祿,
拉匝祿陷入極度的貧困也不是他造成的 他的罪惡在於嚴重缺乏慈悲之心,將自己視為物質的絕對主人。
面對飢餓待斃的窮人,仍心安理得地奢華宴樂,而不肯 施予殘羹剩飯之人,如何配得在天國裡坐席?
同樣的,守齋 祈禱而無視窮苦之人,我們又如何面對「喜歡仁愛勝過祭 獻」(歐6:6)的天主?